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多道探测XPS的半球形能量分析器的性质,得到边缘场的电位分布和电子轨迹。作为计算模型的EA-11型分析器,被证明适合于多道探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利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方法制备了ZnO纳米薄膜,运用多种分析手段(AES,XPS,SEM,XRD等)研究了ZnO纳米薄膜的表面形貌、组成、结构以及表面性质,讨论了ZnO纳米薄膜的AES和XPS谱线宽度与粒径之间的关系,解释谱线加宽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33.
实验研究了Al、Si样品的离子激发俄歇发射现象,测定了类原子信号强度和入射Ar~ 离子能量的关系曲线。基于目前普遍接受的退激发观点,即类原子信号源自溅出的受激原子在体外退激发的过程。提出了一个类原子信号强度和入射离子能量的关系表达式,它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在该表达式和实验数据的拟合中,可以求得Al和Si离子激发俄歇发射的阈值分别为350eV和790eV,和近期发表的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34.
一、前言功函数是表面现象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目前已有多种测量方法〔1〕。但是要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对样品表面进行具有相当空间分辨率的功函数测量,仍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二次电子低能峰上升沿(以下简称上升沿)和功函数有关的原理来测量功函数的方法。用现成的俄歇谱仪不作改动或略作改动即可进行测量。如果俄歇谱仪具有电子束扫描功能,则还能达到一定的空间分辨率〔2〕。对于扫描电镜,如果配备上电子能量分析器,也能同样实现功函数测量〔3〕。  相似文献   
35.
用因子分析法在扫描俄歇微探针(SAM)上研究了SiO2/Si的俄歇深度剖面分析。采用Ar+离子刻蚀SiO2/Si样品,分别采录具有高表面灵敏度和化学态灵敏度的低能SiLVV俄歇跃迁和OKLL俄歇跃迁。用因子分析法可得到一致的结果:SiO2/Si界面上存在中间过渡化学态SiOx(0<x<2),以及SiO2经Ar+离子刻蚀后产生少量(约10%)的SiOx及相当一部分(约30%~50%)的SiO2的另一状态SiO2*。  相似文献   
36.
俄歇电子谱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俄歇电子谱术的某些基本问题,内容包括:俄歇电子发射、表面灵敏性,俄歇电子谱的测量,定性和定量分析,深度剖析等,最后介绍了三种俄歇谱仪的功能扩展,功函数测量,材料结构性能量和电子态密度测量。  相似文献   
37.
5 俄歇电子谱术的应用5 .1 定性分析[8]定性分析的目的是根据测得谱的位置和形状以识别元素种类。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测得的峰的能量(在微分谱中以负峰为准 )与标准的《手册》[8,16 ] 进行对比。以下以微分谱为例进行说明。标准图谱手册提供各元素的主要俄歇电子能量图和标准俄歇谱图 ,给出各元素的俄歇峰的出峰位置、形状和相对强度。在定性分析中 ,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图谱 ,将使分析工作变得快捷。定性分析的步骤[8] :(1)首选一个或数个最强峰 ,利用主要俄歇电子能量图 ,确认数个可能的元素。然后利用标准俄歇图谱进一步对这几种可能元素进…  相似文献   
38.
六硼化镧阴极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基 《电子学报》1989,17(5):115-117
利用PHI-590 SAM对失效的LaB_6阴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失效原因是碳和氧的严重侵害和镧原子相对于硼原子的不足。由于碳、氧的污染,使LaB_6表面的功函数增加,降低了阳极热电子发射能力。碳污染的可能途径为来自工作环境的汽相污染和阴极组件构成物(石墨)在使用温度下的表面扩散。  相似文献   
39.
利用扫描俄歇微探针研究了氧化过程中Ni—Cr合金的表面氧化行为。经过600℃、20min的氧化后,作为选择性氧化的结果,Cr和Ni分别在晶界和晶面上以它们的氧化物形式产生富集。较小的氧化铬生成热使铬在晶界区的氧化竞争中得以占先;而晶界为铬的向表面扩散提供了通道;氧化铬的生成,使可扩散铬原子浓度梯度增加,它有利于这种扩散过程的加快。本研究为Ni—Cr合金表面形成抗氧化防腐蚀的氧化铬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真空镀膜技术真空镀膜就是在真空环境下,采用各种物理、化学的方法使待镀材料呈原子、分子、离子或粒子团等状态沉积到某一固体(称为基板或衬底)表面上凝聚成膜的一种过程。真空镀膜是一种最重要的薄膜制造技术。它能镀制薄膜的材料最为广泛,又能在各种各样固体的表面上生长成表面粘附良好的薄膜。制得的薄膜纯度高,薄膜的组分、生长速率和厚度在镀制过程中可进行控制,以及应用最为广泛。真空蒸发和溅射现象早在1857年和1902年分别由法拉第(Faraday)和戈德斯坦(G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