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6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78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2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陈昊  沈景凤  赵程 《电子科技》2019,32(9):20-25
针对在抢险救灾中的多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文中采用遗传算法通过对无人机群的巡航矩阵进行编码组成染色体,设置不同个体数目和最大遗传代数优化巡航轨迹,同时采用0-1规划和非线性规划建立无人机终端流量传输矩阵,为每一个用户分配恰当的功率,使得无人机完成所有任务的时间总和最短。遗传算法分析结果:当从HJ两处各派出3架无人机时至少需要11.37 h才能完成对7个重点区域的生命迹象搜索,此时巡航总距离为3 808 km,从H处派出3架无人机携带通信装备,并向灾区内的72个地面终端发送不同内容,至少需要25.81 h才能完成所有任务,此时巡航总距离为1 547 km。  相似文献   
22.
23.
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低温离子渗碳后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了亮化处理。由于不锈钢离子渗碳后的硬化层厚度仅为50μm左右,所以在亮化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硬化层的减薄量。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亮化处理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对渗碳不锈钢进行亮化处理,不但可以恢复不锈钢原有的颜色,改善其表面质量,而且硬化层的损失很小,不锈钢表面仍具有很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24.
62A钢丝冷拔断裂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等手段,对62A钢丝在拉拔过程中出现的断裂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断口的分析结果发现,钢丝断口形貌主要分为平面状和杯锥状2大类,根据不同的断口形貌其断裂类型可分为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在拉拔过程中的断裂主要是由钢丝内存在较大的夹杂物、元素偏析以及钢丝表面缺陷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5.
王刚  张书博  连莲  赵程  王珂  张贤达 《岩土工程学报》1979,41(12):2224-2232
为了探究不同粗糙度节理岩体剪切过程及破坏类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全局嵌入零厚度黏聚力单元的方法模拟带节理岩体压剪过程。通过室内压剪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确定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从宏细观角度分析节理岩体剪切破坏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全局嵌入零厚度黏聚力单元模拟节理岩体压剪过程的方法相对准确,能真实反映节理面细观破坏过程;不同粗糙度节理试样在恒定法向荷载下的剪切峰值强度随着粗糙度增加而递增;节理岩体的剪切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线弹性强化阶段、带裂纹强化阶段、塑性软化阶段和残余强度阶段;不同粗糙度节理岩体在剪切过程中破坏类型不同,在恒定法向荷载下岩体剪切破坏大致可以分为3种形式,分别是滑移破坏,岩体局部剪断破坏和切齿破坏。  相似文献   
26.
钛酸铅系陶瓷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压电领域应用广泛.该陶瓷存在烧结、极化困难,压电性能低的问题,其烧结和压电性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通过元素掺杂和组元添加对钛酸铅系陶瓷进行改性以改善烧结性能和压电性能的研究现状,以及改性后陶瓷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烧结工艺的优化、元素复合掺杂以及准同型相界区的成分设计等.  相似文献   
27.
冲击地压自发性静–动状态突变行为是其成灾的关键一步,然而这一动力过程和对灾变的触发机制尚未得到广泛关注和清晰认识。为此,在改进传统煤–岩组合体室内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准静态位移加载条件下的冲击地压和静态脆性破坏物理模拟试验。通过搭建多源信息监测系统,捕捉了ms级时间尺度上静、动力学数据的瞬态突变,从力学和能量角度研究自发性静–动状态转换的突变过程、形成机制和其在触发冲击地压中的作用,并据此提出冲击地压机制的新认识。研究发现冲击地压灾变过程中的围岩弹性回跳动力行为,并发现这一行为是控制灾害自发性静–动状态突变的关键。在力学方面,这一行为对煤岩产生了冲击荷载,直接触发了动力过程,可被认为是冲击地压的直接原因;在能量方面,这一行为以瞬态做功的形式,将围岩积累的应变能向煤岩汇聚,并缩短了煤岩失稳所需的时间,最终引起煤岩足够大的能量释放速率,可被认为是冲击地压动力灾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多层石墨烯对声表面波的放大作用,分析了外加电场下石墨烯载流子的可变电导率,研究了不同衬底下多层石墨烯声表面波放大器的放大性能.对比研究了 ZnO和CdS为衬底的石墨烯声表面波放大器,分别对其在不同载流子漂移速度下的放大倍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ZnO为衬底,载流子漂移速度大于且接近声表面波相速度时,放大性能是...  相似文献   
29.
粉末预置法电火花沉积WC-8Co涂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玉新  赵程  易剑 《焊接学报》2012,33(3):49-52
针对传统电火花沉积技术存在电极制备工艺复杂、涂层存在较多裂纹及孔洞的不足,把WC-8Co粉末置于电极与基体之间的脉冲放电通道内,利用电火花沉积工艺制备了WC-8Co涂层.对比分析了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制备的涂层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用新工艺制备的涂层表面平整、粗糙度低、组织致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制备的涂层有良好的耐磨粒磨损性能.用粉末预置法制备涂层能提高电火花沉积效率,适于制备大面积的涂层.  相似文献   
30.
AISI 201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程  王宇 《金属热处理》2012,37(5):95-97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对AISI 201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低温离子渗碳(DCPC)处理,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可以形成一层无碳化铬析出的碳的过饱和固溶体(SC相)。由于渗入钢中的过饱和碳原子引起奥氏体晶格发生畸变,结果使渗层的硬度和耐蚀性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