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43篇
化学工业   5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9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塑料催化热解技术可定向或联产制备低碳烯烃、单环芳烃、碳纳米管(CNTs)和氢气等能源产品,其调控过程简单,且产物选择性好、附加值高,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较短的停留时间(<1 s)和较高的反应温度(>800℃)下,塑料热解可得到较高产率的烯烃单体,而芳烃产物的形成更依赖催化剂的酸位点和孔结构。Fe、Co、Ni基催化剂可将塑料热解产生的含碳挥发分转为CNTs和富氢气,其CNTs产率和氢转化效率可分别达到30%(质量)和90%以上。总结了塑料催化热解制备高附加值能源化工产品的研究进展,讨论总结了温度、停留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物分布和品质的作用机制,并对各类产物形成机理和制备方法分别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用流化床燃烧技术改造电站煤粉锅炉是目前国际上流化燃烧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之一,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美国、法国、日本、波兰、乌克兰等国利用流化床燃烧技术改造现有煤粉锅炉、油锅炉、燃气锅炉的十个典型工程。  相似文献   
13.
海面作为舰船的主要背景,其红外辐射特性对于舰船红外仿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介绍了三种海面发射率的计算模型:灰体模型、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并针对红外仿真中舰船辐射场和海面背景红外热像模拟两方面的计算要求,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计算结果。结果显示,对于舰船辐射场计算而言,使用经验模型已经具有足够的精度;而在模拟海面背景红外热像时,在天顶角较大的情况下必须使用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4.
15.
探讨了流化风量,松动风量和狭缝高度对流化密封返料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返料器常见故障的原因,并以广西某化肥厂2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乙醇的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经过预处理后,原料的内孔面积增大,纤维素的结晶性降低,并且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去除.预处理后的生物质容易进行酶水解生产燃料乙醇。总结了近些年来的预处理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灰化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采用灰成分分析及X-ray衍射方法,对甘蔗渣、松木屑、花生壳及谷壳四种常见的生物质灰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气化过程中,甘蔗渣和松木屑的积灰、结渣倾向严重,花生壳次之,谷壳相对轻微。对其灰中碱金属的固留研究,分析了甘蔗渣和松木屑的积灰、结渣倾向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半焦气化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CO2气氛下的生物质半焦的反应性。研究发现,所研究的4种生物质半焦都表现出了相同的反应性趋势。其反应性随着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生物质焦样中的碱金属含量,尤其是钾的含量较高的原因。对比生物质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4种焦样的气化行为可以用收缩核模型来描述,并求出了4种生物质焦样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在不同的CO2分压下进行了花生壳焦样的反应性实验研究,发现焦样的反应性正比于反应气体浓度,求出了花生壳焦样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9.
棉杆热解过程中焦孔隙结构演变及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生物质热解过程中固体焦孔隙结构的演变行为,采用氮气等温吸附法研究了热解过程中棉杆颗粒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引入分形维数对其进行定量的描述.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中棉杆焦孔隙结构微孔与中孔先增多后减少,而大孔比例变化不大.棉杆热解焦的BET比表面积(SBET)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从450℃开始,SBET迅速增大,在65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减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棉杆焦表面分形维数先增大后减小,表明棉杆焦在热解过程中孔隙表面经历了复杂的结构变化.分形维数与BET比表面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且分形维数能更好地表征热解焦表面孔隙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棉秆和玉米秆在200~390℃范围内的低温脱氧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物特性并对脱氧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为进一步探索生物质低温脱氧的反应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与原样相比,390℃低温脱氧棉秆O/C和H/C分别降低78.5%和60.9%,390℃低温脱氧玉米秆O/C和玉米秆的热值分别提高36.4%和31.9%;棉秆与玉米秆在290~390℃时的失重比其在200~290℃时分别提高28.22%和52.28%;棉秆和玉米秆的热解可运用分级反应模型求其动力学参数,低温脱氧过程中棉秆和玉米秆的活化能分别为120.91、109.27 kJ/mol;生物质三组分可运用一级反应模型求其动力学参数,低温脱氧过程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77.19、238.99、28.42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