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巴西蘑菇胞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西蘑菇深层发酵胞外多糖FP-A-2具有显的抗肿瘤效果,并呈剂量依赖性。化学分析表明FP—A—2为多糖与多肽共价结合的复合体,含有多种氨基酸,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及木糖,摩尔比为1:2:0.5。  相似文献   
32.
中空球形壳聚糖经3%戊二醛活化后与真菌α-淀粉酶在室温反应2h,冰箱静置过夜,制备固定化α-淀粉酶.固定化α-淀粉酶最适催化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5.0,相对酶活力为7.4%.固定化α-淀粉酶连续使用15d,酶活力未下降,生产麦胚蛋白质的纯度达89%,得率为79%.  相似文献   
33.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对这2种丁香油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LDL氧化修饰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丁香油(COESD)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及FRAP法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强于索式提取的(COESM)(P0.05或P0.01);通过对LDL氧化过程中Trp荧光淬灭、脂褐素及总荧光产生量、MDA修饰Lys残基荧光变化和全波长扫描比较,COESD的抑制能力也强于COESM的;有效成分含量分析表明COESD比COESM含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物质总多酚及总黄酮。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不同种源紫香椿的挥发性成分及风味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对不同种源表型为紫色的香椿嫩芽挥发性成分提取并进行条件优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C-O-MS)和主成分分析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及风味差异的分析。结果显示,HS-SPME技术的最佳萃取条件为65μm PDMS/DVB的萃取头,在50℃时萃取40 min。采用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10种紫香椿中共鉴别出了5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包括30种萜烯类化合物、14种含硫类化合物、6种醇类物质、3种醛类物质和1种酸类物质,其中西牟红香椿检出36种、临朐红香椿32种、淄博香椿27种、青州红香椿38种、焦作红香椿39种、黑油椿34种、巴山红27种、运城红香椿34种、常山本地椿34种、河北红香椿36种。样品经过GC-O-MS分析,在10种紫色表型的香椿中分辨出1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有6种含硫类化合物、6种萜烯类化合物、2种醛类化合物。山东地区的4种香椿(西牟红香椿、临朐红香椿、淄博香椿、青州红香椿)萜烯类和含硫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其他地区的高,而且含有特有的挥发性成分(+)-β-芹子烯。经主成分分析,西牟红香椿风味物质相对含量的综合评分最高,风味最佳,其特有的(+)-β-芹子烯对风味影响最大,而常山本地椿风味物质相对含量的综合评分最差。经过综合评分,选出西牟红香椿为风味最优香椿,为香椿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以胡萝卜和马铃薯为原料制备复合果蔬脆片,分别采用热风(AD)、真空冷冻(FD)、热风联合压差闪蒸(AD-DIC)、真空冷冻联合压差闪蒸(FD-DIC)4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干燥,探究干燥方式和原料配比对胡萝卜-马铃薯复合脆片干燥特性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同一种干燥方式下,随着胡萝卜比例的增加,复合脆片的脆硬度、玻璃化转变温度(Tg)、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逐渐下降,色泽"a*"、"b*"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在同一原料配比条件下,与AD或FD脆片相比,经DIC脆片的"a*"值、"b*"值、总类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含量均较低,硬度小,脆度大。综合分析,FD-DIC、AD-DIC两种干燥方式无论是从生产成本还是产品品质方面都可作为制备胡萝卜-马铃薯再造型复合脆片的适宜干燥方式,但FD-DIC干燥产品的综合品质更佳;且当马铃薯和胡萝卜的质量比为1:1时脆片品质较好,质量比为3:7次之。  相似文献   
36.
采用盐酸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水解橄榄叶提取物制备羟基酪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了酸水解的较优参数为:时间6h、温度80℃、盐酸浓度为0.2mol/L、液料比为50∶1(mL/g)。酶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50℃、时间5h、pH7.0、加酶量25U/mg。通过酶解的方法羟基酪醇最高含量为3.91%,而酸解的羟基酪醇最高含量为7.83%。从生产成本和提高羟基酪醇含量考虑,盐酸法优于酶法。  相似文献   
37.
添加辅料对压差闪蒸联合干燥马铃薯复合脆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马铃薯和胡萝卜为主要原料,分别添加蔗糖、麦芽糖醇、大豆蛋白等不同辅料,采用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加工再造型马铃薯复合脆片,探究不同辅料对再造型马铃薯复合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辅料对复合脆片的色泽、质构、感官评价、微观结构等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大豆蛋白显著提高脆片的L*值、ΔE值,蔗糖、蔗糖和大豆蛋白复合辅料均显著提高脆片的脆硬度并形成了较好的孔隙结构;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分别加入蔗糖和麦芽糖醇的马铃薯复合脆片消费者偏爱度较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成分,并对所得到的马铃薯复合脆片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加入10%~13%(m/m)麦芽糖醇的马铃薯复合脆片不仅感官品质较佳,脆硬度较好,且相比添加其他辅料维生素C含量损失较少。综合考虑,麦芽糖醇可作为辅料添加用于改善再造型马铃薯复合脆片品质。  相似文献   
38.
以再造型胡萝卜复合脆片、胡萝卜脆片、胡萝卜鲜样为对象,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探究加工方式与口腔咀嚼程度(咀嚼5、15?次和30?次)对样品的消化特性以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消化过程中,胡萝卜鲜样和脆片的消化液平均粒径大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咀嚼程度增大,胡萝卜脆片的消化液平均粒径逐渐变大,说明咀嚼后悬浮于消化液中的颗粒数量越多,越容易产生絮凝作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在口腔阶段,消化液中的油脂与样品结合形成较大的聚集体;经过胃消化后,脂滴逐渐分散到消化液中;经过小肠消化后油脂被消化分解,与类胡萝卜素形成胶束,胶束的数量多少决定着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度的高低。胡萝卜鲜样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但生物利用度最低;再造型胡萝卜复合脆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但其生物利用度较高,且咀嚼程度对再造型胡萝卜复合脆片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再造型胡萝卜复合脆片消化特性较好,并且具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度,可作为一种有效补充类胡萝卜素的果蔬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39.
微波加热对麦胚品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了微波处理时间、麦胚原始水分含量及35℃条件下储藏时间对微波加热处理的麦胚稳定性的影响和麦胚蛋白质溶解特性及乳化性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原始水分麦胚能够部分抑制脂肪水解酶活性,微波处理时间90 s最佳,120 s麦胚发生焦糊;微波处理麦胚90 s,麦胚中水分由11.83%降到4%,贮藏4周内游离脂肪酸(FFA)由14.82%增加到19.34%,增加1.3倍,而对照组则增加到28.76%,增加1.9倍.麦胚蛋白质在pH 4.0时溶解性最低,pH 6.0时溶解性达到最大值,大于pH 6.0后溶解特性处于稳定状态.微波处理麦胚90 s,麦胚蛋白质的乳化性最大(pH 5~9),pH 5~9范围内,蛋白质的乳化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0.
实验室自制肉制品(鸡肉汤)中分离得到一株耐热菌,进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并采用Biolog快速鉴定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两种方式鉴定,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此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iolog快速鉴定结果显示此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导致鸡汤高温加热后仍腐败变质的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