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钱健清 《钢铁研究学报》2003,15(4):58-60,65
通过对镀锌板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锌层使镀锌板γ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锌层开裂而产生的抵抗镀锌板沿宽度方向变形的横向应力。镀锌板γ值的下降程度不仅取决于基板的γ值、锌层厚度与基板厚度之比,更取决于锌花的种类。γ值下降对实际成形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3.
45钢厚板在弯曲时发生断裂,对断裂钢板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宏、微观检验。认为板材在铆焊气割时,加热不均匀,局部过热且冷却速度过快,产生了粗大的魏氏组织,加之沿晶三次渗碳体的存在,使材质变脆;同时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使钢板生成微裂纹,造成弯卷过程中开裂。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渐进成形初始成形阶段A3003铝板锥形件减薄带的壁厚变化规律,利用渐进成形试验加工了8组A3003铝板锥形件,通过测量减薄带处的壁厚分布,分析了工具头直径、进给量、成形半锥角和润滑条件等加工参数对锥形件减薄带壁厚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渐进成形锥形件壁厚变化可分为3个区域,即壁厚减薄区、壁厚回升区和壁厚稳定区。成形半锥角是渐进成形锥形件壁厚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锥形件的表面质量影响最大因素是润滑条件,影响锥形件壁厚均匀度的是进给量,对锥形件壁厚稳定区壁厚的稳定有一定影响的是渐进成形的成形工具头直径。渐进成形加工参数对A3003锥形件减薄带减薄率的影响程度为:成形半锥角进给量工具头直径润滑条件,对锥形件减薄带减薄范围的影响程度为:成形半锥角/进给量工具头直径润滑条件,增大成形半锥角不仅可以降低锥形件减薄带的减薄率,还能减小减薄范围。  相似文献   
45.
研究渐进成形过程中板料减薄带的变化,可以提供合理的加工参数,提高板料的成形性能和加工利用率,减少零件破裂失效.基于渐进成形过程中金属板料轮廓的变化与理想情况下轮廓的区别,对渐进成形初始成形阶段A3003铝板减薄带的产生原因和剪切力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分别从未变形区金属板料的长度和强度两个角度对板料渐进成形过程中未变形区下沉的影响,以及成形角度和杨氏模量对变形区回弹的影响两个方面,对减薄带的产生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料未变形区的下沉和变形区的回弹使板料在初始加工阶段形成一段平缓区域,工具头在平缓区域的变形性质发生了变化,平缓区域发生剪切变形导致了板料在初始加工阶段形成了减薄带;渐进成形时减小板料未变形区的长度,增大板料与垂直方向的角度可以一定程度上阻碍减薄带的产生,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46.
圆筒形件拉深成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显式有限元方法和目前在板料有限元数值模拟中最常用的Hill各向异性屈服准则对筒形件拉深过程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各种不同的工艺参数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从数值模拟方面预测各参数对简单筒形件拉深中的变形影响.  相似文献   
47.
对传统的胀形件三通管的成形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自己的试验结果和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加载路径、填充介质以及模具的圆角半径对内高压成形件的壁厚分布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8.
超声波检测技术作为工业产品的5种传统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发展最快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主要介绍了超声A型、B型、C型、D型、3D型、TOFD型、导波、PA型相控阵和多通道的数字检测技术。超声波与X射线检测技术是产品内部检测并行的两种无损检测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发展。随着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拓展,基于图像显示的超声波检测与机器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数字化超声探伤技术在无损检测及评估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9.
进行了Ti和Ti+Nb超低碳BH钢的铁素体区热轧以及冷轧、退火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超低碳BH钢铁素体区热轧后纵截面晶粒均明显拉长成纤维状,接近冷轧态组织,只有少量等轴晶粒。经后续冷轧和高温盐浴连续退火后均发生了再结晶,形成了等轴铁素体晶粒。两种超低碳BH钢的热轧、冷轧和退火织构均在{111}<121>和{111}<112>处具有峰值,Ti-ULC-BH钢退火板纤维织构组分在{111}<112>处强度最大为16,Ti+Nb-ULC-BH钢退火板纤维织构组分在{111}<121>处强度最大为11,这与反映深冲性能的r值高低相一致。EBSD微观取向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超低碳BH钢退火板的铁素体晶粒间微观取向主要是以大角度晶界(>15°)为主,晶界取向差均主要分布在25°~60°;Ti-ULC-BH钢退火板织构中<111>织构占到了75.7%;Ti+Nb-ULC-BH钢退火板织构中<111>织构占60.5%。  相似文献   
50.
叙述了阳春新钢铁准12螺纹钢生产的四切分工艺,分析了试轧时出现的问题和工艺改进以及实际效果,并指出四切分轧制技术可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