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研究混合稀土精矿焙烧过程中氟的逸出规律,分别对混合稀土精矿在400℃~750℃下焙烧30min~120min的各个条件进行实验,测出不同条件下焙烧气体中的氟总量、逸出率、混合稀土精矿的分解率以及焙烧产物的物相组成,分析了氟的逸出率与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环境湿度等因素间的关系,揭示了氟逸出的化学反应机制,为控制环境污染、优化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以熔炼废弃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为代表的酸性炉渣基电弧炉冶炼的特点为冶炼温度高、耐火材料腐蚀严重、炉衬使用寿命短。基于此特征,分析了酸性玻璃态熔渣对耐火材料的腐蚀机理,并综述了酸性炉渣基电弧炉炉衬用耐火材料的研究现状,从Al2O3-SiO2材料、Al2O3-SiO2-ZrO2复合材料、含铬材料、致密化含锆(铬)材料以及碳质和碳化物耐火材料几个角度,分析和比较了这几类耐火材料应用于酸性炉渣基电弧炉炉衬用耐火材料的优缺点,展望了这几类耐火材料在酸性炉渣基高温电弧炉冶炼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含锆致密化耐火材料在高温(1600℃)酸性炉渣基电弧炉冶炼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氟碳铈与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精矿热分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氟碳铈矿、独居石及混合型稀土精矿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独居石在900℃以下无明显分解反应,当CaO存在时REPO4在620℃以上可分解成RE2O3。氟碳铈矿的热分解过程中有CaO时在725℃以上REOF完全分解为RE2O3,并发生CaF2。混合型稀土精矿中氟碳铈矿在473℃开始分解,在700℃以上时分解产物主要是REOF、RE2O3和Ca5F(PO4)3。  相似文献   
24.
主要研究球磨因素对碳化硼粒度分布的影响,并考察游离碳含量随球磨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增加,碳化硼粒径分布曲线向粒径小的方向移动,当球磨时间达到60 h,粉体粒径细化程度减缓,继续球磨可进一步提高超细颗粒含量;当球磨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不同的球料比对粉体粒径分布曲线影响较小;游离碳含量随着球磨时间增加而提高,在20~40 h碳含量增加显著,之后增加缓慢;SEM电镜显示球磨前后粉体显微形貌发生显著变化;XRD分析显示球磨60 h后粉体中出现很强的游离碳衍射峰.  相似文献   
25.
氟碳铈矿焙烧过程中空气湿度对氟逸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氟碳铈矿在焙烧过程中空气湿度对氟逸出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条件下焙烧过程中气相中的氟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和焙烧温度的提高,气相中的氟含量大幅度提高,并证明了氟碳铈矿在焙烧过程中氟逸出的基本条件是水蒸气的存在,其脱氟机理是水蒸气与氟碳铈矿中的氟反应生成HF逸出.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可以将氟碳铈矿中的氟完全脱出,并可以采用NaOH完全吸收利用.氟碳铈矿在焙烧过程中主要发生氟碳铈矿的分解反应、水蒸气与氟的反应和铈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6.
以一款140 kW的铝合金水冷电机壳体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采用低压砂型工艺的电机壳的典型铸造工艺方案,并采用MAGMA软件进行工艺方案可行性的评估.结果表明,生产的电机壳体完全满足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建立一种研究气泡对槽电压波动影响的方法,该方法将整个电解槽等效为一个电阻电路,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等效电路的仿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研究,从而获得不同气泡状态下槽电压和阳极电流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频谱和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气泡释放频率对槽电压波动的影响更大,当一组阳极表面气泡覆盖率超过80%时,槽电压可能超出正常的波动范围。仿真结果证实了在实际生产中计算机监测到的阳极效应主要是全槽的阳极效应。  相似文献   
28.
我国铂族金属资源稀缺,从二次资源中回收铂族金属,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目前从报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的研究进展,包括预处理、富集和精炼与分离过程。预处理作用是打开废催化剂的包裹或增大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富集是最回收废催化剂最为关键的步骤,湿法富集过程繁琐,周期较长、废水量较多,回收率不稳定。火法富集,以铁、铅、铜、锍的金属熔炼捕集为主,铅、锍熔炼过程会产生毒性物质,铜价格昂贵,而铁捕集具有经济廉价、且工艺流程短、无污染等特点,是未来处理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发展方向之一。精练与分离步骤包括沉淀、萃取、离子交换以及电解,其中电解法是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29.
孙树臣 《河北化工》2013,(6):27-28,99
针对煤矿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方式造成的采空区上隅角瓦斯超限难题,通过分析上隅角瓦斯涌出来源,找到了矿井上隅角瓦斯涌出规律,采取调整系统增加风量、上隅角预埋抽放、采空区高位孔抽放、使用风动风机等处理瓦斯的措施,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吕家坨矿旱采工作面采用封闭式锚杆支护的实践 ,分析了锚杆支护的优越性 ,对架棚支护与锚杆支护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