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43篇
机械仪表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31.
异种钢材的恒温超塑性扩散焊工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利用恒温超塑性实现W6Mo5Cr4V2钢和451风的扩散焊接的可行必琢影响因素。通过电镜分析以及蜀机处显微硬度等的测试,对超塑性焊接接头及其界面组织进行了观念与分析。试验表明,经超细化预处理后的W6Mo5Cr4V2钢与45钢,在变形温度Ts=750℃~780℃、预压应力σ0=80~100MPA,压接前保温时间t=-10~15min及接头强度达到母材(45钢)的超塑性扩散焊接。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 TC11两相钛合金热加工历史的跟踪研究发现 ,锻后组织形态、相比例、晶粒大小及相分布的均匀程度主要与原始组织形态、变形温度、变形程度、退火温度及退火保温时间等参数有关。若锻前组织被处理成马氏体 ,则可依据马氏体针的粗细 ,在锻造时施加不同的变形量 ,经退火后可分别获得等轴 α+ β、网篮状、网篮状加魏氏组织等。力学性能与获得的组织形态密切相关 ,高倍为等轴α+β细晶组织时塑性高、而网篮状加魏氏组织的持久强度高  相似文献   
133.
研究了(α+β)相区等温锻造后β热处理、双重退火工艺对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α+β)相区锻造后采用β热处理,形成粗大β晶粒,引起"β脆性",强度和断裂韧性较高,塑性急剧降低,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双重退火热处理,强度稍低,塑性和断裂韧性均较好,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4.
对550℃热暴露50h的Ti3Al/TC11双合金拉伸试样用OM和SEM观察连接界面在近等温锻造、热处理和热暴露后的组织与断口形貌。结果表明:梯度热处理条件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试样热暴露后室温抗拉强度升高;连接界面上锻造形成的细针状α交织组织在热暴露期间发生分解、粗化,同时焊缝中析出更多细小的球状α/α2相。采用梯度热处理的双合金试样热暴露后强度稍高于经双重热处理的试样,双重热处理试样中Ti3Al基合金热影响区的α2相在热暴露期间发生长大。由于氧化造成表面微裂纹,使得试样直接热暴露性能低于毛坯热暴露性能。从拉伸断裂位置可以看出,断裂主要发生在Ti3Al基合金侧。  相似文献   
135.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GH4049合金的热压缩实验,获得合金在温度为1090~1180℃、应变速率为0.1~50s-1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峰值应力进行线性回归获得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材料常数,通过非线性回归建立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动态再结晶更加充分,晶粒尺寸变大;随着应变速率增加,晶粒组织趋于均匀,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36.
TC21新型钛合金的超塑性拉伸行为及组织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新型高强高韧高损伤容限TC21钛合金的超塑性拉伸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TC21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和较宽的超塑性温度-应变速率范围(720℃~960℃,5.5×10~(-5)/s~1.1×10~(-2)/s)。在最佳超塑性条件下(900℃,3.3×10~(-4)/s),平均延伸率达到980%,最高延伸率达到1309%,平均流动应力仅为19.5 MPa。在超塑性拉伸过程中,试样变形区将发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使原始条状初生α相破断、细化和等轴化,促进超塑性的提高。随着变形温度提高、变形量增大和变形时间加长,将发生聚集再结晶,使再结晶α相合并长大成不规则的大片状,引起显微组织明显粗化,断口表面起伏增加。在最佳超塑性条件下,断口中形成了大而深的空洞,晶界滑动和晶间断裂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37.
研究了LD10铝合金经不同组织预处理后的超塑性能。结果表明,工业供应态热轧棒材经380℃、420℃、460℃再结晶退火处理或500℃固溶处理后可获得细小的等轴晶粒组织和较好的超塑性,平均伸长率达到219%以上,个别试样伸长率可高达321%(热轧棒材的伸长率为152%)。经420℃退火处理后,在460~510℃变形温度范围内,及在1.1×10-2s-1~1.1×10-4s-1应变速率范围内,合金均具有超塑性,平均伸长率为108%~232%。本文所得的最佳超塑性温度为500℃~510℃,最佳应变速率为3.3×10-4s-1。在此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平均伸长率达到223%~232%,流动应力仅为10.4~13.0MPa。  相似文献   
138.
通过拉伸实验研究了供应态LC9铝合金经退火处理后的超塑性变形特性.在初始应变速率3.3×10-4 s-1,拉伸温度410~510℃时,合金均具有超塑性,平均伸长率为106%~181%.最佳超塑性温度为450℃,最佳初始应变速率为3.3×10-4 s-1,在此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合金平均伸长率达到181%,m值为0.41,流动应力仅为14.4MPa.显微组织和断口观察表明,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再结晶晶粒等轴、细小、均匀.空洞在晶界处形核、长大,最后连接,导致试样断裂.  相似文献   
139.
采用等温热校形的方法来减小钛合金叶片型面翘曲变形.文中主要分析了校正工序的先后顺序对叶片型面变化的影响规律.试验得出:先校正后固溶加时效热处理的校正方案比先固溶热处理后校正的方案所获得的叶片型面更合理.  相似文献   
140.
热处理工艺对热模锻后Ti3Al-TC11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热模最后Ti3Al-TC11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改善Ti3Al-TC11合金组织性能,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