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64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摩托车噪声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某 12 5摩托车噪声指标离国家即将实行的新标准相差甚远这一事实 ,进行了互为补充 ,互为验证的噪声源识别、噪声源分离及消声器插入损失等测试研究 ,识别出了主要噪声源。在不影响成车动力性、经济性和制造成本的前提下 ,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 ,使成车加速行驶噪声达到了新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
新型环式减速机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现有环式减速机传动原理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一种由一级普通圆柱齿轮传动和一级双环减速传动构成的新型两级同轴环式减速机.对该减速机的结构特点、传动原理进行分析,利用接触有限元对该减速机内啮合齿轮副实际接触齿对数及轮齿强度进行计算.采用动态子结构法建立该减速机齿轮-转子-轴承-箱体系统耦合三维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在考虑轮齿时变刚度、齿侧间隙和制造误差等内部激励的情况下,对系统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在齿轮传动试验台上对该减速机动态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
重庆2011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为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文章论述了协同创新的内涵、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协同创新模式下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的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对交叉学科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基地建设以及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4.
齿轮接触疲劳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风电、重载车辆等装备对齿轮传动功率密度、承载能力、疲劳寿命要求的提高,以微点蚀、点蚀、深层齿面断裂等多种形式存在的齿轮接触疲劳失效成为限制现代齿轮及装备服役性能与可靠性的重要瓶颈.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描述了齿轮接触疲劳失效模式,归纳了现有齿轮接触疲劳理论与寿命预测方法,介绍了连续损伤理论、微结构力学理...  相似文献   
35.
针对风电齿轮箱高速级齿轮传动系统齿根裂纹扩展程度识别难题,该文提出基于广义BP神经网络(GBPNN)的齿轮传动系统齿根裂纹故障模式识别方法。构建计及齿根裂纹扩展方向与路径的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解析模型及风电齿轮箱高速级齿轮-轴-轴承耦合的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齿根裂纹扩展程度对系统振动特征的影响规律,并利用GBPNN对齿根裂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齿轮故障振动周期冲击信号将沿着传动轴进行传递,但传动轴柔性会使其幅值产生明显的衰减;利用GBPNN并结合各轴段节点处振动加速度的峰值、峭度、统计矩阵参数以及方差,可有效实现对齿轮齿根裂纹故障模式的识别。  相似文献   
36.
行星滚柱丝杠(PRSM)公差主动设计对提高其传动性能与加工可行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了综合考虑丝杠、滚柱、螺母的螺纹同轴度误差、螺距误差与中径误差的PRSM行程误差及轴向间隙模型,计算得到各误差因素敏感性指数;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专家评判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误差因素加工权重,初步分配PRSM行程精度各误差项公差;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轴向间隙各误差项公差进行优化;以标准型PRSM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针对行程精度与轴向间隙各误差项进行公差优化的方法,不仅极好地平衡了行程精度与轴向间隙,且增加了关键公差带宽度,提高了零件加工可行性,算例表明,优化后完整周期内轴向间隙最小值由-25 μm变为0,避免螺纹干涉发生;优化后V300行程变动量基本不变,公差带宽度平均增加65%,保证PRSM 5级精度指标的同时提高了关键零件加工可行性,降低了加工成本,可为PRSM公差主动设计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提出一种针对小交错角面铣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设计方法,推导了基于单叶双曲面副瞬时轴线的空间节圆锥副设计参数几何关系,提出了考虑齿根平滑过渡的小交错角准双曲面齿轮副啮合特性控制方法。建立了齿轮副啮合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外载荷对齿面啮合特性的影响。小交错角齿轮传动原理样机验证了准双曲面齿轮可在小交错角极端几何尺度下平稳工作。  相似文献   
38.
随机风速会使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出现频繁的载荷波动,造成复杂的结构变形,容易产生齿轮偏载,加剧其接触疲劳失效风险。提出了一种考虑环境参数随机不确定性的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疲劳性能优化方法,在建立计入全局载荷的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代理模型方法重构“平均风速、湍流强度-齿轮修形参数-齿轮长期接触疲劳损伤”映射关系,建立考虑风速概率分布的多级齿轮修形参数优化函数,对比了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疲劳性能优化效果。结果表明,低速级太阳轮长期接触疲劳损伤值大于0.7,是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高可靠设计的薄弱环节之一;优化后的风电齿轮箱齿轮长期接触疲劳损伤值明显降低,其中低速级太阳轮长期接触疲劳损伤值降低了11.37%,疲劳性能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小倾角船用齿轮箱耦合系统固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倾角船用齿轮箱由于输入轴与输出轴存在一个夹角,使螺旋桨获得一个入水角,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快艇和游艇上,开展小倾角船用齿轮箱系统动态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某小倾角船用齿轮箱为研究对象,通过支撑轴承把传动子系统和结构子系统耦合起来,建立齿轮-轴-轴承-箱体耦合系统三维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用Lanczos方法对系统固有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该小倾角船用齿轮箱固有频率和振型。用锤击法对该小倾角船用齿轮箱固有特性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小倾角船用齿轮箱的动态性能和优化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对某大型船用齿轮箱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将系统分为传动子系统和结构子系统,通过支撑轴承把两个子系统耦合起来,建立齿轮-轴-轴承-箱体耦合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研究斜齿轮接触线变化规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斜齿轮时变刚度的方法。在考虑传动子系统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的影响下,对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出了结构子系统各点的振动位移、速度等动态评价指标,以及系统的结构预估噪声,为船用齿轮箱系统动态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