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以高硫焦为原料,通过L9(34)正交设计,制备出一系列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系统地测定了氢在93K~293K、0MPa~7MPa范围内,在SBET为3886m2/g的超级活性炭上的一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 ,吸附等温线具有Ⅰ-型等温线特征且储氢效果良好,其中在293K/5MPa、93K/6MP a的条件下,储氢质量分数分别达1.9W/%、9.8W/ %.一定条件下的等量吸附线研究表明,氢在超级活性炭上的等量吸附热较小,且主要集中在4.8kJ*mol-1~6.5kJ·  相似文献   
42.
通用级沥青碳纤维与ABS树脂通过单螺杆挤出机共混后模压成型, 所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材料中纤维添加量的增多而迅速降低。当复合材料中纤维添加量较少时,材料的电流电压关系不满足欧姆定律所描述的线性关系,材料电阻随外电压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材料电流电压关系的线性度逐渐增大。当纤维含量达到40 wt%时,材料电阻不随外电压的增大而变化,材料满足欧姆定律。经外加高电压处理后,材料电阻率发生永久性降低,其电流电压关系的线性度提高。隧道跃迁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43.
采用浸渍法和掺杂法分别在活性炭中负载金属Cu,初步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活性炭负载金属Cu可以提高活性炭电极的放电容量,但不同负载方法对其循环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电镜照片和XRD等手段对金属在活性炭上的负载状态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发现在活性炭中均匀掺杂金属Cu,可以提高电容器的放电容量,且电化学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4.
用 TGA、 DTG和 DTA法研究了石油沥青球和煤沥青球在空气中的热反应特性,研究了沥青球氧化稳定化的反应特点及其与沥青球组成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油沥青球由于与氧气的反应活性较强,更难于不熔化;增加萘含量和提高原沥青的软化点有利于沥青球的不熔化。  相似文献   
45.
通过在聚合前加入聚乙二醇-600(PEG-600)对丙烯腈-衣康酸二元共聚的聚丙烯腈(PAN)纺丝液进行了改性.采用乌氏粘度计、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EG-600用量对PAN树脂的分子量、亲水性以及纺丝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600用量的增加,PAN树脂的分子量逐渐降低,与未改性的PAN树脂相比,其亲水性先减小后增加;由于随PEG-600用量的增加,树脂的分子量降低以及PEG-600的增塑作用增强使纺丝液的非牛顿指数n逐渐增加,流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46.
碳纤维表面电镀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电镀法对碳纤维进行镀镍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镀镍碳纤维的物理化学结构及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镀层为纯净的镍,结合强度较好;镀层厚度的增加与电镀时间及电流密度分别呈线性正比关系.镀镍碳纤维的导电性和抗氧化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电阻率可降低到0.74×10-6Ω·m,起始氧化温度提高了...  相似文献   
47.
石墨烯、柠檬酸和硅纳米颗粒的乙醇混合物经超声分散、乙醇挥发和热处理(800℃1h)制备出炭涂层硅/石墨烯(Si@C/G)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表明,Si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度约为2nm的均匀炭涂层,石墨烯片层支撑着Si@C纳米粒子,且两者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i@C/G电极具有较高的库仑效率,在5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100卷循环后比容量为1431mAh·g-1,表现出优越的循环稳定性。Si@C/G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石墨烯片层的高导热率、高导电率和优良的机械柔韧性。  相似文献   
48.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前驱体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溶胶-凝胶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能量分散谱仪以及热重分析对涂层进行表征。通过单纤维拉伸强度测试研究碳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动态接触角测定碳纤维的表面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涂层改善了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与未涂层纤维相比,涂层碳纤维的起始氧化温度提高了100℃,单纤维拉伸强度提高了5.9%~12.1%,但是涂层脱落及表面裂纹导致碳纤维的拉伸强度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另外,溶胶-凝胶涂层降低了碳纤维的表面能,使其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49.
石油焦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活化条件对以石油焦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同时进行了原料结构与所制活性炭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 ,所考察的 5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大小顺序 :原料焦微观结构 >活化温度 >碱炭比 >原料粒度 >活化时间 (“ >”表示“优于”)。在本实验范围内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最佳条件 :以盘锦石油焦为原料 ,活化时间 60min ,活化温度 770℃ ,KOH/石油焦质量比 5 /1,原料粒度 10 0~ 45 0 μm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 3 73 0m2 /g。具有小晶粒、细镶嵌型光学结构的生焦与活化剂的反应活性较高 ,而且所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50.
双电层电容器用中孔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选用中孔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实验发现,中孔活性炭电化学性能优异,比表面积利用率高达93.5%,用水蒸气活化可以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活性炭收率降低,活化2h收率仅为26.5%,同时比表面积从原来的760m^2/g增加到1480m^2/g,且主要在2nm附近孔结构分布强度增强,比电容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增速低于比表面积的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