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57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5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Most Zn hydrometallurgy factories adopt Cu2SO4 as a dechlorination reagent from zinc solution nowadays, thus much CuCl residue is produced. The existing process of treating this residue is washing with water or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which would cause a lot of troubles to water treatment and waste discharge. A method of microwave roasting was adopted for dechlorination of CuCl residue. A 1.5 kW microwave roasting equipment with dust collection and tail gas adsorption systems was set up and appli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heat preservation time, moisture content of raw material and grain size of samples on the dechlorination,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 is obtained. When the samples with 2% moisture and 〈150 μm grain size are microwave roasted at 400 °C for 2 h, the Cl content turns from 14.27% to 1.35% and the dechlorination rate is as high as 90%, while that with conventional heating is only 60%-80%. The phase change of the roasting process investigat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verifies that CuCl in CuCl residue is removed by being transformed into CuO.  相似文献   
72.
水蒸气活化再生扑热息痛用废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扑热息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管式电阻炉的加热方式对其进行再生条件的研究。实验重点考察了在氮气作为保护气体的条件下再生温度、再生时间、水蒸气流量3个因素对再生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了废活性炭再生的最佳实验条件:再生温度750℃,再生时间20min,水蒸气的流量2.0mL/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再生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84.5mg/g,得率70.56%,在此条件下测得再生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996.8m2/g,总孔体积为0.995mL/g。通过对废活性炭和再生活性炭扫描电镜的分析发现再生后的活性炭孔隙数量增多并且其表面杂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3.
采用Na2S浸出-CO2沉淀法对浮选硫精矿中汞的分离和富集以及元素硫的回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Na2S浓度为1.5 mol/L、液固比为6:1、浸出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元素硫的浸出率可达98%以上,汞的平均富集率为98.13%,渣中汞含量为原矿石的5.23倍。向浸出液中通入CO2气体,充分搅拌溶液,在CO2流量为200 mL/min,通气时间为150 min的条件下,元素硫从溶液中析出,回收率可达到97.67%,获得的元素硫纯度为99.75%,符合GB/T2449—2006工业硫磺一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74.
针对微波加热制备部分稳定氧化锆过程的非线性、多变量、时变等复杂特点,运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LM-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以保温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降温速率和淬火温度作为输入量,稳定率为输出值,建立了微波加热制备部分稳定氧化锆的稳定率预测模型.分别利用两种预测模型进行稳定率的预测,通过与稳定率的测量值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但SV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5.
CO2活化烟杆制造活性炭及其孔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利用烟杆废弃物资源,以烟杆为原料,CO2为活化剂制备成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CO2流量、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了该活性炭的氮吸附等温线,并通过BET法、H-K方程、D-A方程和密度函数理论表征了活性炭的孔结构,还采用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分析了活性炭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①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800℃,时间30min,CO2流量3L/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的得率为9.47%,碘吸附值为1079.26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67.5mg/g;②所得活性炭为微孔孔型,BET比表面积为761m2/g,总孔体积为0.3521cm3/g,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95.54%,中孔占3.85%,大孔占0.61%;③电子探针和电镜分析测定的活性炭的结构与氮吸附测定的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76.
层状结构的LiNi1/3Co1/3Mn1/3O2材料具有性能优异,环境污染小,毒性低以及高温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其结构中阳离子混排现象以及结构的稳定性严重制约了其循环性能,其中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在LiNi1/3Co1/3Mn1/3O2的晶格中掺杂各种离子,促进Li+扩散以及提高该材料的循环性能。综述了Mg、Al、Cr、F等阴阳离子掺杂以及阴阳离子复合掺杂对于LiNi1/3Co1/3Mn1/3O2材料在结构、形貌、放电性能等方面的影响,重点突出了元素掺杂手段对LiNi1/3Co1/3Mn1/3O2结构中Ni2+/Li+阳离子混排、结构稳定性、充放电效率以及循环性能方面的改善,并对此类掺杂改性手段进行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77.
明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明胶溶液对锂离子电池正极中导电剂石墨的分布进行优化,在最终的正极复合物中石墨的含量仅为2.1%.经明胶溶液优化后,石墨粒子在LiMn2O4颗粒表面上分布较均匀,而且在明胶的固化作用下,石墨粒子与LiMn2O4的相对位置被固定下来,从而使得石墨粒子传导电子的能力增强,传导电子的路径更加稳定,锂离子也更容易在活性颗粒表面嵌入和脱出,大大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78.
废触媒再生制备ZnO/活性炭复合材料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醋酸乙烯合成用废触媒为原料,在分析其热解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直接加热水蒸汽活化再生新工艺,得到了不同再生温度条件下的再生样品.采用N2吸附、碘吸附法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当废触媒在950℃处理40min时,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193m2/g,碘吸附值1080mg/g;同时采用XRD、SEM、FTIR对样品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样品由活性炭(AC)和ZnO组成,且ZnO分散在AC中,表明再生的样品为ZnO/AC复合材料.新工艺为废触媒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为ZnO/AC复合材料探索出了新的原料来源争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9.
对目前综合利用核桃壳技术,如在油田中的应用,以及制造活性炭、提取棕色素、作抗氧化剂、治疗白内障和制造有机稀释肥、抗聚剂等进行了介绍,旨在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过硫酸铵氧化法除去ZnSO4溶液中Mn2+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目前ZnSO4溶液除Mn^2+的几种工艺进行评述,提出了用(NH4)2S2O8直接除去ZnSO4溶液中Mn^2 的工艺,并对影响除锰率的pH值、温度、恒温时间和陈化时间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得到了用(NH4)2S2O8直接除去ZnSO4溶液中Mn^2 的最佳工艺条件:pH=5.4,温度为90℃,恒温时间为4h,除杂剂过量20%,除化时间为3h,除锰率可起过9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