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78篇
  免费   20312篇
  国内免费   13470篇
电工技术   1566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9374篇
化学工业   21620篇
金属工艺   12416篇
机械仪表   12987篇
建筑科学   13674篇
矿业工程   7715篇
能源动力   4417篇
轻工业   19937篇
水利工程   5680篇
石油天然气   6568篇
武器工业   2850篇
无线电   180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920篇
冶金工业   6873篇
原子能技术   2973篇
自动化技术   24520篇
  2024年   736篇
  2023年   2712篇
  2022年   6934篇
  2021年   8923篇
  2020年   6459篇
  2019年   4349篇
  2018年   4736篇
  2017年   5563篇
  2016年   4751篇
  2015年   8063篇
  2014年   10103篇
  2013年   11672篇
  2012年   14539篇
  2011年   15233篇
  2010年   14557篇
  2009年   14139篇
  2008年   14473篇
  2007年   13670篇
  2006年   11806篇
  2005年   9428篇
  2004年   6951篇
  2003年   4654篇
  2002年   4394篇
  2001年   3898篇
  2000年   3111篇
  1999年   1173篇
  1998年   413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3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32篇
  1951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陕南山地烟田不同植烟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陕南山地烟草生产布局及有针对性的施肥措施提供依据,分析了陕南山地烟田不同植烟年限(0~15年)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植烟年限延长,有机质线性下降,全氮和速效钾显著上升,有效磷先上升后下降;氯、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和有效铜无显著变化或变化很小,有效锌则在第1年急剧下降,之后保持稳定,10年后再次显著下降。认为陕南山地烟区烟叶生产中应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而合理控制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并要注意锌肥的补充。  相似文献   
62.
采用ASTM化学收缩试验方法,研究纳米SiO2、MgO、Al2O3对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变化的影响,明确纳米材料种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各实验组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均经历三阶段:急速变化区、缓慢变化区、平稳区,7d始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基本稳定。几种纳米材料的最佳掺量对水泥基材料的化学收缩改善作用大小为:SiO2>Al2O3>MgO。研究发现,纳米材料种类和掺量的不同对化学收缩的影响也较大,在选用时,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3.
脉冲高度权重技术是利用C_6D_6探测器测量中子俘获截面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的反角白光中子源(Back-n)靶站上,通过测量金靶(~(197)Au)的中子俘获截面,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首先利用Geant4蒙特卡罗程序模拟给出了不同靶条件下的探测器效率,脉冲高度权重函数等基本项,使得加权后的探测器效率与γ能量成正比。然后通过实验测量了~(197)Au中子俘获截面。结果表明:测量获得的中子俘获截面数据和ENDF/B-VⅢ.0评价数据相符合,同时发现随着实验靶尺寸的不同和质子束功率的增加,会使得实验本底的扣除误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4.
65.
川西彭州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潮坪相薄储层识别难度极大。围绕如何从复合地震强反射中区分并识别上、下两套储层面临的地球物理难题,采用先“分”后“合”的研究思路,基于实际地层结构及不同储层叠加样式建立正演模型,利用全波场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剖析了不同主频条件下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波形差异化分析,从复合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了两套储层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明确了两套储层在不同频带下的地震识别标志和识别方法,为该区强反射界面干扰下两套薄互层储层辨识机理分析及精准预测奠定了基础。基于不同频带下薄储层辨识机理的分析结果,定性预测了薄储层平面展布,提出了深层潮坪相薄储层识别和预测难题的解决方案,为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评价、面向薄储层的地震采集技术设计、地震资料处理及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6.
生物预处理技术运用于天然产物提取是借助微生物或生物酶的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对天然资源进行处理,破坏植物原料的细胞壁,促进天然产物释放到提取介质中,以提高分离效率,有助于保证天然产物活性。生物预处理技术按形式可以分为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酶处理技术。针对2种生物预处理技术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天然产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将镁盐改性活性炭(MgO-PAC)与传统活性炭(PAC)混合而成MPAC材料,用于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通过连续30 d的运行实验,探讨了MPAC材料对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污泥的比耗氧速率、沉降性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MPAC材料对污水中COD的去除率提升了12.7百分点,对TP的去除率提升了17.5百分点,对NH4^+-N的去除率超过86.4%。投加MPAC后处理效果更好的重要原因,在于MPAC使得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比耗氧速率得到明显改善,也提升了污泥的微生物丰度。MPAC对活性污泥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68.
李仲明  李斌  武思蕊  赵梁成 《化工进展》2020,39(5):1835-1843
与传统的涂覆、沉积等加工手段相比,使用3D打印技术可制造复杂立体功能结构的传感器,将3D打印与柔性传感技术结合可以促进未来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基于3D打印技术制造柔性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聚酰亚胺等多种基底材料、纳米金属等多种打印传感材料;按照熔融沉积、黏弹性墨水沉积、粉末烧结熔化、还原光聚合和材料喷射的制造原理分别阐述了多种传感器的材料选择、成型特点,并对制造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虽然3D打印制造柔性传感器件存在着缺乏行业标准及多种类打印材料等问题,但经过不断创新与发展,3D打印将成为柔性传感领域极佳的制造手段。  相似文献   
69.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spers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nano‐SiO2 aqueous system with high solid content, a kind of polyacrylic acid dispersant with methoxysilicon end groups (KH590‐PAA) was synthesized by phot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AA) initiated with (3‐mercaptopropyl)trimethoxysilane (KH590). After adding KH590‐PAA into the nano‐SiO2 aqueous dispersion system (20 wt% solid content), the viscosity and the curing time of the system were measured with a rotational viscometer and the inverted bottle method. Moreover, the dispersion mechanism of KH590‐PAA for the nano‐SiO2 aqueous system was researched by measuring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particle size and the zeta potential of the nanoparticles with a conductivity meter,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SEM and TE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xysilicon groups in KH590‐PAA could react with hydroxyl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nano‐SiO2 in the process of stirring, which enhanc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dispersant and then increased the surface charge of the particles. Therefore,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and steric hindrance effects between the SiO2 nanoparticles could be further enhanced by adding the KH590‐PAA dispersant, and then the nano‐SiO2 aqueous system exhibited better dispersity and stability. Besides, the dispersion properties of SiO2 nanoparticles in water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ddition amount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KH590‐PAA dispersant. © 201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