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Al2O3/Cu-Ti-Zr/Nb钎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Cu-Ti-Zr钎料对Al2O3/Nb进行了钎焊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了界面形貌、元素分布,并对反应相进行了判定。Cu70Ti25Zr5钎料在1293K、10min条件下界面产生了3种新相Cu2Ti4O、Ti固溶体、CuTi,界面结构为Al2O3/Cu2Ti4O/Ti固溶体/CuTi/Cu固溶体+CuTi。采用拉剪试验评定了强度,结果证实1293K、10min,使用Cu70Ti25Zr5钎料的接头强度最高达到162MPa,增加或减少Ti的质量分数以及改变保温时间都会使接头抗剪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用Cu70 Ti2 5 Zr5 活性钎料钎焊Al2 O3/Nb .通过对Al2 O3/Cu70 Ti2 5 Zr5 /Nb界面结构及接头性能研究 ,旨在进一步揭示Al2 O3/含Ti活性钎料间界面反应机制 ,并为指导工程应用提供最佳工艺参数 .借助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探讨了Al2 O3/Cu70 Ti2 5 Zr5 /Nb钎焊接头界面结构 ,并采用拉剪试验评价了接头强度 .研究结果表明 ,时间 0 .6ks ,温度小于 12 2 3K ,界面产生了 3种新相 :Cu2 Ti4O ,Ti0 .5 Zr0 .5 O0 .1 9,CuTi,界面结构为Al2 O3/Cu2 Ti4O +Ti0 .5 Zr0 .5 O0 .1 9/CuTi/Cu固溶体 +CuTi;温度大于 12 93K ,界面产生了Cu2 Ti4O ,Ti,CuTi 3种新相 ,界面结构为Al2 O3/Cu2 Ti4O/Ti固溶体 /CuTi/Cu固溶体 +CuTi.在 12 93K ,0 .6ks条件下 ,接头剪切强度最高达到 162MPa ,温度大于或小于12 93K ,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HC1井高产油气层时代归属及白垩系与二叠系界线位置争议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微古生物化石、火山岩同位素测年、岩石矿物组成及地震反射响应特征等开展了层位归属与不整合界面位置确定研究。研究表明,YHC1井高产油气层段及其上部地层的孢粉组合与哈1井、查参1井下白垩统可以进行较好对比;高产油气层下部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为131.8~132.6 Ma,指示早白垩世早期;高产油气层的矿物组成与下白垩统一致,而与二叠系有较大区别;高产油气层和火山岩在地震反射剖面中均位于断陷层内。综上所述,哈日凹陷YHC1井新发现的高产油气层应归属下白垩统,白垩系与二叠系的不整合界面则位于巴音戈壁组火山岩底部。高产油气层时代的确定对研究区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方向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也指示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4.
建立油藏层面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得到油藏三维精细数据体.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的井位、射孔位置、水平段长度及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根据优化结果.现场应用后取得较理想的开发效果,可以作为指导曙一区杜66块薄互层油藏水平井开发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疲劳试验机研究了热处理对Cu/Ti层状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60 min热处理后,Cu/Ti界面处无扩散;在600℃×60 min热处理后生成2μm的扩散层,在800℃×60 min热处理后扩散层厚度增长至约12μm,分为Cu4Ti、Cu4Ti3和CuTi3共3层结构。400℃×60 min热处理后,复合材料因Ti层而存在异质结构,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异质变形诱导强化导致其拥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61.7 MPa和36.7%。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Ti层异质结构逐渐消失,异质变形诱导强化减弱,同时Cu/Ti界面间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层,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自适应强跟踪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模型参数不能自适应调整和卡尔曼滤波器固有的特点,传统的当前统计模型算法跟踪突发强机动目标时性能显著下降.本文通过采用机动检测方法并借鉴强跟踪滤波器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强跟踪算法.利用量测残差的统计距离将目标机动划分为不同的状态,相应调整模型参数和滤波器增益,提高机动模型和系统模式的匹配程度,增强了系统对强机动目标的跟踪能力并保持对一般机动目标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无线电方式来传送指令,由单片机完成控制执行,利用犬类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其控制和训练。  相似文献   
18.
Al2O3/Cu70Ti25Zr5/Nb界面结构及强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选用Cu70Ti25Zr5活性钎料钎焊Al2O3/Nb,通过对Al2O3/Cu70Ti25Zr5/Nb界面结构及接头性能研究,旨在进一步揭示Al2O3/含Ti活性钎料间界面反应机制,并为指导工程应用提供最佳工艺参数。借助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探讨了Al2O3/Cu70Ti25Zr5/Nb钎焊接头界面结构,并采用拉剪试验评价了接头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时间0.6ks,温度小于1223K,界面产生了3种新相:Cu2Ti4O,Ti0.5Zr0.5O0.19,CuTi,界面结构为Al2O3/Cu2Ti4O Ti0.5Zr0.5O0.19/CuTi/Cu固溶体+CuTi,温度大于1293K,界面产生了Cu2Ti4O,Ti,CuTi3种新相,界面结构为Al2O3/Cu2Ti4O/Ti固溶体/CuTi/Cu固溶体+CuTi,在1293K,0.6ks条件下,接头剪切强度最高达到162MPa,温度大于或小于1293K,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Al2O3/AgCuTi钎料/Nb连接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钎焊温度1093K、钎焊时间3-60min条件下,对Al2O3/(Ag72Cu28)97Ti3/Nb接头进行钎焊试验。结果证实:(Ag72Cu28)97Ti3钎料能有效实现Al2O3/Nb连接并可获得较高的连接强度;在1093K,15min条件下,剪强度达223MPa。通过XRD及EDS检测,证明界面反应产物为TiO和Ti2O。结果SEM及试样断口形貌,初步探讨分析了钎焊时间对接头强度的影响。钎  相似文献   
20.
从磨齿边缘长度出发,依据盘磨机的磨浆机理,将磨齿接触面积引入磨浆强度的研究中。结合影响磨浆质量的磨齿主要参数如齿宽、槽宽、磨齿倾角、磨盘内径及磨盘外径等,在磨浆强度理论研究基础上,推导了比接触面积负荷(specific contact surface load,SCSL)的磨浆强度理论,并通过7个不同齿宽、槽宽、磨齿边缘长度及转速的磨盘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低浓打浆实验,验证了SCSL的正确性。研究结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磨浆强度理论,而且也可为盘磨机磨盘选型和齿形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