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9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73篇
金属工艺   152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21.
本文运用热重法对NiAlFe金属间化合物在O_2-0.5%(SO_2+SO_3)气氛中于600-750℃的温度范围内由(Na,K)+2SO_4引起的低温热腐蚀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化学分析、金相、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等传统方法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AlFe发生了严重的低温热腐蚀,随温度升高腐蚀速度加快。热腐蚀的发生主要归因于多元共晶盐液相的形成。CoCrAlY涂层能改善合金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2.
在不同衬底温度下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n型硅(111)衬底上生长ZnO薄膜.通过对薄膜进行的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吸收(FTIR)、光致发光谱(PL)、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的测量,研究了衬底温度对PLD方法制备的ZnO薄膜的结晶质量、发光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在600℃的衬底温度下可以得到结晶质量最佳的ZnO薄膜.随着晶粒直径的减小,出现量子限制效应,在红外吸收和光致发光中的峰位均产生了蓝移.  相似文献   
123.
Engineering the properties of quantum electron systems, e.g., tuning the superconducting phase using low driving bias within an easily accessible temperature range, is of great interest for exploring exotic physical phenomena as well as achieving real applications. Here, the realization of continuous field‐effect switching between superconducting and non‐superconducting states in a few‐layer MoS2 transistor is reported. Ionic‐liquid gating induces the superconducting state close to the quantum critical point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MoS2, and continuous switching between the super/non‐superconducting states is achieved by HfO2 back gating. The superconducting transistor works effectively in the helium‐4 temperature range and requires a gate bias as low as ≈10 V. The dual‐gate device structure and strategy presented here can be easily generalized to other systems, open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signing high‐performance 2D superconducting transistors.  相似文献   
124.
以渤海某L油田为例,对边际黏度稠油油田的水驱开发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边际黏度稠油油田含水阶段划分与常规油田的差异,无水采油期与井位、边底水位置的关系,水突破后产液量的变化幅度以及见水后的递减规律,并在总结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油藏条件下的单井可采储量,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5.
铑催化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合成高碳醇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近年来铑/膦催化高碳烯烃氢甲酰化的研究和开发进展。特别是以TPPO/Rh为催化剂的Mitsubishi Kasei工艺和水/有机两相为主的各种两相催化技术。近年的进展表明,通过创新膦配体以及采用两相催化体系,有望使更有效,更经济的铑催化工艺在高碳烯烃氢甲酰化的应用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26.
研究了热等静压处理对NiAl-Mo(Nb)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NiAl-Mo(Nb)合金由NiAl和Mo相组成共晶胞状组织,胞界处尺寸较大的白色相为含有Nb元素的富Mo相。热等静压处理后,胞状形貌变得不明显,Mo相变得细小、均匀,且Mo相发生了球化。热等静压处理明显提高了铸造合金的屈服强度,在低温及高应变速率时,强度提高80%左右;而在高温及低应变速率时,强度提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127.
利用国产与巴马格公司热辊拉伸FDY生产线。探讨了生产106 dtex/36 f黑色涤纶细旦FDY的工艺。结果表明:选择色母粒特性粘数为0.60~0.63 dL/g,含水率为90~99μg/g;色母粒添加质量分数为3.5%,结晶温度为178℃,干燥温度为175℃,纺丝温度为285~288℃,热辊温度GR1为85~88℃、GR2为127~130℃,纺丝速度为4400 m/min,控制合理的拉伸倍数可制得性能良好的涤纶长丝。  相似文献   
128.
利用波动理论建立梁结构振动的行波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识别梁结构边界条件的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利用结构振动的频响函数,将边界条件的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然后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特性得到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的识别结构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29.
在桥梁结构的加固工程中,植筋是最常用的界面连接增强措施。为明晰UHPC加固石砌结构植筋界面的力学性能,通过30个UHPC-石材组合试件推出试验,研究不同界面植筋率、植筋深度和植筋间距对UHPC-石材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植筋参数下组合试件的裂缝开展及分布情况和荷载 滑移曲线特征。结果表明:①未植筋UHPC-石材组合试件的破坏模式均为脆性破坏,而植筋试件则主要表现为以界面滑移和石材局部劈裂为主要特征的延性破坏模式,石材表面裂缝形态均呈现“八”字形的斜向裂缝;②当植筋率小于0.29%时,组合试件的界面抗剪强度和延性随植筋率的增大而逐级提升,植筋率为0.09%、0.19%和0.29%的抗剪强度分别是未植筋组合试件的1.54倍、1.98倍和2.66倍;当植筋率继续增大时,UHPC-石材界面强度却出现降低的趋势;③植筋深度和植筋间距对组合试件界面抗剪强度影响较小,而对UHPC-石材界面延性影响较大;④基于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建议UHPC加固石砌体结构中带肋钢筋的最大锚固长度为10d(d为钢筋公称直径),植筋间距取50~100mm较为合理;考虑安全和经济等因素,建议UHPC与石材的界面最优植筋率为0.29%,而UHPC加固层厚度以50mm为宜。  相似文献   
130.
为了提高无烟煤层注水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对无烟煤样进行了浸泡改性,并对浸泡改性前后煤样的表面基团、煤/水动态接触角、自然吸水率以及冲击产尘粒径分布规律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SDS溶液浸泡改性使无烟煤样润湿性增强,煤/水动态接触角随SDS溶液浓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降低;改性煤样的自然吸水率随着SDS溶液浓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增加。自然煤样和改性煤样在饱水状态下的冲击破碎产尘粒径-质量分布具有分形特征,煤样的自然饱水率越高,受冲击产尘粒径-质量分布的分形维数越小;随着SDS溶液浓度的增大,其改性煤样的冲击产尘粒径-质量分布分形维数减小,即产生的微细粉尘总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