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5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232篇
电工技术   508篇
综合类   357篇
化学工业   745篇
金属工艺   280篇
机械仪表   538篇
建筑科学   566篇
矿业工程   486篇
能源动力   158篇
轻工业   615篇
水利工程   221篇
石油天然气   349篇
武器工业   57篇
无线电   5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5篇
冶金工业   212篇
原子能技术   73篇
自动化技术   585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473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矿化度水对煤储层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水分及其矿化度对煤样吸附甲烷能力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玛纳斯矿区侏罗系西山窑组块状煤样为例,采用矿化度水配制—样品制备—样品大气压下水浸—高压下注水—等温吸附实验的实验步骤,开展煤样干燥、饱水及含不同矿化度水条件下煤的等温吸附实验,探讨不同矿化度水对煤储层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燥煤样的兰氏体积显著大于注蒸馏水煤样的兰氏体积,注蒸馏水煤样的兰氏体积大于注10 000 mg/L矿化度水煤样的兰氏体积,但后者与注20 000 mg/L矿化度水煤样的兰氏体积相差不大。其主要原因为注蒸馏水煤样中水分子比甲烷分子更容易占据煤基质内表面或微孔内表面的吸附位,从而使得兰氏体积降低,而含矿化度水使得煤基质表面的吸附位进一步减少,从而造成了煤样对甲烷的吸附能力降低,但这也存在着一个极限值,大于20 000 mg/L矿化度水已不能明显降低煤样的兰氏体积。因此可推断,在地下水径流区或弱径流区,煤层水的矿化度不断增大至10 000 mg/L时,煤层中处于动态平衡的游离气含量会增加,而吸附气含量会减少,当煤层水矿化度超过10 000 mg/L,煤层中吸附气与游离气的含量比例趋于稳定。实验从研究创新的角度出发,以低煤阶煤样为例,对比分析了含不同矿化度水条件下煤样对甲烷的吸附能力的差异,并且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机制解释,认为地下水矿化度影响煤储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992.
张强  王聪  田莹 《煤炭学报》2019,44(10):3209-3222
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持续性大规模开采,如今国内的整体煤炭开采难度与日俱增,硬质煤层和黏性煤层的比例增加是制约煤炭开采效率的主要因素,而传统机械破煤技术很难实现硬煤、黏煤的高效截割。因此针对传统截齿在硬质和黏性煤岩破煤效果不佳的问题,从煤壁辅助预裂与截割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冲击预裂与截齿截割煤岩破碎特性,在综合考虑实际工作中的牵引、回转与冲击运动,提出了截齿运动轨迹模型,建立了预裂辅助冲击截齿的破煤轨迹数学模型,得到了截齿破煤运动轨迹的解析解。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预裂辅助冲击截齿与传统截齿的单截齿滚筒破煤离散元模型,从破煤颗粒实际占比、破煤难易程度、截齿受力波动等角度对两种截齿的破煤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破煤颗粒实际占比上,预裂辅助冲击截齿在煤体硬度同为f6时提高了31%,当黏度黏聚力为2.6 MPa时预裂辅助冲击截齿的效率提升接近14%;在破煤难易程度上,预裂辅助冲击截齿在硬度值为f6时可降低50%的破煤难度,当黏度黏聚力为1.88 MPa时,预裂辅助冲击截齿可降低约12%的难度;在截齿受力波动上,预裂辅助冲击截齿在硬质煤或黏性煤均能够减小近7 000 N的力,因此,开展预裂辅助冲击截齿的研究,将有利于破碎硬质和黏性等特殊煤岩介质。  相似文献   
993.
从设计高炉出发,基于液泛现象和流态化现象的临界条件确定最大炉腹煤气量,用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验证计算的合理性,而最大炉腹煤气量对应于最大鼓风量。在本设计高炉冶炼条件下,为避免流态化现象和液泛现象的发生,冶炼1t生铁所允许的最大炉腹煤气量为1 444.59m3,最大鼓风量为1 107.64m3。  相似文献   
994.
张强  赵易彬  苗春发 《衡器》2009,38(8):25-27
1前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做的一切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避免的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对测量结果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评定,就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995.
冷却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冷系统或空冷系统都有比较明显的优缺点,湿冷机组虽然热经济性高,但耗水量大,而我国的水资源相对紧张。空冷也有很多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如投资非常大,受环境温度等条件的限制多。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同时兼顾干冷系统和湿冷系统优点,是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空冷系统和湿冷系统的发展,对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形成和分类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干湿冷却系统模型、主要设备、系统优化等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现状。在此基础上,对节水消雾、露点冷却和其他应用于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进一步值得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理论研究、工程实践、系统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基于虚拟装配的高尔夫球车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高尔夫球手推车连杆机构强度问题,设计了新型连杆机构.在设计中采用基于3D特征造型和虚拟装配等CAD技术,应用UG和CAD软件建立了该高尔夫球手推车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通过动态仿真和干涉分析验证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高尔夫球手推车样机的制作和以后的产品优化设计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张强  王嵩  陈磊  吴刚  石春  凌青  秦琳琳 《计算机工程》2012,38(23):270-272
在新型互动电视行业规范下,传统流媒体服务器中的单会话管理机制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会话管理方法。该方法对不同类型客户端发起的会话进行区分与管理。通过改变会话管理方式,可与外围会话管理模块无缝结合。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节省服务器系统资源,满足流媒体服务器承受大量用户并发访问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998.
LD泵浦准连续Nd:YAG/KTP 12 W红光激光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报道了使用国产大功率全固态NdYAG泵浦组件产生1.3 μm附近波长的激光振荡,利用Ⅱ类临界相位匹配的KTP晶体腔内倍频产生高功率的红光激光输出.泵浦组件内包含30个20 W的808 nm二极管阵列,呈三角型阵列分布连续抽运5 mm×125 mm的NdYAG圆棒.为产生高功率的倍频输出,激光器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并使用1个声光Q开关.在泵浦功率大约470 W时,产生了12 W的准连续高功率红光激光.  相似文献   
999.
装甲装备发电系统综合检测调试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测试装甲装备发电系统手段通用性差、自动化程度低、控制精度低的现状,设计并开发了由工控机、组态软件、编码器和数据采集卡组成的发电系统综合检测调试平台来完成自动检测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工测试方法所带来的不便,实现了在一台测试设备上完成对多种车型发电系统的检测;分析了基于组态软件的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实现和组成、控制策略和实现算法。该系统可视化地控制电机的运行并实时显示和保存实验数据,能完成多种装甲装备发电机系统的检测与调试工作;实验数据表明:发电机在不同转速下,其转速误差均小于±0.1%,电压、电流误差均小于±0.5%。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粗糙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电网故障诊断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种属性约简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粗糙集和径向基网络的优势,将二者充分融合,构建了一种电网故障诊断新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改造.通过对电网故障诊断算例的仿真实验比较表明,该模型减少了识别的主观因素,简化了网络结构,并且识别效果明显,分类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容错性和解释性,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