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3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6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研究车载环境下压电悬臂梁的结构参数变化对压电振子发电量的影响,根据压电方程建立了压电悬臂梁的等效模型,仿真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悬臂梁压电装置的固有频率和输出电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悬臂梁自由端质量块的质量和悬臂梁的长度,减少悬臂梁的宽度和中间金属层的厚度,可使压电悬臂梁的固有频率降低,接近环境振动频率,从而使输出电压增加,提高压电装置的发电能力。  相似文献   
62.
使用多视点特性视图方法进行易混淆三维目标识别时,由于目标具有相似的轮廓,必须辅以局部特征提取以提高识别率.传统的小渡矩仅具有径向区间上的局部性,不具有角度区间上的局部性,因此提取的特征不能较好地分辨易混淆目标.利用信息采样方法,首先获得目标视图的先验信息,将目标视图分为若干个区域,由贝叶斯后验估计,分别计算基于这些区域的后验信息,然后比较其与先验信息的差异,即可获得视图中最具有分辨力的局部区域,计算这个区域上的小波矩,即可获得具有一定角度区间上的局部小波矩.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局部特征提取方法相比,这种新算法提取的局部特征具有更好的局部性,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易混淆三维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63.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薄壁铜管在热处理过程中显微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初始拉拔态铜管组织中以Copper和Y型织构为主,随着温度升高逐渐转变为强烈的Goss型织构.通过高分辨显微组织表征手段可以发现,具有Goss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分别以不同的机制在Copper取向和Y取向变...  相似文献   
64.
铜及铜合金水平连铸坯内部通常存在气孔、疏松、裂纹等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成材率。基于超声波检测原理结合C扫描成像技术和多通道扫描技术可对各类铸坯缺陷进行精确检测和实时显示。设计开发了可在线往复检测的超声检测设备,并对水平连铸铜板带坯在线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对检测异常处采取了金相试验,以此确认检测异常处是否为缺陷,从而验证设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收集后续铜板带成材率数据,并与在线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线超声检测设备拥有检测数据可实时反馈以及检测精度高等优点,能为企业的实际生产与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5.
水平连铸是生产铜板带坯的常用方法,探索工艺参数变化对铸坯质量的影响规律十分重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水平连铸拉速变化对结晶器内温度场、液穴深度、冷却速率等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工艺试验揭示了拉速变化对铸坯组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铸坯拉速的不断提高,结晶器内的液穴深度持续增加,铸坯表面和芯部沿牵引方向的冷却速率均逐渐降低,且二者的冷却速率差值逐渐减小,当拉速为149 mm/min时,二者冷却速率达到相同;随着铸坯拉速的不断提高,铸坯截面上晶粒生长方向与牵引方向的夹角θ逐渐增大,晶粒生长距离缩短,铸坯表面上晶粒数目增加,平均晶粒直径从1.96 mm逐渐减小到1.05 mm,整体组织均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6.
为了优化Cu-Sn合金丝线坯,改善Cu-Sn合金组织及成分不均匀的问题,以Cu-0.3Sn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磁搅拌频率对下引连铸Cu-0.3Sn合金杆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光学显微镜(OM)和电导率分析仪等研究了不同电磁搅拌频率下Cu-0.3Sn合金的显微组织、偏析和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电磁搅拌频率的增加,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枝晶间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合金的晶界偏析得到改善,电导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7.
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单向拉伸试验及折弯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C5210合金带材组织、织构、残余应力、力学性能和折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Brass织构为主的C5210合金带材,其Brass织构沿RD方向的Schmid因子值要明显高于TD方向,且冷轧及退火态试样沿RD方向的残余应力值均低于TD方向,带材沿RD方向的折弯性能优于TD方向;经过退火处理后,C5210合金带材的织构组分变化不大,但退火处理后带材的位错密度减小,伸长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提高,且带材在RD及TD方向的残余应力值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低温退火提高了C5210合金带材的折弯性能。  相似文献   
68.
为了提高气垫炉生产0.5 mm半硬态C5071铜合金带材的退火效率,对现行700 ℃退火工艺进行优化,使之与常规紫铜和锡磷青铜的气垫炉600 ℃退火工艺相匹配。期间以气垫炉600 ℃留底退火工艺为研究对象,研究气垫炉不同退火工艺对带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带材留底厚度控制在0.68 mm,采用600 ℃,40 m/min的气垫炉退火工艺条件退火后,材料发生了完全再结晶,经过成品轧制后获得了性能符合预期且满足要求的0.5 mm半硬态C5071铜合金带材。  相似文献   
69.
采用下引连铸定向凝固技术制备直径为14 mm的Cu-2Ag-0.04La合金棒,再经过连续挤压获得直径为7 mm的合金丝,最后经过6道次拉拔获得直径为2 mm的合金线,研究了连续挤压及拉拔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在连续挤压时,{001}〈100〉织构减弱并形成少量的{111}〈112〉和{110}〈112〉织构,经过拉拔后,{001}〈100〉织构基本消失,{111}〈112〉和{110}〈112〉织构增强。连续挤压态合金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硬度、导电率分别为270.0 MPa, 31.2%,84.3 HV,93.2%IACS,拉拔后分别为566.1 MPa, 4.6%,151.6 HV,88.9%IA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