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9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Nd1-xSrxFeO3-δ(x=0.2,0.4,0.6,0.8)样品,对各样品作了结构分析,对x=0.4样品作了热重分析,测试了各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直流电导率,给出了活化能,分析了材料的电输运机理.结果表明,所有样品都呈类钙钛矿结构,在低温段,载流子具有p型小极化子导电特征.对于这种电输运特性,结合材料的失氧规律,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数字全息相位重构图像的生物薄膜折射率的简便测量方法。利用角谱法对生物薄膜的显微数字全息图像进行重构,得到其复振幅分布,从中获得激光通过生物薄膜后的相位变化与薄膜厚度、薄膜中液体的折射率及薄膜折射率间的定量关系。通过等厚干涉和阿贝折射仪测得膜的厚度与液体的折射率,再从定量的相位变化中获得生物薄膜的折射率。以洋葱内表皮细胞层折射率的测量为例,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得到了波长为632.8nm下的折射率。理论与实验均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正记忆和20年前相较,公路交通成了重庆东部丘陵地貌里的一种显著的大地景观。它的曲折迂回与多样的地貌交织在一起,极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问题。同样带来的改善,还有村民的收入、补贴、自来水、天然气以及光纤网络的入户,即便门口显著的广播喇叭还不时的推送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生动的惠民致富节目,令人恍惚这场30年的光景,但真实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相似文献   
14.
研究碧螺春茶提取物(Extract from Biluochun tea,EBT)体外抗氧化性作用.通过回流萃取法和冷冻干燥法,得到EBT.以Vc和槲皮素为阳性对照,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BT对几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要比Vc和槲皮素强;对抑制油脂过氧化作用也要强于Vc.对烷基自由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弱于Vc和槲皮素.EBT的添加量在试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EBT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微乳法制备α-氧化铝超细粒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硝酸铝、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环己烷、丁醇和水制成W/O微乳液。利用这种微乳液制成水合氧化铝超细粒子。经350℃烘干成γ-氧化铝,再经1200℃灼烧后变成其粒径<50nm的α-氧化铝超细粒子,并由比表面测定X-衍射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此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并可人为地调整颗粒大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1987年2月,福建省广播电视厅组建了标准计量室并已正式开展工作。这是中央以下广播电视系统第一个建立标准计量机构的单位。长期以来,有相当数量的部门没有把开  相似文献   
17.
微乳法制备负载型胺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O型的微乳液,制成脂肪醇胺化的负载型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成W/O型微乳液,在固体无水碳酸钠的作用下制成的催化剂与共沉淀法制的催化剂比较,催化活性高,还原温度低。前者在反应温度120℃、催化剂加入量1.5%的条件下,2h内转化率为97.9%,其程序升温还原温度为250℃,而后者在相同条件下转化率仅为75.9%,其程序升温还原温度为380℃。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葡萄糖和铜离子盐协同补料发酵对球头三型孢菌产赤藓糖醇的影响,在5L发酵罐中先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进行分批发酵,然后采用优化的葡萄糖浓度并添加CuSO4·5H2O进行发酵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为300g/L的赤藓糖醇产量最大为44.52g/L,其体积生产速率为0.371g/(L·h)、转化率为0.167g/g。在此浓度葡萄糖的基础上添加30mg/L的CuSO4·5H2O后,赤藓糖醇产量达到49.62g/L,提高了11.5%。进一步控制总糖浓度为300g/L,且初始浓度为200g/L,分别进行单独补糖和协同补糖与铜离子的补料发酵,结果赤藓糖醇产量分别为47.25g/L和55.31g/L,比初始300g/L的葡萄糖分批发酵分别提高了6.1%和24.2%。特别地,协同补糖与CuSO4·5H2O后,赤藓糖还原酶(erythrose reductase,ER)的活性在84h达到最大,为0.152U/mg,比单独补糖时提高了18.8%;通过铜离子盐和葡萄糖的协同补料发酵可显著提高赤藓糖醇的产量,最终使赤藓糖醇产率达到0.461g/(L·h)。  相似文献   
19.
对出发菌白色链霉菌FQ-23进行硫酸二乙酯诱变,经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后,获得1株ε-聚赖氨酸产量为0.976g/L的高产菌株,并将其命名为白色链霉菌FQF-3。可稳定遗传,并用于后续研究。然后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方法对4大主要成分:葡萄糖、硫酸铵、玉米浆和鱼粉进行了优化,最终优化结果为:硫酸铵、鱼粉、玉米浆、葡萄糖的含量分别为9.95,12.52,7.79,49.70g/L。再加上M3G培养基的剩余成分即为最适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下,ε-聚赖氨酸产量为1.373g/L,是出发菌产量的1.53倍。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声萃取和回流萃取方法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子,应用响应面法(RSM)优化大豆荚壳异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大豆荚壳异黄酮优化浸提条件为:提取温度83℃、乙醇体积分数为84%、超声时间30min、大豆荚壳颗粒150μm、液料比25:1、回流萃取时间90min、超声功率108W,大豆荚壳总异黄酮的得率为3.5mg/g。响应面法大豆荚壳总异黄酮的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为提高大豆荚壳总异黄酮的提取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