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8篇
  免费   1228篇
  国内免费   965篇
电工技术   761篇
综合类   983篇
化学工业   966篇
金属工艺   857篇
机械仪表   682篇
建筑科学   829篇
矿业工程   402篇
能源动力   200篇
轻工业   982篇
水利工程   374篇
石油天然气   426篇
武器工业   158篇
无线电   10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9篇
冶金工业   449篇
原子能技术   277篇
自动化技术   136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671篇
  2012年   801篇
  2011年   818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844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702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has been exhibiting a fast and continuous growth especially in the wireless industry. Fixed and mobile services have commonly been regarded as two different types of businesses regulated under…  相似文献   
992.
Four-stage countercurrent aqueous extraction of black tea at 80°C in about 27 litre batches with a stage contact time of around 3 min and having centrifugal separation between stages was programmed to simulate continuous operation. Final extract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 5–12 mass % tea solids were obtained at yields of 35–29% of the as-received leaf when operating with overall waterto-tea ratios in the range 10:1–5:1. Trends in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a simple three-component model of the tea-water system and an underlying generalization of stage performance proposed. Comparison with earlier small-scale equilibrium extractions indicates an average stage efficiency of around 60%.  相似文献   
993.
Phase relations in the binary system K2O-GeO2 were determined by conventional quenching techniques. Three compounds, K2O.2GeO2, 3K2O.11GeO2, and K2O.7GeO2, exist in the composition range 65 to 100% GeOn. The compound 3K2O.1lGeO2 melts congruently at 1055°C, whereas K2O.2GeO2 and K2O.7GeO2 melt incongruently at 761° and 950°C, respectively. Thermal expansion data for the crystalline compounds are presented. The structure of potassium germanate glass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4.
主要论述了国内外家具有机挥发物(VOC)释放的研究,详细介绍了美国办公家具协会(BIFMA)制定的"办公家具体系、配件及座椅VOC释放测试方法ANSI/BIFMA M 7.1-2007"和"低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量的办公家具体系及座椅标准ANSI/BIFMAX 7.1-2007"以及我国现行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4-2001"标准和送审稿.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大气候室法测试家具VOC释放的初步研究,提出了家具VOC测试方法的研究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形状记忆整理棉织物的风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KES测试系统分析了整理前后织物的弯曲性能、摩擦性能和压缩性能,并采用织物眼探讨了整理前后织物的外观性能.KES测试分析表明,经形状记忆整理后的斜纹织物的弹性和变形回复性能明显提高,表面平整度增加,丰满感明显增加,光滑感和蓬松度下降.织物眼的测试分析表明,两种纯棉织物经形状记忆整理后的表面积、厚度、体积和粗糙度都增大.  相似文献   
996.
油脂乳化状态对淡奶稳定性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脂奶粉和无水奶油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均质压力和单甘酯用量对淡奶粒度分布、表观粘度、显微结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脂乳化状态影响淡奶稳定性及感官品质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淡奶粒径和表观粘度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10MPa进行均质时淡奶稳定性最好;随着单甘酯用量的增加,淡奶粒径、表观粘度、脂肪球大小和感官品质先下降后上升;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淡奶粒度增加,感官品质下降.单甘酯用量在0.12%时淡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青霉(penicillium)产菊粉酶,研究了最佳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性质,为固定化菊粉酶应用于果糖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浓度为4%,氯化钙浓度为1%时,固定化酶活力最高且机械强度好;加酶量越少,固定化效率越高;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最适pH为4.5,但固定化酶在pH4到6.5范围内相对酶活要比游离酶酶活高;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5℃,在35℃到55℃范围内两者酶活变化不大,在55℃到75℃范围内固定化酶的温度适应性比游离酶的好;在重复利用方面,将固定化酶反复利用7次,酶活仍为原酶活的50.6%。由此说明,固定化酶成本低,利用率高,在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以低压紫外汞灯为光源,纳米材料为光催化剂,探讨不同类型纳米粉体对水溶液中分散染料的光催化脱色特性。结果表明,N掺杂TiO2纳米光催化剂和TiO2酸性分散液的光催化脱色效果较佳;溶液pH值、催化剂用量、光催化时间对分散染料溶液的脱色率有较大的影响;H2O2、Al3+和Fe2+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光催化脱色率;杂环、杂环偶氮类和偶氮苯类结构的分散染料均比蒽醌类容易被光催化降解脱色,染料中所含的取代基对其光催化脱色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基于视频数据的深度预测学习(以下简称"深度预测学习")属于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和强化学习的交叉融合研究方向,是气象预报、自动驾驶、机器人视觉控制等场景下智能预测与决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近年来成为机器学习的热点研究领域.深度预测学习遵从自监督学习范式,从无标签的视频数据中挖掘自身的监督信息,学习其潜在的时空模式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废旧电路板物理拆解方法及其试验验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废旧电路板的资源化途径中,物理拆解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视.在对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的典型电路板的组装与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废旧电路板拆解分离的加热解焊方法和施力方法进行定性比较和分析,分别针对典型电子产品电路板和典型电器产品电路板提出两种不同的物理拆解分离工艺,并依据这两种工艺研制两种不同的拆解原型装备.分别以废旧计算机主板和废旧电视机主板为拆解对象,在这两种拆解原型装备上进行拆解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物理拆解分离工艺,在适当的拆解工艺控制参数下,对于废旧电子产品电路板,插装元器件、体积较大的贴片元器件和体积微小的片式元件的拆解分离率分别达到91.6%、100%和99.1%,对于废旧电器产品电路板,电路板上的插装元器件引脚焊点去除率达到94.9%,有效实现元器件的拆解和焊料的分离,这对研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废旧电路板拆解工艺和装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