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应用PCVD技术,以金属有机物TPT作钛源在H13模具钢表面沉积Ti(CN)涂层,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涂层的抗氧化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沉积温度、压力及氮气流量,可以在H13钢表面得到以Ti(CN)为主的致密涂层,在沉积温度500℃时达到最高硬度HV1760,涂层在600℃以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32.
简要介绍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以及超临界CO2在高分子科学中广阔的应用前景,着重对超临界CO2环境下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的实验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3.
富氢气体样品组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于指导超临界生物质气化制氢实验研究非常重要。在GC-900A气相色谱仪中应用了Porapak-Q型填充柱,以氩气做载气、TCD热导为检测器,采用面积校正归一化法,成功地分析出了超临界生物质气化制氢实验混合气体样品中的H2、CO、CH4、CO2等4种主要组分。该方法快速、简单、成本低,满足了以制氢为目的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34.
采用脉冲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TiN/AlN纳米多层膜,随着调制周期的减小,稳定态六方AlN相逐渐转变成亚稳态立方AlN相,形成以TiN/AlN超晶格结构为主的超硬薄膜。与标准图谱的对比可知,TiN/AlN超晶格是AlN在模板立方TiN材料的影响下,在TiN层上以亚稳态相立方结构外延生长所形成。试验表明TiN/AlN薄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5.
采用剪切仪测定了纯脱脂奶粉及含有添加剂的脱脂奶粉在不同处理时间下的剪应力,并用此来评价脱脂奶粉的抗结块性能。研究了处理时间和组成对脱脂奶粉抗结块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分子量对淀粉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相对黏度法及TDA与DSC法测定了淀粉同系物的黏均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分子量对淀粉同系物的玻璃化转变的影响关系:即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也增加,当分子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加趋于平缓,并得到实验关联式。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实际生产、加工及贮存的需要,用改变淀粉体系的分子量分布的方法来改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37.
玻璃化转变与食品的加工、储存和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食品的玻璃化转变与其加工、储存工艺及产品品质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了玻璃化转变对食品的冷冻及干燥工艺的影响,淀粉玻璃化转变对食品的品质的影响,冰淇淋的冷冻保藏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等。  相似文献   
38.
根据热膨胀原理,建立了测量非晶态粉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装置,给出了测量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考核了用该方法测量非晶态粉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重复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测量装置具有操作简单、造价低廉、测量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非晶态粉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量。  相似文献   
39.
生物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玻璃化转变温度一般都通过实验获得.但是同一样品采取不同方法,结果有较大差别。采用传统测量方法,既浪费时间又很繁琐,并且测量仪器昂贵。应用基因贡献法计算生物高聚物及共混、共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介绍塑性方程如Gordon-Taylor和Couchman-Karasz方程。这些信息有利于食品科学研究及冷冻食品加工和储藏。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FeSO_4、H_3PO_4和LiOH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水热过程制备了亚微米级LiFePO_4颗粒.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制备的LiFePO_4正极材料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对其进行了后续煅烧碳包覆改性研究.同时,通过XRD、SEM、充放电测试、CV和EIS测试手段,对LiFePO_4正极材料改性前后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后续固相煅烧碳包覆改性能够显著改善LiFePO_4的结晶性能,减小颗粒粒径,降低电荷传递阻抗,以及大幅度地提升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以PVP为模板剂、蔗糖为碳源,700℃煅烧1 h得到的LiFePO_4/C颗粒粒径小、分布均一,室温0.2 C倍率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53.1 mAh/g,1 C倍率充放电时,放电比容量可保持在144.2 mAh/g,1 C循环50次,容量保持率达到9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