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制备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表面腐蚀防护的硅溶胶涂层,以水玻璃为前驱体,在涂层制备中引入铝酸钙填料,研究了铝酸钙(C3A)不同添加量对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离子色谱仪以及电化学测量技术对C3A及水化物的结构形貌、离子交换能力、涂层的结构形貌及腐蚀防护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铝酸钙在涂料制备中可以水化形成LDH,且水化后的LDHs具有的阴离子交换功能,可吸附腐蚀介质中的侵蚀性Cl-。同时LDHs本身的片层状结构有助于缓解涂层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消除涂层产生的开裂,且可有效提高涂层的阻隔性能,减缓Cl-等侵蚀性离子到达钢筋表面的速率,进而提升硅溶胶涂层对钢筋腐蚀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62.
采用电化学方法测量黄铜电极的极化曲线和在不同电位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建立了确定其阴极保护电位范围和最佳保护电位的方法;并用显微镜观察电极表面形貌的变化,测量各保护电位下电极阻抗值等手段对确定的参数下的阴极保护状态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可以确定金属材料的在给定的条件下的阴极保护参数。  相似文献   
63.
64.
X-60管线钢在含H2 S及高温高压CO2酸性溶液中的腐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失重法、SEM、XRD及电子探针微观分析等方法,研究了X-60管线钢在5种不同高温条件及2 MPa CO2分压的饱和H2S的CO2酸性溶液中的腐蚀特征.结果表明,在90~210 ℃范围内,X-60管线钢发生了严重的CO2/H2S腐蚀,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点蚀或蚀坑群;随着温度的升高,X-60管线钢的腐蚀速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表面生成了以硫化铁为主的腐蚀产物膜;钢的显微组织会影响其腐蚀特征,在CO2/H2S腐蚀引起的点蚀与氢损伤的协同作用下,一定程度上形成了X-60管线钢表面独特的腐蚀特征.  相似文献   
65.
通过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和Pulverisette5行星式球磨机研究了3Cu-2Mg-Al粉末在球磨过程中的机械化学变化.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3Cu-2Mg-Al粉末晶粒尺寸减小,显微应变和有效温度系数增加;晶粒尺寸与有效温度系数和显微应变呈逆变关系,显微应变随有效温度系数增加而增大;球磨30 h后,Mg衍射峰完全消失,球磨至60 h,Al衍射峰也完全消失,Cu衍射峰进一步宽化,此时,Cu衍射峰位置向小角度偏移,形成了Mg和Al在Cu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球磨90 h后,有新相Mg32Al47Cu7生成.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碳化混凝土再碱化过程中钢筋在Ca(OH)2溶液中的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采用电化学测量技术结合模拟试验考察了电极表面发生各类反应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再碱化过程中,钢筋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与钢筋表面的状态有密切关系,当电极表面存在锈蚀层时,再碱化过程析氢反应和氧化铁的还原同时发生,并使表面氧化层的价态逐渐降低,在电极表面形成金属铁,析氢过程产生的OH-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的碱性提高.  相似文献   
67.
不锈钢载波钝化关色膜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XPS,循环伏安曲线和极化曲线测定等手段对载波钝化膜的主各成分在膜层中的纵向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据此讨论了膜层及膜层中组份的性质和作用,提出了载波钝化膜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68.
电池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能源,随着家用电器和电子、广播、电视音响、通讯、影像设备和器材的日益普及,电池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如1947年,全世界电池的销售仅5亿美元,80年代初增长到100亿美元,而现在则近达300亿美元,而且增长速度不减。电池以其独立、便于携带,给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是由于技术和电池自身的条件约束,还没有一种电池是可以永久使用的,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废旧电池。这些废旧电池开始总是随意抛弃,现在随着各类电池使用量的增加,废旧电池的废弃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9.
采用电沉积法成功制备Cu 准一维纳米线及Cu/ Al2O3 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 分析技术对纳米线及其组装体系进行了形貌、相结构的观察和表征。紫外2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表明: Cu/ Al2O3 组装体吸收光谱上仅呈现出一个吸收带边, 无等离子共振吸收峰, 且吸收边相对于阳极氧化铝模板发生了红移。红移主要归结为雷利散射中心的增加, 使消光现象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70.
β/γ三相钛铝合金Ti-43Al-8.5V-Y的应变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Ti-43Al-8.5V-Y合金进行了常温、550℃和700℃高温应变疲劳试验,研究应变幅值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Manson-Coffin公式推导出应变幅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式,通过断口分析揭示材料的高温应变疲劳断裂机理。研究表明:Ti-43Al-8.5V-Y合金在高应变幅下呈现快速循环硬化特征,在低应变幅下有轻度的循环软化特征;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材料塑性有所增加;高温下晶间的β相脆断是合金应变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