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83篇
  免费   8910篇
  国内免费   6423篇
电工技术   6948篇
综合类   8537篇
化学工业   9123篇
金属工艺   5277篇
机械仪表   5933篇
建筑科学   5900篇
矿业工程   3501篇
能源动力   2003篇
轻工业   8405篇
水利工程   2475篇
石油天然气   2632篇
武器工业   1346篇
无线电   788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93篇
冶金工业   2922篇
原子能技术   1198篇
自动化技术   10634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275篇
  2022年   3156篇
  2021年   4128篇
  2020年   2805篇
  2019年   1832篇
  2018年   1978篇
  2017年   2318篇
  2016年   2045篇
  2015年   3423篇
  2014年   4269篇
  2013年   5021篇
  2012年   6500篇
  2011年   6666篇
  2010年   6328篇
  2009年   5980篇
  2008年   6181篇
  2007年   6049篇
  2006年   5158篇
  2005年   4121篇
  2004年   2951篇
  2003年   1950篇
  2002年   1852篇
  2001年   1652篇
  2000年   1407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4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高菲  宋韶旭  王建民 《软件学报》2021,32(3):689-711
为进一步优化推广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基础,数据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通常情况下,数据采集及记录仪的物理故障或技术缺陷等会导致收集到的数据存在一定的错误,而异常错误会对后续的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过程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因此在数据应用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清洗修复.现存的平滑修复方法会导致大量原本正确的数据点过度修复为异常值,而基于约束的顺序依赖方法以及SCREEN方法等也因为约束条件较为单薄而无法对复杂的数据情况进行精确修复.本文基于最小修复原则进一步提出了多区间速度约束下的时间序列数据修复方法,并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来求解最优修复路径.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多个速度区间来对时序数据进行约束,并根据多速度约束对各数据点形成一系列修复候选点,进而基于动态规划方法从中选取最优修复解.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一个人工数据集,两个真实数据集以及一个带有真实错误的数据集在不同的异常率及数据量下对上述方法进行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相较于其他现存的修复方法,本文方法在修复结果及时间开销方面均有着较好的表现.进一步,本文对多个数据集通过聚类及分类精确率的验证来表明数据质量问题对后续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方法可以提升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2.
黄子杰  陈军华  高建华 《软件学报》2021,32(8):2505-2521
Code Smell是软件程序中存在不良设计和不良实现的征兆.正确地检测和识别Code Smell可以指导软件重构,提高软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通过Code Smell的度量指标,可以量化软件的设计问题.JavaScript已成为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类是JavaScript的设计模式,优秀类的设计体现为高内聚和低耦合.现有关于JavaScript内聚耦合的Code Smell研究均在微观的层面,即函数和语句上进行.它们可以提供程序实现的重构建议,但无法分析内聚耦合相关的软件系统设计问题.针对FE、DC和Blob这3种类的内聚耦合Code Smell,提出一种JavaScript类的内聚耦合Code Smell检测方法JS4C.该方法基于静态分析,同时适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程序.它通过遍历软件系统中所有的类,利用源程序的文本相似度特征和结构特征,识别Code Smell并检测其强度.在结构特征检测中,JS4C使用了经扩展的对象类型推断及非严格的耦合分散度度量法NSCDISP,有效地降低了解释型语言的静态分析过程中,类型信息缺失对检测产生的影响.实验通过对6个开源项目的分析表明,JS4C对内聚耦合设计问题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高猛  滕俊元  王政 《软件学报》2021,32(10):2977-2992
整数溢出引起的软件系统安全性问题屡见不鲜,已有的模型检测技术由于存在状态空间爆炸、不能有效支持中断驱动型程序检测等缺点而少有工程应用.结合真实案例,对航天嵌入式软件整数溢出问题的分布和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在有界模型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整数溢出特征,提出了基于整数溢出变量依赖的程序模型约简技术;同时,针对中断驱动型程序,结合中断函数特征抽象,提出了基于干扰变量的中断驱动程序顺序化方法.经过基准测试程序和真实航天嵌入式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整数溢出问题检出率的前提下,不仅能够提高分析效率,还使得已有的模型检测技术能够适用于中断驱动型程序整数溢出检测.  相似文献   
994.
朱二周  孙悦  张远翔  高新  马汝辉  李学俊 《软件学报》2021,32(10):3085-3103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有效的聚类分析,数据集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可以被很好地发掘出来.然而,无监督学习的特性使得当前已有的聚类方法依旧面临着聚类效果不稳定、无法对多种结构的数据集进行正确聚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将K-means算法和层次聚类算法的聚类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混合聚类算法K-means-AHC;其次,采用拐点检测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基于平均综合度的新聚类有效性指标DAS(平均综合度之差,difference of average synthesis degree),以此来评估K-means-AHC算法聚类结果的质量;最后,将K-means-AHC算法和DAS指标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寻找数据集最佳类簇数和最优划分的有效方法.实验将K-means-AHC算法用于测试多种结构的数据集,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过多增加时间开销的同时,提高了聚类分析的准确性.与此同时,新的DAS指标在聚类结果的评价上要优于当前已有的常用聚类有效性指标.  相似文献   
995.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两阶段纵膈淋巴结自动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淋巴结分区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准确分割恶性淋巴结对于肺癌诊断以及治疗意义重大。针对纵膈淋巴结尺寸差异大、正负样本不平衡、与周边软组织和肺肿瘤特征相似等问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用于纵膈淋巴结分割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级联算法。首先,根据医学先验设计了两阶段分割算法剔除纵膈干扰组织后对疑似淋巴结进行分割,减少负样本的影响和训练难度,同时增强对纵膈淋巴结的分割能力;然后,引入全局聚合模块和双注意力模块以提升网络对多尺度目标和背景的分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纵膈淋巴结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0.707 9,召回率达到0.726 9,Dice score达到 0.701 1,在准确率和Dice score上均明显优于当前其他纵膈淋巴结分割算法,能较好地解决淋巴结尺寸差异大、样本不平衡、特征易混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6.
