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132篇
综合类   55篇
化学工业   88篇
金属工艺   68篇
机械仪表   38篇
建筑科学   72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5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在非均相条件下,利用漆酶催化氧化原儿茶酸使其接枝到壳聚糖进行改性,初步探究改性过程中,反应体系各组分相对浓度的变化、改性壳聚糖上原儿茶酸的接枝反应历程以及改性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提升效果。通过React IR(反应红外)分析表明壳聚糖先将原儿茶酸吸附到固相之后才发生进一步反应,通过Py-GC/MS(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表明接枝反应后原儿茶酸是通过化学键连接到了壳聚糖,利用Solid-state 13C NMR(固体核磁共振)和FT-IR(红外光谱)检测到接枝前后新的化学键生成,进一步表明原儿茶酸通过化学键接枝到了壳聚糖,通过ABTS法测定接枝反应前后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发现接枝后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82.
HAZOP评价在30万吨/年轻烃预分馏装置过程中对塔的操作不仅起到改善作用,而且可提高目标产品收率,降低能耗。基于此,本文主要对30万吨/年轻烃预分馏装置的HAZOP分析方法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
通过国内资料检索,对2009年度国公开发表在杂志上的有关旧砂再生工艺及应用方面的论文进行了总结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4.
摘 要 针对偏心高层建筑风致弯扭振动问题,采用Euler-Bernoulli梁模型,选择建筑截面刚度中心为参考坐标原点,坐标x轴平行于风向角,按照双向弯扭耦合振动理论,求取振型和自振频率;然后以随机振动理论为基础,发展了连续梁模型的三维风振理论,给出了风致弯扭耦合振动时顶层角点加速度响应表达式。针对具体算例,结合实际风洞试验拟合数据,运用本文方法进行计算,并与原文献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了误差来源;并研究了刚度中心、质心偏离对建筑自振频率、顶层角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造成釉面砖针孔的原因张方来山东省五莲县陶瓷厂研究所在精陶制品中,其釉面上的针孔(俗称桔皮)缺陷会影响制品的外观。然而此种缺陷又是一个很普遍而又很难克服的问题。1994年10月份,我厂釉面砖表面产生很多针孔,严重影响了一级品率。后来,这种缺陷终于被遏制...  相似文献   
86.
主要分析介绍自动控制技术应于窑炉控制后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7.
88.
针对蒸汽吞吐超过5~6个周期之后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明显变差的问题,以距原开发井仅13m的侧钻取心井为依据,研究了近井地带储层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发后期,近井地带储层及流体性质变化较大,颗粒溶蚀破碎现象严重,超大管状孔发育;油层动用程度高,含油饱和度接近甚至低于实验室确定的残余油饱和度;存在不可逆的沥青积淀现象。近井地带储层性质的一系列变化是造成钻井液漏失、固井质量差、油层污染严重并最终导致加密调整井开发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近井地带存水量的增加降低了吞吐后期的热效率;高渗透性大孔道使蒸汽在储层中发生窜流;原油中的硫化物在高温蒸汽作用下所发生的脱硫反应使热采稠油管柱严重腐蚀。虽然近井地带储层性质的一系列变化会对开发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孔隙结构的改善及亲水性的增强对于提高采收率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9.
迭代法对铸造充型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际计算比较了松驰因子w和迭代次数n对铸造充型过程模拟软件中所使用的超松驰迭代法的计算影响,通过统计计算时间来比较其计算所耗时长,和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所做的标准验证实验对比以验证其模拟精度.得出在固定的迭代次数下,松驰因子w对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有较大的影响,而迭代次数在大于临界值时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0.
巨厚层砂砾岩底水油藏注水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64块为块状砂砾岩底水油藏,油层巨厚,最厚可达200 m,储量丰度大.在油藏天然能量、储层特征分析和应用解析公式、数模方法对注水开发采收率变化、采液和采油指数变化趋势、注水方式、注采井网、见水时间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雷64块应该采用两套层系、人工注水开发.下层系以注底水层为主,在局部底水与油层之间隔层较发育的部位,进行层内注水.与潜山油藏不同,块状砂砾岩油藏仍具有层状特性,实际工作中需要认真分析隔层因素,在实施两套层系、正方形井网210 m井距的情况下,注采井距成为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采用分采合注,将因部分注采井距达到150 m而大大加速水淹水窜,影响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