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45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波纹不锈钢换热板腐蚀开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失效开裂的波纹不锈钢板进行了外观检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开裂断口和裂纹断口的形貌与特征;能谱分析得到了断口腐蚀产物和不锈钢板上沉积物的元素组成与含量;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在波纹不锈钢板端之间的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片用粘合剂为氯丁橡胶,分析推断氯离子来源于氯丁橡胶的高温分解.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波纹不锈钢换热板失效开裂是由氯离子导致的应力腐蚀开裂所致;以穿晶型开裂为主,同时也存在沿晶型开裂.   相似文献   
32.
几种阴离子对316L不锈钢亚稳态孔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恒电位和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PO4^3-,CrO4^2-,SO4^2-和NO3^-4种阴离子对316L不锈钢亚稳态孔蚀行为的影响。4种阴离子均抑制亚稳态小孔的形核速率和生长速率,其中PO4^2-离子作用最强,CrO4^2-离子次之,SO4^2-和NO3^-离子作用较弱。亚稳态孔蚀开始出现的电位Em和稳定孔蚀电位Ep均随离子浓度的对数增大而直线升高。讨论了不同离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3.
对开裂失效的苯酚生产装置316L不锈钢塔塔身与塔板进行了外观检查,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腐蚀开裂断口的形貌;X射线衍射技术和SEM分析了断口表面腐蚀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开裂失效的原因是氯离子导致的应力腐蚀开裂.   相似文献   
34.
磷化膜生长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磷化膜的形成机理,研究了磷化液中促进剂对磷化膜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O_3~-作促进剂有利于厚磷化膜形成,用ClO_3~-作促进剂有利于薄磷化膜的形成。磷化膜生长的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说明,金属的电极电位可以用来监控磷化膜的生长及其组份含量。此外可作磷化膜重量(厚度)与磷化膜上孔隙度(率)的关系来确定适宜的磷化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35.
用恒电位和动电位下的电流-时间记录法研究了表面粗糙度 对316不锈钢亚稳态孔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增大使亚稳孔的形核数明显增 加,亚稳孔电流峰值也有所增大,亚稳孔生长速度则略有下降.提出了一个表征表面沟槽“ 开放度”的参量w/d,w/d值越大则表面越平坦,亚稳态小孔越难于形核.一定的电位和溶 液条件下存在一个临界w/d值,只有w/d值低于此临界值的表面才能形成亚稳态小孔.随w/d 值增大,亚稳态孔蚀电位Em和稳定孔蚀电位Ep都逐渐正移.用w/d值定性解 释了表面粗糙度与亚稳态小孔形核速率、峰值电流和生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采用化学方法、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对失效后的T0103苯甲酸蒸馏第十二层塔简体上的腐蚀沟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腐蚀沟槽位于设备补焊处的焊缝区;补焊时所选焊条耐蚀性太低,且与简体316L不锈钢基体不匹配,是导致其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镁合金无铬最优锌系磷化配方,所得到的磷化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呈针尖状结构,能谱仪分析表明磷化膜的主要成分为锌的磷酸盐,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最优磷化配方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8.
一种新型碳钢缓蚀剂的合成及水中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金平  管从胜 《表面技术》1994,23(6):269-271
从麦麸或棉籽中提取了肌醇二氢六磷酸,进而制得了一种新型缓蚀剂——肌醇二氢六磷酸(IHPHM)。用浸泡法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研究了该化合物在水中的安定性与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证实了该化合物是一种阴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39.
EIS法研究3种配套涂层体系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由水性无机富锌底漆、环氧中间漆和氯化橡胶面漆3种涂料配套而成的3种不同涂层体系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考察了氯化橡胶面漆、水性无机富锌底漆/氯化橡胶面漆、水性无机富锌底漆/环氧中间漆/氯化橡胶面漆这3种涂层体系的阻抗谱在浸泡过程中的演化并据此比较了3种涂层体系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两涂层体系的防护性能比单涂层的还要差,三复合涂层体系的防护性能最好。根据涂层腐蚀电化学阻抗谱特征推测,中间漆在三复合涂层体系中起到了使底漆和面漆结合更加紧密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查明硫磺再生塔内件腐蚀失效的原因,提出避免该内件再次失效的对策。方法采用目测、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内件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能谱分析表明,该内件基体镍含量偏低,腐蚀产物中硫含量较高。目测可见内件断口表面粗糙,电子显微镜形貌与金相显微分析表明,在晶界处有大量颗粒状碳化物析出。结论导致该内件失效的原因主要是热处理不当,造成了晶间碳化物的析出,从而导致了晶间腐蚀的发生。同时镍含量偏低也降低了材料的耐蚀性,含硫腐蚀性介质的冲刷作用也加重了低耐蚀性内件的晶间腐蚀。应使用化学成分符合国标304不锈钢材料生产的内件,同时要避免内件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因热处理不当造成晶间碳化物的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