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90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1.
本文对用作口腔修复材料的钛合金(Ti6Al4V)进行等离子氮化处理.分析和表征改性层显微组织的显微硬度、元素分布情况及改性层相结构;比较了改性前后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及细菌粘附情况.结果显示:钛舍金表面经等离子氯化得到的改性层均匀、致密,厚度约为2.8μm,表面显微硬度值为HK0.0251 443,改性层由TiN及Ti2N两种氮化物组成.与改性前相比,试样表面形貌发生变化,表面粗糙度提高,改性后的钛合金表面可以显著地减少细菌粘附.  相似文献   
12.
以荧光标记为手段,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浓度牛血清蛋白(BSA)及不同时间下,BSA在镁表面的吸附情况。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吸附前后镁表面组织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测量与电化学阻抗谱方法研究了蛋白质吸附对镁表面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BSA浓度的增加,蛋白质的吸附量增多。随作用时间延长,表面粗糙度增加,BSA吸附量增加,蛋白质膜厚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镁试样的作用。但是蛋白质与镁表面络合很可能加速点蚀的发生,镁表面产生大量腐蚀产物,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镁。蛋白质吸附整体上说会降低镁表面的抗腐蚀性能,而且其降低程度很可能与表面蛋白膜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表面冶金高速钢手用锯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手用锯条按材料来分大致有三种 :一种是整体用W6Mo5Cr4V2高速钢材料制造 ;另一种是齿部用0 6 3× 1 6 7mm高速钢钢带 ,背部用 0 6 3× 10 33mm的 5 0CrV弹簧钢钢带 ,在真空状态下 ,用电子束焊接而成的双金属钢带制造 ;第三种是用低碳钢渗碳或T10钢制造。第一种整体高速钢制造的手用锯条 ,因淬火后硬度在 6 0~ 6 2HRC ,脆性较大 ,使用过程中 ,往往因扭转、偏斜造成脆断 ,而且高速钢的成本较高。为了解决整体高速钢的脆性问题 ,第二种双金属锯条既有高硬耐磨的齿部 ,又有柔韧不断弹性良好的背部。由于高速钢带材的轧制成材率问…  相似文献   
14.
应用低能离子束辅助磁控溅射(IBAMS)沉积铬-铜-氮薄膜,研究了铜含量和轰击能量对薄膜结构、硬度和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轰击能量(400eV)下,铜含量对薄膜结构和硬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铜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薄膜的断裂韧度;离子辅助轰击能量从400eV增加到800eV时薄膜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断裂韧度和硬度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C,N-codoped TiO 2 films have been deposited onto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s using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and thermal oxidation duplex process.Composi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ilms shield the substrates entirely.The TiO 2 films are anatase in structure 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The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equilibrium corrosion potential positively shifts from-0.275 eV for bare stainless steel to-0.267 eV for C,N-codoped TiO 2 coated stainless steel,and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decreases from 1.3×10-5 A/cm2 to 4.1×10-6 A/cm2.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btained by electrochemistry noise also reveals that the C,N-codoped TiO 2 films provide good protection for stainless steel against corrosion in stimulated body fluid.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N-codoped TiO 2 films deposited by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and thermal oxidation duplex process are effective in protecting stainless steel from corrosion.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Mo基改性层的Mo扩散过程。通过观察渗层截面组织形貌,测定各种合金化元素的分布情况,着重分析不同温度下不同元素的加入对Mo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950℃下,Ti-6Al-4V合金离子渗Mo后所得改性层厚度、Mo平均扩散系数及相同浓度下Mo的扩散系数都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由于反溅射和Ti-6Al-4V基体相变等原因,1000℃时各参数反常;加入合金元素W和N使Mo的扩散系数有所降低,Mo的平均扩散系数在单纯渗Mo时为2.37688×10-4,W-Mo共渗时为1.47127×10-4,W-Mo-N共渗时为7.02681×10-5。  相似文献   
17.
采用脉冲偏压直流磁控溅射在AZ91D镁合金表面渗镀铝涂层,研究了渗镀温度对渗镀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镀铝涂层由铝沉积层和扩渗层组成,随渗镀温度升高,沉积层厚度变薄,扩渗层厚度增加;X衍射(XRD)分析表明,渗镀层主要由Al、Mg两相组成,在较高温度(450℃)时有少量的Al12Mg17相出现;渗镀层硬度沿深度呈梯度变化逐渐降低,随温度升高,渗镀层厚度增加,硬度梯度变化变缓,有利于膜基体系整体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强  林乃明  沙春鹏  唐宾 《表面技术》2017,46(1):146-157
钢铁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诸多工业领域中,但其表面耐蚀性差,发生于材料表面的腐蚀会导致材料失效。镉与空气接触时会迅速氧化并形成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因此表面镀镉可以有效地提高钢铁材料表面的耐蚀性。从电镀镉技术的具体应用出发,综述了用于钢铁表面防护的电镀镉技术和用于表面修复的电刷镀镉技术的应用现状。镀镉层作为阳极保护层,实现了对钢铁材料的防护。在镀液中添加钛盐后,形成的镉钛镀层比单纯的镀镉层具有更优异的耐蚀性和更好的低氢脆性。电刷镀镉作为一种特种镀镉技术,可用作镀镉局部破损件的补镀和修复。针对电镀镉废水对环境和人体的高危害,简要阐述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三种电镀镉废水的处理方法,且微生物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最后,展望了钢铁材料电镀镉技术的相关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扩散渗法在DZ125合金表面制备了Ce-Y联合改性铝化物渗层,分析了共渗层的结构及相组成,并对其组织形成机理和抗冲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00℃/2 h下所制备的Al-Ce-Y共渗层具有多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Ni Al和少量Al_3Ni_2组成的外层,Al_3Ni_2内层及富Al的互扩散层,Ce、Y元素主要集中在共渗层的外层,起到细化晶粒及促渗的作用。固体粒子冲蚀结果表明:Al-Ce-Y共渗显著的提高了DZ125合金在小攻角下的抗固体粒子冲蚀性能,冲蚀机理为犁削和切削损伤;随着攻角的增大,Al-Ce-Y共渗层的冲蚀率逐渐增大,冲蚀机理向脆性断裂和疲劳破坏转变,当攻角为90o时,其冲蚀率高于DZ125基体。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偏压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镁合金表面沉积Cr-N镀层,分别对镀层的组织结构、厚度、结合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镀层主要由Cr(N)相和少量Cr2N相组成。在偏压为60V时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结合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偏压进一步升高,虽然镀层硬度有所提高,但结合性能和抗磨性能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