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08篇
金属工艺   36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socket的远程教学辅导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谢志鹏 《计算机应用》2003,23(9):143-146
介绍一个远程可视化教学辅导软件的设计细节。在低速Web环境下,该工具的客户端可以即时监视并遥控远程服务端。  相似文献   
132.
简要介绍了目前无毒防污技术的研究发展.从生物防污、物理防污、化学防污三方面综述了无毒防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提出未来对无毒防污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3.
以Y-TZP(氧化钇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为原料、硝酸锰和硝酸铝为着色剂、PEG2000(聚乙二醇2000)为分散剂,采用非均匀沉淀法制备着色剂/氧化锆复合粉体,经成型、烧结后得到黑色氧化锆陶瓷。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复合粉体和陶瓷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着色剂/氧化锆...  相似文献   
134.
结构陶瓷的新型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胶注模成型是一种先进的陶瓷成型方法,为高性能复杂形状陶瓷的制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凝胶注模常用的体系为丙烯酰胺,但由于丙烯酰胺单体具有神经毒性,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近十余年来无毒体系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无毒性凝胶大分子的种类,凝胶成型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这种无毒性凝胶体系具有环境友好、有机物含量少、坯体均匀等优点,将成为今后凝胶注模成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5.
为研究纳米TiC在烧结过程中对TiC基体烧结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粒径约3μm的TiC微粉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20%、50%、90%的纳米TiC,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工艺(于1 600℃烧结5 min,烧结压力50 MPa)制备出了TiC高温陶瓷。利用阿基米德排水法、SEM、压痕法等测试手段表征烧结后陶瓷的烧结性、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并从致密度和显微结构的变化讨论了纳米TiC加入量对TiC陶瓷烧结的影响,从硬度和断裂韧性的变化探讨了纳米TiC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C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是影响TiC陶瓷烧结性和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加入少量(10%质量分数)纳米TiC时,分散性较好,有助于提高TiC陶瓷的烧结性和力学性能;添加纳米TiC可以明显细化TiC陶瓷的显微结构组织;当纳米TiC质量分数为10%时,TiC陶瓷的断裂韧性最大,呈现明显的裂纹偏转、桥接等增韧机制。  相似文献   
136.
采用砂磨工艺获得了亚微米氧化铝复合粉体,用于制备微晶氧化铝陶瓷基板,研究了浆料组成对浆料流变学性质、生坯密度、生坯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以及烧结制度对平均晶粒尺寸和基板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含量、R值(增塑剂和黏结剂的质量比)和分散剂用量等关键因素决定了流延浆料的流变学性质。R值增大导致生坯强度和密度降低,提高固相含量有利于增加最大可流延厚度,优化工艺条件下可制备0.16~1.20 mm的坯片。当烧结温度为1 550℃、升温速率为2.5℃/min、保温时间为60 min时,制备的陶瓷基板平均晶粒尺寸为1.1μm左右,晶粒尺寸分布均匀,抗弯强度达到(440±25) MPa。  相似文献   
137.
为降低合成钛酸铝材料的原料成本,以铁合金厂铝钛渣为主要原料,按71.5%(w)铝钛渣和28.5%(w)二氧化钛粉的基础配方,分别外加质量分数1%、2%、3%和4%的添加剂镁铝尖晶石,以聚乙烯醇溶液为结合剂,经湿磨、干燥、机压成型后,分别在1 400、1 450和1 500℃保温2 h合成了钛酸铝材料,然后检测其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运用XRD和SEM分析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并运用X’Pert Plus软件计算钛酸铝的晶格常数。结果表明:镁铝尖晶石中Mg2+对钛酸铝中Ti4+的置换作用导致钛酸铝的晶格常数增大,晶格发生畸变,从而促进钛酸铝的合成及其烧结;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上述置换作用和促进钛酸铝合成、烧结的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38.
以电熔镁砂、用后镁碳砖、α-氧化铝和石墨为原料,引入复合添加剂氮化硼/二硼化锆(BN/ZrB2),经共磨、加酚醛树脂结合剂混炼、成型及热处理工艺制备氧化镁-氧化铝-碳耐火材料,研究复合添加剂BN/ZrB2及煅烧温度对烧后试样烧结性、抗氧化性、显微结构和矿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BN/ZrB2添加剂在氧化镁-氧化铝-碳耐火材料中的优先氧化顺序为二硼化锆>氮化硼>碳,添加剂BN/ZrB2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硼,三氧化二硼与基质中电熔镁砂及用后镁碳砖中的氧化镁反应生成低熔点相Mg3B2O6,液相Mg3B2O6有利于提高氧化镁-氧化铝-碳耐火材料的烧结性和抗氧化性。烧后试样矿物相组成为方镁石、镁铝尖晶石和少量Mg3B2O6相。  相似文献   
139.
以低品位菱镁矿与天然硅石为原料,以氧化镧为添加剂,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制备镁橄榄石.研究讨论了氧化镧对镁橄榄石材料相组成、晶胞参数、微观结构及常温性能的影响.用XRD和SEM法对烧后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利用X' pert plus软件对试样中镁橄榄石相的晶胞参数进行计算.按国家标准,检测镁橄榄石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吸水率和常温耐压强度.结果表明:加入适量氧化镧可以促进了低品位菱镁矿轻烧氧化镁粉与天然硅石中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合成制备镁橄榄石.氧化镧加入量为1.2%时,镁橄榄石的晶胞体积最大,镁橄榄石中引入氧化镧所造成的结构缺陷加速了离子扩散速度,而过量的氧化镧会进入晶界液相中.综合以上分析,氧化镧的引入量为1.2%时,镁橄榄石材料综合性能最好,其体积密度为2.44 g/cm3,显气孔率为23%,吸水率为9.5%,常温耐压强度为30.1 MPa.  相似文献   
140.
透明氧化铝陶瓷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志鹏  刘伟  薄铁柱 《硅酸盐通报》2011,30(5):1077-1082
氧化铝陶瓷是第一个实现透明化的先进陶瓷材料,拓展了先进陶瓷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并作为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关键部件一电弧管而获得实际应用.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提高透过率的理论研究和优化制备工艺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本文论述了影响透明氧化铝陶瓷透光性的各种因素,并且从氧化铝粉体、烧结助剂的选择及作用和烧结工艺等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氧化铝陶瓷研究的工作与进展,对氧化铝透明陶瓷的制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最后展望了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