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100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144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61篇
建筑科学   62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54篇
轻工业   90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33篇
无线电   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篇
冶金工业   31篇
原子能技术   32篇
自动化技术   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在过热汽温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具有自学习功能的单神经元模型与常规的PID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了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并应用于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汽温控制系统,能够适应被控对象在较大范围内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其控制品质优于常规的PID控制器。此外根据仿真结果,对单神经元的学习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控制品质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2.
在原有的粉体静态煅烧技术上,开发新型的动态加热煅烧技术及装备,对粉体材料的煅烧品质,产品反应均匀性,产品的煅烧周期、能耗等,都起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回转式粉体加热技术就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上推出而运用于目前新型粉体材料煅烧的一项应用技术,其有效的节能、煅烧均匀等特点已被国内诸多企业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23.
杨凯  肖军  陶炜 《太阳能学报》2019,40(7):2004-2013
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生物质串行流化床气化费托(FT)合成加氢裂化制取航空煤油进行模拟和热力学分析,研究操作参数变化和副产品蜡循环利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损失主要在气化子系统中,而合成气提质子系统损较小,过程不可逆损是系统损的主要来源,内部损率为88.3%,生物质大分子结构改变是造成不可逆损的主要原因。所有操作参数中水蒸气与生物质质量配比(S/B)对系统效率影响最大,气化合成气H_2与CO物质的量之比(H_2/CO)在1.95~2.00为宜,增大合成温度和压力可提高系统航空煤油产率和效率。对于玉米秆气化FT加氢裂化制取航空煤油系统,推荐的操作参数:气化温度和压力750℃,0.1~0.2 MPa,S/B为0.4~0.5,合成温度240℃,合成压力1.5~2.0 MPa。此时,航空煤油产率最大可达85.3 kg/t,系统效率为54.3%。副产品蜡进行循环利用,可提高航空煤油产率3.9%,并降低最佳S/B为0.3~0.4。  相似文献   
24.
25.
在空地协同背景下,地面目标的移动导致其在无人机视角下外观会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算法很难满足此类场景的应用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并行跟踪和检测(PTAD)框架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首先,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目标检测算法SSD作为PTAD的检测子处理关键帧获取目标信息并提供给跟踪子;其次,检测子与跟踪子并行处理图像帧并计算检测与跟踪结果框的重叠度及跟踪结果的置信度;最后,根据跟踪子与检测子的跟踪或检测状态来判断是否对跟踪子或检测子进行更新,并对图像帧中的目标进行实时跟踪。在无人机视角下的视频序列上开展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高于PTAD框架下最优算法,而且实时性提高了13%,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矿物掺和料和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等原材料,替代使用超细水泥和早强专用掺和料生产CRTSⅡ型预制轨道板混凝土,产品满足技术设计要求,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并通过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轨道板合格.  相似文献   
27.
由于油气资源的特殊性,其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泄漏事故,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对生物质制二甲醚系统进行环境–资源–经济的综合评价,获得了表征环境影响、资源消耗、经济性及三者综合影响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从全球角度分析,全球变暖、酸化、光化学污染是最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型,三者占总环境影响的95%以上;经济性是影响系统综合性能最主要的因素,环境影响次之,资源消耗影响最轻微,且所占份额分别为56%~92%、6%~38%及1%~10%;减小收集半径可有效改善系统资源消耗和经济性,但对环境影响无明显作用。基于该文的工艺系统,建议生物质制二甲醚规模宜在25*104 t/a左右。  相似文献   
29.
30.
微波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等优点,将微波固化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的修补,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针对E51/DDM体系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微波扫描快速修补,通过扫描设备对预制缺陷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修补,研究了微波扫描修补工艺及修补后试样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00mA输入直流电流所对应的固化工艺具有较高的固化效率,同时固化制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最终确定此工艺为微波扫描修补工艺;当修补试样未加覆盖外层时,修补后试样的拉伸性能保持率较高,弯曲性能保持率较低,拉伸强度及模量保持率分别为89%和92.7%,修补面加载与背面加载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分别为74.9%和77.5%;添加覆盖外层后,修补试样的拉伸及弯曲性能均得到提高,拉伸强度及模量保持率分别提高为98.7%和95.4%,修补面加载与背面加载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分别提高为96%和94.4%;与热固化修补相比,微波扫描修补能节省70%左右的修补时间,具有更高的修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