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与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安全系数法,但该方法不能考虑参数随机性和变异性,而可靠性分析方法可以充分考虑基坑支护体系参数的随机性和变异性,能更为客观地反映基坑的安全性。本文针对多支撑桩墙支护深基坑,建立了关于多支撑桩墙支护深基坑的变形计算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应用JC法分析基坑的变形可靠性,并对某工程实例现场实测数据与可靠性分析结果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可靠性分析能大体反应围护结构可能存在风险的区域及其失效概率,是一种有效的基坑设计和评价的手段。  相似文献   
52.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ptimal anti-seismic behavior,or rather stability,the out-of-plane stability of infill wall in frame has been researched with the shaking test of four sets of two-layer infill wall,in which four different connection modes of filled with inclined bricks on the top,disconnection,flexibility and semi-flexibility were adapted.The acceleration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seismic load.Also,some feasible connection modes were gained by comparing the response of infill walls.Finally,the calculation of earthquake of infill wall was hel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infill walls whose connect with frame in form of flexibility and semi-flexibility modes are weaker than others obviously,and their integrality is better.Thus the conclusion could be drawn that out-of-plane stability of the specimens with connection modes of flexibility and semi-flexibility are better than those with the connection modes of filled with inclined bricks on the top and disconnec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establishing specifications and direc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refore help reduce the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 caused by earthquake disasters.  相似文献   
53.
采用络合法脱氮技术对大庆500SN精制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脱氮剂,与有机溶剂配成脱氮溶液可脱除石油产品中的氮化物。详细考察了络合脱氮反应温度、时间、脱氮溶液浓度及脱氮剂加入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润滑油基础油中的碱氮有很好的脱除作用,其脱除率可达90%以上,且对其它油品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4.
陈勇  程云  吕延超  陈明阳 《混凝土》2012,(4):137-142
通过对沈阳地区气温的长期实地观测,建立了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温度场,解决了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的技术难点,为后续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结合沈阳恒隆中街广场项目,基于该温度场对结构进行了温度效应模型分析,提出了防止温度应力作用引起的结构变形和裂缝等各项保障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温度场和提出的技术措施是有效的,该建筑在使用中未出现因超长引起的裂缝。  相似文献   
55.
分析现存的版权保护客户端技术及其版权保护方案,设计一套通用的版权保护客户端体系架构,重点研究客户端版权保护实现步骤和方法,并开发相关功能模块。阐述的客户端工具具有内容的权利标准化描述、身份认证、交易、保护、监控和追踪等功能。应用表明,该客户端工具具有可用性。  相似文献   
56.
程云 《江西建材》2016,(4):28+31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带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及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工具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2DCAAD技术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建筑市场,而BIM技术的出现,依靠其创建的大量虚拟建筑模型,在建筑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建筑设计中也是同样如此,本文着重对BIM技术在CAAD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7.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存在肝门区转移瘤患者,经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经治疗计划系统制定计划,CT引导下经自制定位栅定位后,按计划植入0.7 mCi粒子,处方剂量为90~120 Gy,术中验证瘤体体积90%,得到90%以上的处方剂量,术后做等剂量曲线进行验证评估。术后2、4、8周和6个月随访复查肿瘤局部控制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2周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6例(54.6%),4~8周直至6个月后CR+PR 9例(81.8%)。3例CR,6例PR,粒子植入后局部病灶均无进展,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转移性肿瘤只要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短期内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具有并发症少、简便安全等优点,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8.
程云  杨莹  罗根祥 《工业催化》2014,22(6):462-465
采用Y-β复合分子筛负载H3PW12O40为催化剂,对氯乙酸与异戊醇酯化反应合成氯乙酸异戊酯进行研究,考察催化剂用量、异戊醇与氯乙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3PW12O40/Y-β催化剂具有催化性能高、易回收及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等优点。在氯乙酸0.1 mol、异戊醇与氯乙酸物质的量比1.2、催化剂用量0.8 g和反应时间45 min最佳反应条件下,氯乙酸异戊酯收率为93.5%  相似文献   
59.
程云  杨莹  罗根祥 《当代化工》2014,(8):1417-1420
采用Y-β复合分子筛负载H3PWl2O40为催化剂,对苯甲醛与1,2-丙二醇发生缩合反应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醛摩尔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性能高,易回收并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等优势。最佳反应条件为:苯甲醛0.1mol,醇醛摩尔比1.2,催化剂用量0.6g,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0mL,反应40min后收率为92.3%。  相似文献   
60.
程云 《中国陶瓷》2007,43(11):58-59
素描对陶瓷绘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在技法,更在辩证思维的方法。整体把握和层次关系是首要的,将各种素描关系作不同处理,在陶瓷绘画中运用,会产生陶瓷绘画艺术的多种风格。素描明暗对比值的启示,能巧用工艺材质,增强作品的工艺美和形式美。素描对提高陶瓷绘画的创新能力,促进多元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