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72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了精确控制共沉淀包膜法制备掺杂TiO2粉体的反应条件,本文通过对Men+(Ni2+、La3+、Fe3+、Al3+)在NaHCO3-NH3.H2O体系中离子沉淀反应平衡的热力学分析,得到了Men+-CO32--NH3.H2O体系中不同总氨浓度cN和总碳浓度cC时各金属离子总浓度与pH值的关系图,并由此确定了金属离子完全沉淀的最佳pH值.热力学分析表明,以NaHCO3-NH3.H2O作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包膜法制备掺杂TiO2粉体时,当cN=0.010 mol/L和cC=1.000 mol/L时,反应的适宜沉淀pH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122.
通过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磁性测量等方法系统研究Cr3C2含量和快淬速度对SmCo7-x(Cr3C2)x(x=0.10-0.25)非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的快淬速度下(20 m/s)下,合金主要由SmCo7主相和少量Sm2Co17R相构成,且SmCo7相的晶粒尺寸随着Cr3C2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快淬速度的增加,合金的XRD衍射峰强度变弱、衍射峰宽化,表明SmCo7主相的晶粒尺寸随着快淬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快淬速度增加至40 m/s时,SmCo7-x(Cr3C2)x(0.15≤x≤0.25)合金均形成了非晶态结构,合金的磁滞回线表现为软磁性的窄回线,矫顽力为0.004~0.007 T.采用DSC对合金的晶化行为分析表明,在650℃时SmCo7相首先从非晶基体中析出,在770℃时Sm2Co17相析出.  相似文献   
123.
分别采用微波烧结和常规烧结制备WC-8Co硬质合金,通过1 000~1 400℃温度范围烧结以及1 400℃保温0~240 min的微波和常规烧结实验,测量各样品的收缩率、密度和晶粒尺寸,分析其致密化行为和晶粒生长,研究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合金致密化和晶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烧结比较,微波烧结促进YG8硬质合金的致密化,且获得的合金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另外,保温时间对微波烧结YG8硬质合金的晶粒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4.
Al-Ti-B中间合金作为一种晶粒细化剂,具有细化效果好、作用快、操作方便等特点,在Al加工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回顾了氟盐反应法、熔体元素混合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铝热还原法、电解法等制备Al-Ti-B中间合金的方法,介绍了相应的合成原理,指出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Al-Ti-B中间合金在合金相尺寸、细化性能、细化衰退时间、纯净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制备方法和优化工艺参数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并对今后铝晶粒细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采用水热法、阳离子交换法和煅烧处理,制备了相似于梅花结构的EuVO4-V2O5纳米线复合物。分别在300和500 oC温度条件煅烧制备的EuVO4-V2O5纳米线,实验发现随着温度不断增加,EuVO4-V2O5纳米线表面上的纳米颗粒发生了一定的团聚,当温度升高至500 oC时,纳米线出现了融化。通过实验测试比较发现,其中,300 oC煅烧制备的EuVO4-V2O5纳米线复合物的电化学储锂性能较好,在电流密度为30 mA g-1下经过5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仍保持有376 mAh g-1,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本文开发了一种新的稀土钒酸盐合成路径。  相似文献   
126.
微波烧结制备ITO靶材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相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复合粉末,经过压制成形后,在纯氧气氛下微波烧结制备ITO靶材,研究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压制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对ITO靶材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靶材的相对密度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 600℃烧结时,靶材的相对密度随保温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保温1.5 h时相对密度达到最大值(98.67%),高温长时间烧结对ITO靶材的致密化不利。微波烧结的ITO靶材显微组织均匀,晶粒尺寸较均匀,约为6~8μm。不同温度下制备的ITO靶材均无SnO2相析出,仍是单一的固溶体相,不存在第二相。  相似文献   
127.
Microstructure of Sm2Co17 magnets and its influence on coercivity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Sm(CobklFe0.197Cu0.049Zr0.026)7.5 magnet with Hci of 2105 kA/m and β18-200℃ of - 0.17 % /℃ was made by sintering processing. The magnet has uniform celluler structure. The cell interior is a rhombohedarl 2 : 17 phase,and the boundary is a hexagonal 1 : 5 phase. The average cell size is 93 nm and the cell boundary thickness is 20 nm.The cells are enriched in Fe, and the cell boundaries are enriched in Cu. More Cu-riched 1 : 5 cell boundary phase would be helpful to obtain a higher coercivity and lower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White secondary phase mainly consisting of Sm can decrease the coercivity of the magnets, but the closely paralleled grooves can increase coercivity.  相似文献   
128.
钨基高密度合金粉末的温压成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93W 5Ni 2Cu和 93W 4 9Ni 2 1Fe在不同温度下的温压成形行为。结果表明 :与常温成形相比 ,温压能够明显地提高压坯密度 ,在 1 5 0℃时 93W 4.9Ni 2 .1Fe和 93W 5Ni 2Cu压坯的密度分别提高 0 2 6g/cm3 和 0 97g/cm3 ;温压成形能显著的降低压坯的弹性后效 ;W Ni Cu粉末温压压坯在脱模过程中 ,脱模力发生波动 ,在压坯运动瞬间达到最大后迅速降低 ;W Ni Cu粉末在相同载荷作用、温压条件下的位移大于常温下 ;压坯经烧结后 ,温压坯件的径向收缩小于常温坯件 ;温压可以改善钨基高密度合金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129.
为深入了解高矫顽力Sm2(Co,Fe,Cu,Zr)17永磁体烧结温度与磁体磁性能的关系,设计了6种不同烧结温度,分别测试了各温度下烧结试样的密度和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矫顽力Sm2(Co,Fe,Cu,Zr)17磁体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210-1220℃达到最大值;磁体在1205-1210℃烧结时有较高的磁性能,内禀矫顽力超过1910kA/m,最大磁能积达到210kJ/m^3,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使磁本性能下降;剩磁Br随磁体密度的升高而上升,矫顽力Hci的变化是密度和晶粒大小及胞状尺寸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0.
材料基因组工程理念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材料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作为材料基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采用高通量制备和高通量表征分析技术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研发速度。本文简述了材料基因工程的相关理念,介绍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技术,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发展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技术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发展材料基因工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