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管壳式换热器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在多个方面的技术进展情况 :管子的强化 ,折流板及支撑物 ,管内插件技术。认为提高传热系数 ,降低流体压降 ,增加传热面积等 ,是管壳式换热器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
53.
本文对富林油区形成偏磨腐蚀结蜡等多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54.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介绍了预防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55.
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自主研发的乙烯三聚制1-己烯技术在燕山石化化工八厂成功实现工业化,1-己烯产品投放市场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1-己烯产品中氯化物含量偏高(大于30μg/g),不能满足部分用户要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氯化物的脱除实验,包括优化催化剂组分、与活泼金属反应、物理吸附等。结果表明,用六氯乙烷代替原催化剂组分之一的四氯乙烷使1-己烯产品中总氯含量降至1μg/g以下,能够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56.
闫月君  刘启斌  隋军  金红光 《化工进展》2012,31(7):1468-1476
针对甲醇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的应用背景,综述了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对用于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分类,阐述了催化剂制备和反应阶段相关因素对催化剂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技术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并对两种创新的研究--太阳能驱动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技术和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的开发技术进行了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57.
周鹏  刘启斌  隋军  金红光 《化工进展》2014,33(8):2004-2011
氢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量载体,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氢的储存是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相比于物理储氢,化学储氢更加高效安全。常用的化学储氢方式主要有金属氢化物、配位氢化物、有机液体氢化物等。本文综述了上述3种主要储氢方式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金属氢化物中,如新近发现的多相R-Mg-Ni系储氢合金储氢量较高,价格低廉,但其仍存在过于稳定、加/脱氢动力学性能差等问题;配位氢化物含有丰富的轻金属元素,储氢密度较高,但存在可逆循环性能差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液体有机物储氢量高,还可以同汽油一样在常温常压下运输,且环己烷、苯等液体有机储氢介质均为工业上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化学品,如果能开发出高稳定性、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的脱氢催化剂,将大幅度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最近开发成功的新型轮胎静特性试验台的性能、结构、测试方法、控制及数据处理软件,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指出了该试验台的优点及其在轮胎力学模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最近开发成功的新型轮胎静特性试验台的性能、结构、测试方法、控制及数据处理软件,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指出了该试验台的优点及其在轮胎力学模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多能源互补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相比于化石能源驱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节能特性的评价方法研究尚有不足。针对多能源热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提出节能率的计算方法,将系统输入的低品位非化石能源按其做功能力统一折合成燃料,与输出相同产品的常规分产系统进行比较得到节能率。通过典型太阳能与燃料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比较分析了3种节能率计算方法下,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同形式能量输出比、热/热化学输入热的温度等参数对系统节能性的影响规律,并以具体的热电联产案例验证了文中节能率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节能率计算方法能够更为合理地评价含有非化石能源的多能互补系统节能特性,获得了节能率随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大而增大,随热互补太阳能集热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热化学互补太阳能集热温度升高而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反映了根据能的品位合理利用非化石能源和提高多能互补技术先进性能够改善系统的节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