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伊朗雅达油田F13井在Kazhdumi地层钻井施工中遭遇严重沥青侵引起的溢流和喷漏同存,处理时国内外可参考的文献和应对措施有限,在历经多次探索施工失败后,被迫采用先打塞进行封堵,再转换地质目的层侧钻成水平井的策略。详细介绍F13井喷漏同存发生和处理的过程,分析了各处理手段失败的原因,以及最终选用硅酸钠溶液作为促凝剂的原因。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应用硅酸钠溶液加隔离液配合水泥浆进行了沥青污染环境下的打水泥塞封堵作业。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硅酸钠溶液促水泥浆闪凝是一种应对沥青污染情况下的可行的打水泥塞封堵作业方法。该井沥青层喷漏同存处理的经验和教训、形成的硅酸钠溶液促水泥浆闪凝打水泥塞封堵作业方法,对油田后续在Kazhdumi地层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2.
本文为探究在方波脉冲下聚酰亚胺(polyimide,PI)/纳米复合薄膜的耐电晕特性,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纯膜和掺杂纳米氧化铝的复合薄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了薄膜的化学结构,测量了纯膜和纳米膜的表面电阻率,并在重复方波脉冲下进行耐电晕实验,最后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电晕击穿前后薄膜的微观形态。实验结果表明:纯膜和纳米膜的耐电晕时间都会随着电压的升高而降低,并且在同一电压下,纳米膜的耐电晕特性优于纯膜。通过测试分析,从纳米粒子和聚合物基体间形成的界面、薄膜表面电荷分布、薄膜试样击穿过程3个方面对纳米薄膜优异的耐电晕特性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43.
照明节能设计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是我国实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的蓖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照明能耗现状,分析了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诸多因素,给出了一些节能措施.提出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照明技术及产品.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方波脉冲下低温等离子体对聚酰亚胺(polyimide,PI)表面放电的影响,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在大气压空气中产生功率密度为24.5 W/cm3低温等离子体,并对PI薄膜表面进行不同时间的等离子体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测其微观形貌、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研究其化学结构变化,同时测试其表面电导率和耐电晕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在PI薄膜表面引入了极性官能团;随着改性时间的增大,其表面电导率逐渐增大,而PI薄膜的耐电晕时间则先增大后减小,且当改性时间为10 s时,其耐电晕时间最大,相对于未改性的PI膜提高了17.7%;一定程度的等离子体处理(10 s)可增加PI薄膜表面的电荷扩散速率和电荷注入难度,从而增强耐电晕寿命;处而理时间过长(20 s),则会对薄膜造成严重刻蚀,产生许多沟壑和微孔,加大电荷的注入和对高分子链的破坏,从而减小耐电晕寿命。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无机纳米粒子掺杂对聚酰亚胺(polyimide,PI)绝缘性能影响,文中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I、10%(质量百分数)的PI/SiO_2膜和PI/Al_2O_3膜,测试了其电导率(表面、体积电导率)、热失重(TGA)以及击穿场强,并得到了方波脉冲电压下耐电晕时间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PI/SiO_2膜、PI/Al_2O_3膜、PI膜的电导率依次降低,而击穿场强则相反;当失重5%时,PI/Al_2O_3膜和PI/SiO_2膜的热分解温度比纯PI膜分别高了17.5℃和11℃。随着温度的升高,3种薄膜的耐电晕时间都在减小,且2种纳米膜的耐电晕时间都高于纯PI膜;当温度小于210℃时,由于PI/SiO_2膜的电导率最高,所以其耐电晕时间最长;当温度大于210℃时,由于PI/Al_2O_3膜的热导率最高以及热稳定性最好,所以其耐电晕时间最长。无机纳米粒子引入的有机—无机界面以及纳米粒子的高热稳定性是影响PI膜绝缘性能的主要原因。研究为变频电机的匝间绝缘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聚酰亚胺(polyimide,PI)因其优异的介电特性而应用于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的匝间绝缘中。为了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对其绝缘性能影响,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在大气压空气中产生功率密度为24.5W/cm3低温等离子体,并对PI薄膜进行单、双面改性,通过测试接触角、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电晕击穿时间等来研究其性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增加,薄膜的接触角逐渐下降,而表面能则逐渐增加,等离子体在薄膜表面引入的—NH2、—COOH、—OH等极性亲水基团是其表面性能改变的主要原因;单层PI薄膜的耐电晕时间随改性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当改性时间为10 s时,其耐电晕时间最大,相对于未改性的PI膜提高了17.7%;双面改性双层叠加PI膜的耐电晕时间相较于未改性的双层叠加PI膜提高了30.3%。研究发现,一定程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小于10 s)可在PI膜表面引入极性基团,进而增强其表面电荷扩散能力,增大其表面电荷注入难度,提高单、双层薄膜的耐电晕能力。此外,双层薄膜的耐电晕性能的提高还与层间界面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47.
根据所确定的关键评价对象和口碑词把评论文本分割为商品质量、商家服务、消费者再购买意愿三个维度,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计算了每个维度下每条评论的口碑信息,用PVAR(1)模型分析了商品质量、商家服务、消费者再购买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商品质量和商家服务口碑信息的滞后一阶会对消费者的再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通过脉冲效应分析发现,商品质量和商家服务对消费者再购买意愿的影响周期为8,并且在第一个周期的影响最大,分别达到0.5和0.1的冲击,说明商品质量口碑信息对消费者的再购买行为影响较大。因此,为了促进农产品电商产业的发展,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商家、物流等的服务质量,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增强乡村产业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8.
针对民用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碳排放因子选取及核算边界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浙江省标《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的编制,提出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插座、电梯、光伏发电等系统碳排放计算范围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