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承载力最直接、可靠的方法,但对于大部分乙级和丙级桩基工程,往往只能采用规范提供的间接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大小,所得数值的可靠性不足、设计常偏于保守。将数值分析手段与现场勘察试验结果相结合,对单桩静载试验进行模拟,可以确定出单桩极限承载力。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的模拟单桩静载试验过程,并得到破坏阶段时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2.
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索塔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三官汉江公路矮塔斜拉桥索的塔锚固区进行受力分析及验证索塔锚固区带单侧双向抗滑装置的静载抗滑性能研究,通过试验模拟实桥运营阶段的单根钢绞线换索过程,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索塔锚固区结构受力安全、索塔锚固区抗滑构造及单根钢绞线换索工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3.
系统动力学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滇中洱海流域水资源系统结构及其特点为背景,综合考虑缺水量最小及弃水量最小目标,建立了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2030水平年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状况为基础,进行水资源长系列供需平衡模拟,依据多方案模拟结果,重点分析了各蓄水工程之间的优化调水运行规则,以及相应优化规则条件下的水资源调配方案和最小缺水量。  相似文献   
24.
使用带基元化学反应的两相Euler方程,对惰性颗粒抑制高温火团诱导的CH4/O2/N2爆炸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其中,采用全耦合二阶精度的TVD格式求解气相方程,采用MacCormack格式求解惰性颗粒相方程,同时用分步方法处理方程组的耦合刚性,用Gear隐式方法处理化学反应刚性.计算并讨论了不同颗粒相浓度条件下,气相压力场、气相密度和颗粒相浓度的分布、爆炸衰减的气相结构以及两相间的能量传递.结果表明,惰性颗粒相的堆积可阻碍气相爆炸波的传播,使其衰减为引导激波,引导激波继续向颗粒相传递能量,而进一步衰减最终使得爆炸波被抑制.随着颗粒相浓度的增大,爆炸波的抑制更明显.计算结果与大型水平管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定性证明了计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5.
王世文  马蓉  谢波 《通信技术》2011,44(8):100-102
以同步数字体系(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数字微波设备网管系统功能为切入点,介绍了北京-武汉微波网管系统EMS的构成、网管接口之间的协议以及DCC通道、DCN组成,阐述了MS3201网管系统逻辑结构,重点分析了EMS和GNE、本地及远程操作终端、SMS之间的DCN通道组成以及微波网元之间、FOTS/MUX网元之间的协议组成。介绍了网管人员在日常运行维护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网元托管故障、微波设备故障、复接设备故障等,并提出与之对应的故障处理措施和方法,保障京汉微波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6.
通过不间断地设备购进和系统改造,合理地分配有限资源,促使机房设备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7.
潜山地热井地热资源丰富,出水量大,经济效益高。然而钻进过程中易产生恶性漏失、卡钻,部分地区井壁易坍塌,带来的钻井风险较高。容东潜山地热井通过采用清水强钻、泡沫钻井、气体钻井等多项钻井工艺技术,攻克潜山长裸眼井段安全钻井技术瓶颈。为该类型的复杂地热井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8.
GM计数管的可靠性应当以失效的工作时间 -寿命 ,以及在寿命期间的失效率来表征。提出并采用了一种 GM管失效规律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要点是 :测试正在使用的仪器中的 GM管 ;记录测得的性能参数和仪器与计数管的其他信息 ;建立数据库 ,确定失效判据 ,检查计数管是否失效并确定失效模式 ;将相同使用年数的 GM管组成一个子样 ,利用采集到的有关信息 ,将子样样品数恢复成开始投入使用时的样品数 ,统计子样的失效样品数和失效模式分布 ;利用线性拟合法求出威布尔分布函数的参数m、γ、t0 ,进而求出平均寿命、失效率等特征量。利用该方法研究了两种 GM管的失效规律 ,根据它们的失效规律确定其使用寿命为 18~ 2 0 a,在此期间的失效率分别为 5× 10 -6 4× 10 -6 / h。  相似文献   
29.
在挠性陀螺捷联系统中,初始对准是影响系统输出精度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挠性陀螺捷联系统的特点,将多位置对准技术应用于挠性陀螺捷联系统,利用分段定常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理论对系统多位置对准的可观测性进行了全面研究,并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姿态误差角和惯性测量元件误差进行了估计,给出了两位置及三位置的方差仿真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最优两位置对准不但可以使系统成为完全可观测,而且可以减小对准误差.最优三位置对准可以加速垂直陀螺漂移估计误差的收敛速度,将多位置技术应用于挠性陀螺捷联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对准、标定精度.  相似文献   
30.
建立了捷联惯导系统动基座对准的误差模型,利用分段定常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理论和方法对系统动基座初始对准时的可观测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定性地得出了载体不同运动对系统可观测性的影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动基座对准过程中,无论载体是线运动还是角运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提高系统的可观测性,进而提高卡尔曼滤波器的估计速度和精度。并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平台误差角进行了估计,给出了仿真曲线,验证了分析结论。这为研究捷联惯导系统的快速精确对准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