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5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戚益  安冬  徐倩倩  钟毅  杜鹃  罗艳 《纺织学报》2012,33(10):103-106
以典型蒽醌结构的生物质茜素为母体,采用不同改性方法制取3-硝基茜素,通过FT-IR、HPLC-MS及1H NM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改性结构进行表征;将改性后的茜素用于超细涤纶织物染色,测定被染织物的匀染性、耐皂洗色牢度与耐摩擦色牢度,并与未改性茜素的染色样品相关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茜素在40 ℃与冰乙酸、浓硝酸反应8 h制得的3-硝基茜素纯度可高达97%;未改性茜素上染涤纶时需借助分散剂和渗透剂等助剂才可提高其染色性能,而改性茜素无需助剂即可使毛沾、湿摩、匀染性各提高半级,既降低了染色成本,又减少了染色废水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检测的目标跟踪方法目前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类方法通过训练判别分类器将目标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分类器的训练是根据当前的跟踪状态从当前帧中提取正负样本来进行,但训练样本的不准确将导致分类器退化产生漂移。该文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克服目标漂移的跟踪算法,采用检测器和跟踪器相结合的框架,利用中值流算法作为跟踪器,提高跟踪点的可靠性;级联若干个随机蕨弱分类器构成强分类器作为检测器;用在线多示例学习方法更新检测器,提高检测精度;最后将检测器、跟踪器的结果相融合得到最终的目标位置。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对目标漂移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夜光印花的发光原理、图案设计及色彩、用途与效果、夜光印花浆的组成、调浆操作及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方法。为开拓涤棉宽幅印花织物创新面料的装饰效果提供了具有使用价值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4.
18Ni无钴马氏体钢薄壁管径缩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XRD分析和硬度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后18Ni无钴马氏体钢薄壁管径向收缩0.20%-0.38%的现象.结果表明,材料经旋压后组织呈现明显的织构形貌,晶粒被拉长,沿环向排列,相应硬度值升高.固溶处理后,晶粒细化并回复正常形貌,大部分残余应力消除;时效过程中,形成一定量的逆转变奥氏体,同时基体中析出弥散分布的沉淀强化相.分析表明,形变引起的内应力消除是薄壁管径缩的主要原因,时效过程产生逆转变奥氏体以及沉淀析出等相关的微观结构变化对径缩现象有明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5.
将6种不同混纺比例的牛角瓜纤维混纺纱织成纬平针织物,分别测试针织物的拉伸力学性能、保暖性、透气透湿性和耐磨性能,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牛角瓜纤维/棉/涤纶混纺织物在拉伸力学性能、透气性和耐磨性能方面较优,而牛角瓜纤维/棉混纺织物在保暖性和透湿性能方面较好。指出:不同牛角瓜纤维含量的织物性能不同,牛角瓜纤维含量为30%的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较好,可用于针织袜子产品开发;牛角瓜纤维含量为40%的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稍差,但保暖性能较好,可用于针织保暖内衣面料;牛角瓜纤维含量为50%的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较低,但保暖性优异,需要进一步优化其力学性能,使其满足保暖性要求的同时更耐穿。  相似文献   
106.
大数据是结合IT技术结合实现数据挖掘和提炼的一门技术。随着大数据技术走进医疗、商业、教育等行业,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将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为抉择提供数据支持,根据大众的倾向,制定不同的发展计划。本文主要阐述传统教育以及大数据应用到教育领域的改变,并浅析了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银花提取物中7种有机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银花提取物中7种有机酸的含量。方法准确称取一定量过筛的山银花提取物粉末经50%甲醇溶解并超声提取后,采用Acclaim 120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27 nm,测定7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 7种有机酸在相应浓度区间线性良好(r0.999),回收率为86.3%~97.7%,相对标准偏差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山银花提取物中7种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8.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城镇化以集聚城镇化为主,中心城市空间向外拓展,周围地区纳入城市范畴.20世纪20年代城镇化进入郊区化扩散阶段,郊区独立建设的城市繁荣起来.20世纪20至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的弊端,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二战后,美国加强了联邦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形成了混合型的经济结构,这就为大都市区管治的出现扫清了思想障碍.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10年,出现了大量地方政府的重组和合并,强化了大都市区政府的权力.随后几十年,公共选择理论和倡导合并理论针对大都市区政府管治效率的争论,使大都市区管治曾一度陷入停顿状态.  相似文献   
109.
材料表面吸附的气体分子在电子轰击作用下,会加速释放到真空系统中。为了测试在电子轰击下的材料放气特性,研制了一套电子致放气的测试装置。电子束发生器作为重要的组成部件,具有许多可调参数,这些参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输出的电子束质量,进而影响电子致放气测试结果。文章首先通过实验测量了电子束斑和束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焦电压和栅极电压对束斑的尺寸有直接的影响,而能量电压对电子束斑直径没有影响。此外,阴极电压、电子能量和栅极电压都可影响到发射电流,从而影响出射的电子束电流。为了验证装置的电子致放气测试能力,采用放气率很低的316 L不锈钢作为测试样品,比较测试其经过三次电子束轰击前后的放气特性。结果表明,经过除气的316 L不锈钢的电子致放气率可较明显地测定,且电子束轰击下放气的主要成分由N2/CO变为H2。  相似文献   
110.
对稻米质量安全检测的结果采用改进型层次分析法建立稻米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模型.模型采用3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可较为简单计算确定质量安全预警指标的权重,判断食品安全状态,应用国家无公害稻米质量标准和指标可建立稻米的安全状态预警模型,用于稻米安全状态的预测预警,为建立其他食品安全状态预警模型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进行食品监测与综合评价、科学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