数据作为一种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新兴资源,从产生伊始就面临着被各方篡改的风险。遭到篡改的数据在可用性与真实性方面都会大打折扣。而区块链因其不可篡改、去中心化、防止单点故障的特性天然契合数据完整性保护的要求。首先,简述了区块链技术背景与数据保护的核心要求;其次,按照区块链类型将现有区块链数据完整性保护成果进行分类和介绍,并对各成果的优势与不足结合数据完整性保护进行总结;然后,将现有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分类并与区块链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传统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的不足与区块链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的优势;最后,总结区块链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的不足之处,并给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97.
在竹条表面缺陷检测中,竹条表面缺陷形状各异,成像环境脏乱,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目标检测模型面对这样特定的数据时并不能很好地发挥神经网络的优势;而且竹条来源复杂且有其他条件限制,因此没办法采集所有类型的数据,导致竹条表面缺陷数据量少到CNN不能充分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专门针对竹条表面缺陷的检测网络。该网络的基础框架为CenterNet,而且为提高CenterNet在较少的竹条表面缺陷数据中的检测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从零开始训练的辅助检测模块:在网络开始训练时,冻结采用预训练模型的CenterNet部分,并针对竹条的缺陷特点从零开始训练辅助检测模块;待辅助检测模块损失趋于稳定时,通过一种注意力机制的连接方式将该模块与采用预训练的主干部分进行融合。将所提检测网络与CenterNet以及目前常用于工业检测的YOLO v3在相同训练测试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检测网络的平均精度均值(mAP)在竹条表面缺陷检测数据集上比YOLO v3和CenterNet的mAP分别提高了16.45和9.96个百分点。所提方法能够针对形状各异的竹条表面缺陷进行有效检测,且没有增加过多的时耗,在实际工业运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効琦  尹增山  高爽 《计算机应用》2021,41(10):3017-3024
针对极低信噪比(LSNR)情况下暗弱运动目标和背景噪声的强度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与跟踪相互迭代的极暗弱目标搜索算法,总体上采用将时域检测与空域跟踪的过程联合、迭代进行的新型策略。首先,在检测过程中计算检测窗口内信号片段与已经提取的背景估计特征的差别;然后,在跟踪过程中运用动态规划算法保留使得轨迹能量累积最大的轨迹;最后,自适应地调整下一检测过程中被保留轨迹的检测器阈值参数,使该轨迹内的像素能以更宽容的策略被保留到下一检测跟踪阶段。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在1%~2%的虚警率和约70%的检测率下探测到低至0 dB的暗弱运动目标。可见该算法可有效改善对LSNR暗弱目标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999.
针对5G超密网中移动设备计算能力不足、频谱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计算迁移与带宽分配策略。首先,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设备计算代价为目标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形式化定义;然后,将该问题分解成设备的计算迁移、系统的带宽分配和设备的分组匹配三个子问题,并利用模拟退火、内点法和贪心算法对这三个子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联合优化算法对上述子问题进行交替性迭代求解,最终获得最优计算迁移和资源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优化策略不但优于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OMA)方式,而且能获得比平均分配带宽的NOMA技术更低的设备计算代价。  相似文献   
1000.
高洁  朱元  陆科 《计算机应用》2021,41(11):3242-3250
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中,为了提高感知结果的可靠度,通常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法。针对融合感知系统中的目标检测任务,提出了基于雷达和相机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PRRPN,旨在使用雷达测量和前一帧目标检测结果来改进图像检测网络中的候选区域生成,并提高目标检测性能。首先,将前一帧检测到的目标与当前帧中的雷达点进行关联,以实现雷达预分类。然后,将预分类后的雷达点投影到图像中,并根据雷达的距离和雷达散射截面积(RCS)信息获得相应的先验候选区域和雷达候选区域。最后,根据候选区域进行目标边界框的回归和分类。此外,还将PRRPN与区域生成网络(RPN)融合到一起来进行目标检测。使用新发布的nuScenes数据集来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测试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RPN相比,PRRPN不仅可以更快速地实现目标检测,而且还使得小目标的平均检测精度提升了2.09个百分点;而将所提PRRPN与RPN进行融合的方法,与单独使用PRRPN和RPN相比,平均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2.54个百分点和0.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