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建立了陶瓷砖压机缸动式顶出机构的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动力机构的压力特性、速度特性、传递函数等动静态数学模型;分析了摩擦力对顶出机构压力和速度特性的影响,以及顶出机构的稳定性。利用基于AMESim建立的仿真模型和恒力泰提供的实验数据,对动静态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2.
报道了6种氨基酸的乙酰化和苯甲酰化衍生物的化学电离质谱。讨论了酰基化氨基酸MH+离子几种碎裂反应的机理,对质子化反应的优势位置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酰基化氨基酸羧基上的质子化是受动力学控制的,而酰胺氧上的质子化是热力学有利过程。  相似文献   
53.
多油缸同步运行智能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多油缸同步智能控制系统;在四缸同步控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各种基本子系统;着重分析多油缸同步运行的模糊控制策略,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同步智能控制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4.
基于Labview平台的流量计测量过程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应用流量计测量流量过程的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标定及动态测试等技术,建立了基于Labview软件、采集卡及测试实验台的流量测试系统,实现了流量的自动、准确测量。并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验证了椭圆流量计动态测量的局限性,为研发流体自动测试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5.
电液伺服阀自动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液伺服阀自动测试的方法。给出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自动测控单元的硬件构成,详细论述了软件设计的核心算法和自动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变量直驱泵控马达容积控制的绞车型升沉补偿系统。建立双变量直驱容积控制绞车型升沉补偿系统的模型试验台,介绍其测控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器的设计。利用AMESim软件建立试验台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和模拟试验研究,对双变量直驱容积控制绞车型升沉补偿系统的补偿效果进行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型补偿系统可以实现升沉补偿的功能。证明了该绞车型补偿系统的方案是可行的,但是补偿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7.
报道了6种氨基酸的乙酰化和苯甲酰化衍生物的化学电离质谱。讨论了酰基化氨基酸MH^+离子几种碎裂反应的机理,对质子化反应的优势位置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酰基化氨基酸羧基上的质子化是受动力学控制的,而酰胺氧上的质子化是热力学有利过程。  相似文献   
58.
简要评述质谱在以生物分子为对象的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包括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测定,蛋白质的非共价结构以及多肽和蛋白质的金属离子化。  相似文献   
59.
钌(Ⅱ)三联吡啶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已经促进了纯粹与应用化学多个分支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在光化学、光物理、电化学、光致电化学、化学荧光、电子荧光、电子和能量转移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钌(Ⅱ)三联吡啶配合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应用于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和分子标定。本文我们从调研国内外有关研究出发,结合理论和研究开发技术等方面,总结了当前钌(Ⅱ)三联吡啶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性质、用途及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0.
采用基于脉冲反射法、A型显示法、纵波法、单探头法以及液浸法的超声测量方式对组成芯片的铝基板和铜基板声速进行测量。分别采用基于换能器移动改变声程和基于反射底面变化改变声程2种方法,对水的声速进行标定测量,得到系统的测量误差为0.13%;基于反射界面变化改变声程测量铝基板和铜基板,在90%的置信概率区间内,得到铝基板的声速为(6375.97±29.97)m/s、铜基板的声速为(4655.70±28.24)m/s;对铝基板和铜基板的仿真分析与测量结果相似,表明该测量方式具有较高精度。测得的声速可用于研究芯片的其他物理特性以及超声检测芯片的连接及内部界面结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