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5篇
  免费   3962篇
  国内免费   223篇
电工技术   850篇
综合类   1299篇
化学工业   271篇
金属工艺   75篇
机械仪表   384篇
建筑科学   554篇
矿业工程   1162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174篇
水利工程   503篇
石油天然气   293篇
武器工业   92篇
无线电   40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8篇
冶金工业   57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2109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1289篇
  2021年   1282篇
  2020年   1068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859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47篇
  1977年   222篇
  1976年   220篇
  1975年   251篇
  1974年   254篇
  1973年   156篇
  1972年   255篇
  1971年   264篇
  1970年   255篇
  1968年   187篇
  1967年   340篇
  1965年   256篇
  1964年   1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周喜超    孟凡强  李娜  丛琳  孟高军 《热力发电》2021,50(4):44-50
现有针对电化学储能在电网调峰领域的研究缺乏在不同负荷场景下不同控制策略的应用对比,使得削峰填谷控制策略的选择缺乏理论依据。本文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和对储能系统特性的分析,首先在考虑电网负荷、电池功率、电池容量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以削峰填谷效果为目标的储能系统优化模型;然后在现有典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池储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和功率差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地区实际负荷数据为例,结合电池储能装置自身充放电特性,通过仿真对比了2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验证了考虑实际约束条件的功率差控制策略具有更优的削峰填谷效果。  相似文献   
122.
李永乐  骆贵兵  杨辉 《热力发电》2021,50(4):114-119
某600 MW机组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采用小汽轮机驱动,运行中发生叶片断裂问题,断裂面启裂位置为叶轮与调频环焊接位置。通过分析风机运行参数及断裂叶片理化检测结果发现,风机叶轮与调频环焊缝处存在疲劳导致叶片断裂。为解决叶轮与调频环处焊缝开裂问题,对叶轮进气侧调频环位置及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新调频环焊接在叶片根部,并更改为口圈结构;为避开新调频环位置改变后叶片的固有频率,通过叶片测频工作测试引风机叶片在设计转速范围内叶片通过频率发生共振的转速约为752、1 098 r/min,引风机实际运行转速应与共振转速保持一定的避开率。  相似文献   
123.
赵孟浩  沈亭 《热力发电》2021,50(3):138-144
通过对大容量高参数空冷机组研究,运用高背压抽凝供热及抽汽余压利用技术,形成一 种多机联合供热改造方案。通过对600 MW机组进行高背压抽凝供热改造,对1 000 MW机组进行抽汽改造,增设背压发电机组补偿厂用电,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大负荷供热系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大机组供热能力,满足区域城市集中供热需求。分析结果表明:该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方式灵活多样,既可单机高背压运行,也可双机高背压运行;在任意1台机组停机的情况下,另外2台机组能够提供76%的供热保证率。通过分析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为运行调节及热电负荷调度提供参考依据。本项目可为北方地区火电机组热电联产改造提供良好的改造范例。  相似文献   
124.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的氯含量很高,对设备腐蚀性强,外排水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因此,脱硫废水中氯离子的处理问题一直是脱硫废水零排放核心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介绍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相关政策以及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着重介绍了分盐技术、旁路烟道蒸发处理和电解氯制备消毒剂3种零排放工艺,综述了各自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利用高浓度脱硫废水中盐分制备净水剂的新型工艺,有望实现高盐水中氯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氯转移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5.
贾沛  常玉锋  石零  刘君侠 《热力发电》2021,50(7):150-155
基于反向电场除尘原理,构建了反向电场电袋复合除尘实验装置,并实验测试了其对中位径1.49 μm气溶胶颗粒的捕集性能。该实验装置由预荷电器和带反向电场的袋式除尘器组成。反向电场电袋复合技术的除尘增效机理是,在反向电场对预荷电粒子的静电斥力减缓了预荷电粒子向滤袋的运动速度,且增加了滤料附近场强。实验结果表明:过滤风速越高,反向电场电袋复合除尘器相对于常规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增效作用越明显;当过滤风速由 1.0 m/min增加到2.5 m/min,反向电场电袋复合的除尘效率相对于常规电袋复合的增效幅度由3.9%提升到11.8%,其压力损失比常规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增加约5.0%;反向电场静电复合除尘技术能实现细颗粒物的高效控制,并能为反向电场工业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6.
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对电、热、气多能流间的互补协调,能够在满足用户用能需求的同时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本文针对热电耦合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能量成本和污染排放的线性加权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分析各目标不同权重对容量配置的影响;并以某厂房办公楼为例,计算得到不同权重组合下的最优容量配比,对不同权重下最优容量配比组合进行了运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权重配比的改变,系统组件容量、单位能量成本和污染排放成本也在不断波动,能量成本所占权重的增加会导致系统目标函数值的增大,从而使系统的性能降低。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的运行分析表明,选取合适的权重系数,系统用能单价和污染物排放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具有经济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27.
杨卧龙  倪煜  雷鸿 《热力发电》2021,50(2):18-25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易实施的火力发电厂碳减排方式之一,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该技术应用仍然处于试点示范阶段。本文详细介绍了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的技术路线,并重点介绍了直接耦合燃烧发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工程经验,分析了存在的技术与非技术问题,展望了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直接耦合燃烧发电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等优点,是国外的主流应用技术,但其可能存在燃烧不完全、沉积与腐蚀、烟气处理设备性能下降等技术问题,选择合适的耦合比例、对燃料进行预处理等是防范风险的关键措施,但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存在生物质燃料市场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8.
随着能源发展的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电厂的智能化建设已成为趋势。国华北京燃气热电示范工程实现了“一部一室三中心”管理模式,建立了智能设备、智能控制和智能管理三层体系架构。该工程通过全态一键启停、三维可视、实时在线仿真以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全厂数字化泛在感知;通过搭设一体化平台来整合业务,实现电站数字化、管理信息化;通过对噪音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实现了清洁发电的目标。该燃气热电示范工程节约资源、环境友好、智能环保、节能降耗,对我国智慧电厂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9.
为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避免锅炉屏底结渣问题,采用声波测温系统对屏底横截面温度场进行实时监控,并基于该系统分析锅炉运行氧量、燃尽风风门开度、二次风风门开度以及一次风速等主要运行参数对屏底横截面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负荷工况下,屏底横截面温度随着运行氧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着一次风速的增大而升高;低负荷工况下随着二次风风门开度的增加,其对应侧屏底温度降低;中低负荷工况下屏底横截面温度随燃尽风风门开度的关小而升高,高负荷呈相反趋势。根据分析结果,300 MW负荷工况下经过运行优化调整,屏底烟温偏差得到改善,其横截面最高温度由调整前的1 401 ℃降低至1 364 ℃,下降37 ℃,降低了屏底结渣风险,同时锅炉热效率提高了0.53百分点。该结论可为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0.
杨健博    刘海玉  石晓寒  王一维  李宁 《热力发电》2021,50(6):163-168
通过在活性焦上负载Mn2O3实现微波低功率(200 W)高效脱除NO。实验发现,经硝酸氧化处理和负载Mn2O3,活性焦表面的羰基和羧基等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微波辐照使得活性焦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大幅增加,为反应气体在活性焦表面吸附提供丰富的表面活性位,有利于NO的脱除。硝酸处理后的活性焦负载Mn2O3,脱硝效率能稳定达到85%以上,负载Mn2O3使得微波诱导的放电强度增强,等离子体浓度增加,更多的稳定态NO分子被转化为激发态,促进了NO还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