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7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2.
以传热学为基础,给出冻土地区桩基温度场的二维控制微分方程及初始边界条件.结合试桩工程实例,建立二维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方法求解,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研究了成桩后由于混凝土水化热作用对冻土的热扰动以及这种热扰动的消散规律,讨论了入模温度和总水化热对回冻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水化热对地温的热扰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3.
近年以来,新疆在山区修建一些水库、电站及枢纽,这些工程两侧山体多存在一些不稳定岩体,尤其是在一些软岩地区更发育,这些不稳定岩体对工程存在一定的隐患,如何治理不稳定岩体,需要研究不稳定岩体的形成的成因,包括构造应力、岩石的特性及外界因素等等。本文结合楼庄子水库地质情况,对左坝肩W1不稳定岩体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4.
结合城市色彩规划实例探讨城市色彩内涵,阐述传统城市色彩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承载作用,及城市色彩对于城市发展的记录价值和城市理想空间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2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郭红雨 《华中建筑》1998,16(3):75-77
文章通过对城市滨水工概念的阐述了和综合价值的分析,表明了滨水区对于改装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山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采用相同的欧姆接触,栅长为100 nm的T型栅以及50 nm的氮化硅(SiN)表面钝化等器件工艺,制备了漏源间距分别为2和3μm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HEMT).研究发现,当漏源间距从2μm增加至3μm后,器件的直流特性略有下降,如在Vgs为1V下的饱和电流密度从1.4 A/mm下降至1.3 A/mm.此外,器件的射频特性也略有下降,电流增益截止频率(fT)从121 GHz降至116 GHz,最大振荡频率(fmax)从201 GHz下降至189 GHz.然而,器件的击穿特性却有显著提升,击穿电压从44 V提升至87 V.在实际器件设计制备过程中可考虑适当增加漏源间距,在保持直流和射频特性的前提下,提升器件的击穿特性.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从城市空间布局关键要素与碳排放关系的入手,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针对城市规划涉及的土地利用、交通组织、设施与建筑布局等方面,提出绿地碳汇网络、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土地混合使用、街区尺度控制、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地下空间利用、结合气候的建筑布局等规划技术,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探索适合特大城市中心区进行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8.
对七十年代修建的没有图纸及技术资料的三层砖混楼房进行鉴定,分析地基及结构承载能力然后进行结构耐久评估,并在类似的情况下,用其同样的方法进行鉴定,消除使用老房屋的安全隐患的。  相似文献   
29.
郭红雨  贾艳敏 《工程力学》2007,24(7):167-173
借鉴经典欧拉弹性稳定理论,建立了冻土地区自由桩稳定理论的能量方程,再用能量法求解出在冻胀力和冻土抗力作用下桩屈曲临界荷载计算的通用公式。在ANSYS中用离散弹簧单元模拟桩侧冻土的弹性抗力作用,以昆仑山多年冻土地区桩基试验场试验桩为例,进行有限元法求解。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最后通过参数分析得出冻土地区影响桩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山地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在山地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忽视山地独特而敏感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盲目地沿袭平原城市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结构的混乱、城镇地方特色的消失等一系列问题,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从山地城镇景观规划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景观生态格局、绿色开放空间体系、视觉空间品质、地方历史文化风貌、山水美学意境等几方面的式图建立一种适应山地生态环境,引导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