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1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Ni25Al75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的包晶反应与凝固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面流铸技术制备了Ni25Al75合金条带,利用XRD,TEM和EDS对快速凝固后的显微组织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Ni—A1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的包晶反应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从而影响到快速凝固进程,造成最终相组成中出现了平衡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α(A1),并使NiAl3相有效合金浓度和生长速度增加,导致最终相组成中NiAl3相质量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62.
球墨铸铁变换激光束淬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经过二元光学元件变换呈二维点阵7×7分布的脉冲激光束对球墨铸铁材料进行表面淬火处理,研究激光参数变化对铸铁表面的粗糙度、硬化层深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能量范围内,随着能量的增加,粗糙度略呈增长的趋势,硬化层深也略有增加,并存在一个硬化层深极限值。硬度峰值差别很小,而相变硬化区差别则很大。耐磨性试验表明,随着能量的增加,耐磨性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3.
球铁点阵分布激光表面强化的微硬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经过二元光学变换后呈3×3和7×7 二维点阵分布的脉冲激光束对球铁试样作了表面强化处理。针对点阵分布脉冲激光表面强化球铁材料提出了微硬度分布合理表征的统计方法。即在整个月牙形强化区横截面上按30μm×30μm或30μm×50μm划分网格,沿层深方向按列(行)对网格的交叉点进行硬度测试。然后,利用数学方法对硬度分布进行统计处理并绘制等高线轮廓图。应用表明,对于强化区具有多相交错分布特征的球铁材料,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统计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强化层深度和微硬度分布特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激光强化工艺与强化效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同轴送粉激光成形中粉末与激光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详细介绍了同轴送粉激光成形过程中,金属粉末与激光束相互作用时间的计算方法。在ANSYS软件平台上,建立了金属粉末穿越激光束过程中粉末温度场的计算模型。系统计算了不同颗粒大小316L不锈钢粉末与不同功率激光束相互作用后的温度。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金属粉末与激光束的能量交换及金属粉末落入激光熔池后与激光熔池的能量交换。计算结果表明,在激光束直径为3mm条件下,316L不锈钢粉末穿过功率大于1000W的激光束后,所有尺寸金属粉末均被熔化,即金属粉末以液态进入激光熔池。通过金属粉末与激光束及激光熔池的能量交换计算,可知在激光成形中,约有5%的激光能量用于加热和熔化粉末,而大约95%的激光能量用于激光熔池的形成及由于热传导造成的热量损失。  相似文献   
65.
吴炜  梁乃刚  虞钢  巴发海 《中国激光》2005,32(5):07-712
建立了包含脉冲激光束时空分布、依赖于温度的材料参量、组织演化历史以及多次相变特征在内的脉冲激光表面强化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常热物性和变热物性并考虑相变潜热两种情况,温度场及其演化分别得到了解析解和通用有限元软件的验证,强化区层深和宽度得到了实验验证。研究了材料热物性对强化区的影响,得到了一定范围内强化区层深随材料热物性参量的变化规律,即:热传导系数不变时,强化区层深随热扩散率的增加而增加;比热容不变时,强化区层深随热扩散率的增加而减小;热扩散率一定时,强化区层深随热传导系数和比热容的增加而降低。以球铁、共析钢和巾碳钢为例,分析了两种确定材料热物性常数方法,即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值法和选取奥氏体化温度附近参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平均值法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自由曲面激光强化的轨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建伦  虞钢  贾艳华 《中国激光》2005,32(11):567-1570
根据激光强化的工艺特性,从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截面法的改进算法.首先通过分析光斑的平均离焦量与光斑覆盖域曲率的关系,得到用自由曲面最大主曲率表示的工艺所允许的最大光斑尺寸公式;进而通过轨迹样本点分析的方式,得到统计平均的相邻平行截面间距.该方法综合考虑光斑大小、光斑间距、轨迹排距等多种因素,相较于一般的轨迹规划算法,能在保证加工效果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加工效率.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这一方法被用于汽车门板局部的激光强化加工轨迹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神经网络共轭梯度优化算法在激光加工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应用激光技术加工复杂曲面时,通常以采样点集为插值点来建立曲面函数,然后实现曲面上任意坐标点的精确定位。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能实现函数插值,但计算精度偏低,往往达不到插值精确要求,造成较大的加工误差。提出人工神经网络的共轭梯度最优化插值新算法,并通过实例仿真,证明了这种曲面精确定位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激光加工的三维精确定位提供了一种良好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己经应用在实际中。  相似文献   
68.
集成化柔性激光加工系统的误差检测及其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集成化柔性激光加工系统的特殊框架结构和为满足测量及加工精度要求,针对加工系统的整个框架和机器人腕部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误差补偿几何模型。利用三维激光跟踪干涉仪对激光加工系统进行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相对应的补偿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实时软件误差补偿。测量和加工试验及干涉仪的检测结果显示所建误差补偿模型合理,系统满足测量和激光加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9.
虞钢  王建伦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23):2083-2086
在基于三维曲面的激光强化加工中,针对某些特殊的加工表面,采用基于特征线的测量、重构及轨迹规划方法,可在不降低精度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效率。主要针对常见的一种曲面类型即棱脊,介绍了基于特征线的棱脊重构及加工轨迹规划方法的应用。除适用于激光强化外,该方法对于一般的刀具加工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0.
采用欧拉方法建立了激光直接成形薄壁件的二维传热模型。分离模型中的参数和变量并对模型进行了无量纲化,对最终无量纲化模型中的6个无量纲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针对此二维传热模型的无量纲化减少了参数,简化分析过程;在激光直接成形过程中,实际层高和光束移动速度的乘积共同对温度场起作用,而非单独影响温度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