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偏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红外伪装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当前对目标的红外识别能力,提出一种用红外偏振技术增强对伪装目标的识别能力的新方法。在8~14 μm波段,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一个红外伪装目标和背景的红外偏振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两者的强度对比度和偏振度对比度,结果发现,目标与背景的偏振度对比度远大于二者的强度对比度。这一结果表明,红外偏振技术在提高红外探测系统的侦察和识别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2.
量子点具有独特的量子结构和物理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探针、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主要综述了Ⅱ-Ⅵ族半导体量子点的合成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半导体量子点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对其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率为0.605~0.935的红外迷彩涂层的表观温度和红外图像以及由高、中、低3种发射率涂料组成的三色红外迷彩的辐射对比度随温度变化情况,获得了三色红外迷彩涂料的适用温度范围。结果表明:对于三色红外迷彩涂料,目标与背景实际温差每升高1 K,辐射对比度|C|增大约0.011,即伪装效能随温差增大而降低;当温差超过±20 K时,三色红外迷彩涂层的平均表观温度与背景表观温度之差大于10 K,即涂层几乎没有红外伪装效能。  相似文献   
34.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六方相Bi2 Te3纳米粉体,采用真空封管熔炼法得到Sb掺杂的Bi0.5Sb1.5Te3合金.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粒度为40 nm的Ag2 Te纳米粉体,并通过高能球磨工艺将其掺入Bi0.5Sb1.5Te3合金,从而得到p-(Ag2 Te)x(Bi0.5 Sb1.5 Te3)1-x合金(x为Ag2 Te摩...  相似文献   
35.
以Sm2O3、CaCO3、乙酸锰和硝酸为原料,采用改进的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Sm0.1Ca0.9MnO3粉末,经过压制和烧结制备热电材料。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等对粉末进行表征,并研究该热电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Sm0.1Ca0.9MnO3粉末为单一的钙钛矿相结构,粉末体为细小晶粒的团聚体,呈链状结构,粒度范围1.436~12.118μm。Sm0.1Ca0.9MnO3粉体的压形规律符合黄培云压制方程,压制模量M为1.124 7 MPa,非线性指数m为4.544 5;随着Sm3+的掺杂,Sm0.1Ca0.9MnO3材料的电阻率减小;随温度升高,发生半导体向金属的转变现象,在473 K时Sm0.1Ca0.9MnO3块体的功率因子达到6.0×10-4 W/(m-K2)。因此,Sm0.1Ca0.9MnO3是1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n型热电材料。  相似文献   
36.
37.
激光Z扫描方法是非线性光学测试的一种主要方法。针对Z扫描实验系统实验数据量大、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使用Labview开发了全自动激光Z扫描实验系统。该系统可对激光Z扫描实验进行全自动化控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保存和处理。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获取一条由数百个数据点构成的完整的Z扫描曲线仅需要十多分钟。  相似文献   
38.
利用粒子的热分布理论,推导了铥晶体的吸收系数和铥激光器阀值与温度的关系;利用自行研制的掺铥激光器测量了铥晶体的吸收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和理论值符合得很好;测量了在不同温度下自行研制的铥激光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激光器的阀值。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引起铥激光器高阀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引起的激光下能级的热分布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