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059篇
  免费   57412篇
  国内免费   40045篇
电工技术   4495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54046篇
化学工业   59196篇
金属工艺   34121篇
机械仪表   35298篇
建筑科学   38079篇
矿业工程   21207篇
能源动力   12926篇
轻工业   52203篇
水利工程   16971篇
石油天然气   17058篇
武器工业   7922篇
无线电   517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156篇
冶金工业   18803篇
原子能技术   8227篇
自动化技术   72632篇
  2024年   2017篇
  2023年   7495篇
  2022年   18727篇
  2021年   24171篇
  2020年   17328篇
  2019年   11854篇
  2018年   12459篇
  2017年   14365篇
  2016年   12922篇
  2015年   21666篇
  2014年   27215篇
  2013年   32402篇
  2012年   41468篇
  2011年   43059篇
  2010年   41306篇
  2009年   39733篇
  2008年   40765篇
  2007年   39746篇
  2006年   34307篇
  2005年   27708篇
  2004年   20194篇
  2003年   13277篇
  2002年   12187篇
  2001年   11185篇
  2000年   8830篇
  1999年   3375篇
  1998年   1038篇
  1997年   743篇
  1996年   621篇
  1995年   446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370篇
  1992年   333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37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18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87篇
  1980年   148篇
  1979年   8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92篇
  1951年   9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将镁盐改性活性炭(MgO-PAC)与传统活性炭(PAC)混合而成MPAC材料,用于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通过连续30 d的运行实验,探讨了MPAC材料对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污泥的比耗氧速率、沉降性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MPAC材料对污水中COD的去除率提升了12.7百分点,对TP的去除率提升了17.5百分点,对NH4^+-N的去除率超过86.4%。投加MPAC后处理效果更好的重要原因,在于MPAC使得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比耗氧速率得到明显改善,也提升了污泥的微生物丰度。MPAC对活性污泥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2.
采用水直接溶解样品,以铁氰化钾作为氧化剂,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控制盐酸酸度为2%,铁氰化钾浓度为13 g/L,硼氢化钾浓度为12 g/L,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一水合硫酸锰(MnSO4·H2 O)中铅的方法.研究了样品溶液中锰的基体影响,结果表明:锰对铅的测定产生基体效应;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0 ng/mL,相关系数为0.9996;该方法用于一水合硫酸锰中铅的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 ~2.4%,加标回收率为94% ~102%.本方法检测范围为铅含量0.0001% ~0.001%,其能满足国家标准对饲料级和食品级硫酸锰中铅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3.
张乔 《现代矿业》2020,36(10):173
科学合理地确定矿山隔水护顶矿柱安全厚度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为保障某铁矿地表民房、道路等建(构)筑物安全,防止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导水裂隙带贯通第四系含水层,采用荷载传递交汇线法、K.B.鲁别涅依他估算法和冒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估算法3种理论分析方法对隔水护顶矿柱厚度进行计算,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留设隔水护顶矿柱后的开采过程安全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3种理论计算方法得出的隔水护顶矿柱厚度分别为14.3~17.3 m、17.5~31.4 m和41.8~57.4 m,推荐隔水护顶矿柱留设厚度为60 m。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留设60 m厚的隔水护顶矿柱的基础上,开采区域和隔水护顶矿柱位置产生的最大拉应力约0.47 MPa,矿山开采不会对隔水护顶矿柱造成破坏;地表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约5.8 cm,最大垂直位移约26.5 cm,最大倾斜为1.70 mm/m,最大曲率为0.20 mm/m2,最大水平变形值为0.70 mm/m,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预测矿山开采不会造成地表建(构)筑物破坏。  相似文献   
154.
155.
张晓锐 《煤炭技术》2015,34(2):223-225
传统TBS在使用中又存在着处理粒度范围窄、入料浓度要求较高、可控参数少、对于难选煤的处理效果差等问题,通过增加倾斜管,采用脉动水流与干扰沉降相结合,底部增加旋流分选的措施,达到增强其适应性,改善处理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6.
揭示1957-1958年华南工学院土木系薄壳结构研究小组在新会的砖薄壳结构实验图景.以田野调查、文献分析、三维图示、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发现、确认此研究小组在新会的6处薄壳建筑及其遗存情况.它们是广东地区推广砖薄壳建筑的起点,其中的回旋砖薄壳实验是从结构角度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重要案例,弥补国内结构工程史学研究的薄弱点,也是共和国早期节约"三材"约束下的薄壳建造技术自主创新设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7.
为大幅提高产两性霉素B菌株的发酵产抗水平,对外源性短链脂肪酸类前体物质及其添加时机、添加量进行优化,得到了两性霉素B补料分批发酵工艺,即在产两性霉素B菌株发酵培养24~56 h左右,一次性补入2~4 g·L~(-1)(以发酵液总量计)的丙酸钠。该工艺解决了两性霉素B生物合成途径中内酯环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大幅提高了产两性霉素B菌株的发酵产抗水平。经15 t生产罐验证,最终实现了连续3批平均放罐效价达10 977μg·mL~(-1)的发酵产抗水平,与采用原发酵工艺的生产罐批相比,放罐效价提高了39.4%。  相似文献   
158.
159.
针对河湖长制相关数据分散在多个部门及部门之间、省市县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不够充分等问题,结合河湖管理保护实际,充分整合涉河湖保护相关数据,最大程度地共享现有数据资料和软硬件资源,系统建设严格遵循全国河长制系统建设指导方案,围绕决策支持的主题思想,总体框架采用“5+N”模式,满足河湖长制工作和河长湖长履职尽责需求,强化基础资料整编、实化系统功能、优化系统界面,充分分析建设难点及解决办法、存在不足及意见建议,系统的建成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化、促进河湖管理协同工作的高效化、实现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时化,提升河湖管理保护信息化水平,为河湖长制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0.
某核电厂辐照监督管运输容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