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5篇
矿业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已经通过体外和体内的检验证明钛是一种制作假牙的理想材料。在钛所有吸引人的特性中,最重要的是它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它优良的抗口腔环境腐蚀性。钛中加入Cu可以提高与牙科学相关的一些性能,如强度、可磨削性、抗磨损性。而熔融的钛能否很好地注入到一个锐角的楔形末端是评价其可铸性的好方法。因此,美国学者  相似文献   
42.
为了改善金属相在金属陶瓷惰性阳极中的分布以改善阳极材料的性能,对国内外通常采用的镍铁尖晶石粉末制备惰性阳极的工艺进行了改进,原料不是完全采用细粉,而是采用粒度级配,大小不同的颗粒配合起来使用.研究发现,采用粒度级配制得的试样性能比不采用粒度级配制得的试样性能要好.尤其重要的是对于一定规格的试样采用合适的粒度级配,金属相Ag在陶瓷基体中分布呈明显的网状分布,金属相分布状态的优化有利于试样各方面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电解质对铝电解用阳极润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熔融状态下三种不同组分的电解质对碳阳极和自制的镍铁尖晶石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润湿性.实验结果表明,电解质对惰性阳极的润湿性明显好于对碳阳极的润湿性,不同电解质成分对阳极的润湿角有一定影响.工业冰晶石中加入Al2O3能够改善电解质对阳极的润湿性,添加剂CaF2对提高电解质对惰性阳极的润湿性基本没有贡献.  相似文献   
44.
制备了不同金属Ag含量的Ag-NiFe2O4金属陶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由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成分,研究了Ag的添加量对其体积密度、气孔率、热震性、导电率以及腐蚀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热震性和导电能力随着Ag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导电率的提高和腐蚀率的增大仍是一对突出的矛盾.单一通过添加金属Ag不可能使导电率和腐蚀率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5.
添加TiO2对镍铁尖晶石惰性阳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惰性阳极材料的性能,本文尝试在合成镍铁尖晶石过程中掺杂一定量TiO2.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1200℃下烧结6h,制备掺杂TiO2的镍铁尖晶石惰性阳极材料.研究了掺杂TiO2对试样密度、电导率和腐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杂TiO2后NiFe2O4的晶格产生畸变,从而TiO2促进烧结,提高材料的密度.并且由于Ti4 离子取代Fe3 离子,产生导电电子,改善了NiFe2O4惰性阳极材料的导电性.添加0.5%TiO2可降低材料的腐蚀率,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腐蚀率也增加,说明TiO2对材料的抗腐蚀性不利.经研究发现腐蚀率降低的原因是腐蚀过程中NiFe2O4分解产生的Fe2O3与电解质中Al2O3反应生成了FeAl2O4.综合考虑TiO2对材料各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掺杂量为0.5%.  相似文献   
46.
五氧化二钒对铁酸镍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导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NiO,Fe2O3,Ag粉和微量V2O5为原料,用粉末冶金法制备掺杂V2O5的镍铁尖晶石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研究V2O5对惰性阳极材料微观形貌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V2O5后,V2O5与Fe2O3和NiO形成低熔点的化合物Ni2FeVO6,该物质在烧结过程中呈液相.液相的出现使金属银在陶瓷相中呈细长的线状分布.能谱分析发现:金属相中含有陶瓷相的组成,说明金属相与陶瓷相间的润湿性有所改善.同时,样品的电导率显著提高.当添加2.0%(以质量计)V2O5时,样品的电导率约为无添加剂的Ag/NiFe2O4金属陶瓷样品的7倍,这主要是因为V2O5在烧结过程中形成液相,改善金属相与陶瓷相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改变金属相在陶瓷相中的分布状况.掺杂后,样品的电导率在450~650 ℃之间发生突变,呈现急剧上升,这可能是由于添加剂诱发NiFe2O4的磁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导率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47.
热处理对TA15钛合金中厚板材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退火温度在750—1010℃范围内对TA15钛合金中厚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950℃两相区退火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等轴化程度提高,初生α相含量从约70%降至约30%;次生α相逐步析出并长大,900℃开始,次生α相开始粗化,950℃时,次生α相粗化明显。室温强度则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在88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同时达到最大峰值,而室温塑性总体上波动较小,与强度呈相反规律变化。与两相区退火相比,β退火后由于组织中存在粗大魏氏体以及晶界α相而使强度和塑性同时急剧下降。在整个退火温度范围(750~1010℃)内,屈服强度对于退火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其波动幅度比抗拉强度更大。  相似文献   
48.
对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性能改善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合金化和微观组织(相组成和形态)控制,得到良好的加工性能、室温高温性能、断裂韧性和抗蠕变性等。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粗大的连续的σ相和非连续的γ相的两相组织表现出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优于γ+α2合金,但室温塑性和断裂韧性差。研发的具有γ相基体和非连续σ相沉淀的超细γ+σ组织,通过细化晶粒和析出强化来提高强度和塑性。另外,这些析出物可有助于在高温下钉扎晶界,减少晶界滑移的趋势。具有超细γ+σ组织  相似文献   
49.
航空导管用TA18钛合金管材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航空导管用TA18钛合金管材要求具有很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综合性能。针对国内航空导管用TA18钛合金管材试制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原料成分优化、每道次轧制变形量和Q值的控制以及管材退火温度的合适选择试图解决TA18钛合金管材综合性能的匹配问题;通过管坯尺寸偏差的控制以及每道次轧制精度的控制以达到成品管材尺寸公差满足标准要求;通过管材轧制中内外表面处理提高成品管材的探伤合格率。试制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可以制备尺寸精度及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的TA18钛合金成品管材,但成品管材探伤合格率仅为66%,还需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50.
1 IntroductionThe idea of usinginert anodes (also called non-consumable or oxygen-producing anodes) in aluminumproductionis as old as the Hall-Heroult process ,dating backto one of theinventors ,Charles Martin Hall .Aninert anode is intended to replace a consumable carbon anode ,the cell reactionis Al2O3+3/2C 2Al +3/2CO2(1)The requirements for lowenergy consumption,lowproductioninvest ment andreducingthe emission ofgreenhouse gas speed the research for inert anodes in aluminumproductio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