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碳纤维对CCF/MCPA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CCF/MCPA的摩擦学性能和磨损机制。结果表明 ,CCF/MCPA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冲击强度和平面剪切强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CCF/MCPA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随着载荷的增加而降低。其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2.
分别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连续C纤维和三维编织纤维增强铸型尼龙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磨痕和磨屑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三维编织C纤维增强铸型尼龙(简称C3D/MCPA)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明显低于连续C纤维增强铸型尼龙(简称CL/MCPA)复合材料;水润滑条件下C3D/MCPA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几乎为干摩擦时的50%.三维编织C纤维/芳纶纤维混杂增强铸型尼龙(简称HF/MCPA)复合材料中随C纤维相对体积比的提高,磨损率下降而摩擦系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3.
晏鲜梅  熊惟皓  郑立允 《材料导报》2005,19(Z1):352-355
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概述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发展历史,总结了陶瓷刀具和涂层陶瓷刀具的特点和应用现状,介绍了几种使用较多的涂层方法,最后简单展望了金属陶瓷涂层刀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4.
根据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原理制备了单体浇铸(MC)尼龙6(PA6)、长碳纤维增强尼龙6(PA6/CL)复合材料和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6(PA6/C3D)复合材料,分析了工艺影响因素,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材料的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6/C3D复合材料比PA6的热强度高4.37倍,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却基本未发生变化,PA6/C3D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PA6/C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5.
根据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原理 ,制备了连续长碳纤维增强单体浇铸尼龙复合材料 (简称CL/PA)。在MM -2 0 0型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碳纤维含量和试验条件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 ,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摩擦性能和磨损机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 :碳纤维的体积分数在 35 %左右时增强效果最好 ,CL/PA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小。其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和碳纤维的破碎和磨平的特征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论述了根据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原理、用液态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三维编织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过程,测试并分析了其力学性能及其成型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长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7.
通过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测试,对经过不同中温轧制变形的Al-Cu-Mg-Ag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进行研究,并通过金相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等对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中温轧制变形后,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内析出相发生变形并向晶界移动,导致晶间无沉淀析出带变窄,合金的腐蚀通道变窄,抗晶间腐蚀性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沿着轧向变长的晶粒会降低合金的剥落腐蚀性能,导致变形量较小时(10%~50%)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得到提高,而较大的变形量(80%)会降低合金的抗剥落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8.
通过机械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矫顽力分别为2.95×106、2.83×106和8.60×105A/m的分散的单晶纳米Sm2Co7、SmCo5和Sm2Co17硬磁颗粒。研究了球磨时间、原料配比和退火工艺等对所制备的纳米永磁颗粒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化学球磨时间至少是4h或更长时才能获得Sm-Co硬磁合金粉末。原料经过高能球磨后、未退火时,由于大部分颗粒为非晶结构,矫顽力较低,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矫顽力增大,当退火温度为600℃时,达到最大值为2.83×106A/m,然后,随着退火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矫顽力减小。Sm-Co纳米颗粒的粒径随着退火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9.
W4Mo3Cr4VSiN低合金高速钢中马氏体二次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W4Mo3Cr4VSiN(F205)低合金高速钢在1160℃淬火,250-700℃不同温度下回火时马氏体二次硬化的原因、碳化物析出机理。结果表明:在回火温度为350℃时,F205钢从基体中析出大量的Fe3C;520℃时Fe3C消失、重溶;540℃时有类似于Al-Cu合金中的GP区的W、Mo等合金元素与碳原子组成的复合偏聚区存在;560℃时,有面心立方的Mo2C和Cr7C3从基体中弥散析出,与此同时W、Mo等合金元素与碳原子组成的复合偏聚区逐渐减少,使得F205钢二次硬化效应达到了最大值;在700℃左右,Mo2C晶格发生变化(Mo2C(fcc)→Mo2C(hcp))。  相似文献   
30.
孟晓彩  谢娟  冯如斌  郑立允 《化学试剂》2015,37(1):18-20,7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Zr W2O8的前驱体Zr W2O7(OH)2(H2O)2,并应用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了其脱水反应。升温速率β=10℃/min,实验失重率为8.382%,与理论失重率8.452%基本吻合,脱水反应温度在173℃左右。应用非等温方法计算了钨酸锆前驱体脱水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232.54 k J/mol;阿伦尼乌斯指前因子ln A=58.06。前驱体脱水为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可以描述为:dα/dt=1025.21exp(-27.97×103/T)(1-α)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