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8篇
轻工业   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研究白水中阴离子垃圾对PAE的增湿强效果、壳聚糖的增干、湿强效果、阳离子淀粉的增干强效果以及AKD的施胶效果的影响,并与使用果胶酶处理阴离子垃圾后阳离子助剂使用效果对比。结果表明:阴离子垃圾可显著降低阳离子添加剂的使用效果;白水经果胶酶处理后,阴离子垃圾对阳离子助剂的不利影响显著下降,阳离子助剂的效果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混合办公废纸脱墨浆抗张强度、白度和尘埃度3个指标,得到优化的纤维素酶脱墨工艺:酶用量1.2 U·g-1,酶处理时间15 min,浆浓度9%,温度55~60℃,碎浆时间8 min,乳化剂用量0.05%,pH 4.5~5。通过对浆料脱墨前后的性能比较分析,发现纤维素酶不仅能有效去除附着在纤维表面的油墨粒子,并且对纤维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还原性漂剂甲脒亚磺酸(FAS)漂白中的几个过程参数(时间、温度、浓度、漂剂用量及NaOH用量)对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漂白效果的影响,找出了较佳的漂白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纸浆白度随FAS用量、漂白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FAS与NaOH的比值在2:1左右,漂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还原性漂剂甲脒亚磺酸(FAS)漂白中的几个过程参数(时间、温度、浓度、漂剂用量及NaOH用量)对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漂白效果的影响,找出了较佳的漂白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纸浆白度随FAS用量、漂白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FAS与NaOH的比值在2:1左右,漂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废书刊杂志纸脱墨浆的漂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过氧化氢(H2O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和甲脒亚磺酸(FAS)等几种漂白剂对废书刊杂志纸脱墨浆进行了H2O2-H2O2(P-P)、H2O2-Na2S2O4(P-Y)、Na2S2O4-H2O2(Y-P)、Na2S2O4-Na2S2O4(Y-Y)两段漂白及FAS、H2O2-FAS(P-F)的漂白研究。  相似文献   
16.
溶解浆是一种高纯度的化学浆,是黏胶纤维的主要生产原料。文章介绍了溶解浆的制备方法,包括预水解硫酸盐法、酸性亚硫酸盐法、有机溶剂法以及直接处理化学浆法,评价了不同制备方法所得溶解浆的性质,分析了溶解浆制备和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溶解浆厂实现生物质精炼模式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废纸脱墨浆抄造薄页包装纸系统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脱墨浆,漂白塔浆料中DCS的各项性能指标最高,碱性H2O2漂白是引起脱墨浆中DCS溶出较多的主要原因;对于不同位置的纸料,由于纸机白水循环使得流浆箱纸料中DCS的各项性能指标最高。脱墨浆DCS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各种糖类及醛酸类物质,而甲基叔丁基醚(MTBE)抽出物主要是由不同脂肪酸、树脂酸、甘油酯、甾醇酯和木质素降解产物组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马来酸酐作为偶联剂,采用壳聚糖对轻质碳酸钙(PCC)进行改性,进而改善其分散性和作为纸张填料的应用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等表征发现,壳聚糖成功地修饰于PCC表面,改性PCC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较小平均颗粒粒径及较高Zeta电位.在加填量5%时,与PCC相比,...  相似文献   
19.
采用醋酸锌、乙醇和乙二醇甲醚比例为1 g200 μL10 mL配制ZnO前驱体溶液,然后将其旋涂在湿纤维素膜表面,进一步通过退火处理获得性能优异的纤维素/ZnO复合膜,并以纤维素/ZnO复合膜为衬底制备透明导电膜。研究表明,提高退火温度,纤维素/ZnO复合膜的透光率呈现先降低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旋涂转速为2000 r/min,退火温度为23℃时,纤维素/ZnO复合膜的透光率高达89.6%,升高退火温度至160℃,复合膜的透光率降低至86.3%。退火温度和旋涂转速会影响纤维素/ZnO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能,升高退火温度和旋涂转速会提高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能。在80℃和2000 r/min的处理条件下,可以制备形貌比较均匀的纤维素/ZnO复合膜;与纤维素膜相比,以纤维素/ZnO复合膜为衬底制备的透明导电膜,其电阻降低约65%。  相似文献   
20.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具有成本低、可大规模溶液加工、轻量化和柔性等优势,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OSCs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超过19%。然而,绝大多数OSCs材料主要是采用化石资源衍生物制造,这对OSCs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者已开展了大量关于生物质基光电材料的开发工作,并成功将这些材料用作OSCs的衬底、光敏活性层与载流子传输层。本文首先对OSCs的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木质素、纤维素、叶绿素等生物质基光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在OSCs中的应用展开综述,最后对生物质基OSCs材料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旨在为后续的相关研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