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150篇
化学工业   52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通过熔融共混两步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并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发泡剂,采用釜压法制备了PET发泡材料。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和POE对PET韧性和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和POE显示出协同增韧PET效应,当纳米二氧化硅含量为0.3份时,冲击强度从11.63kJ/m~2增至29.15kJ/m~2,增幅达到150%;三元共混体系的储能模量(G′)和复数黏度(η~*)随着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低;随着纳米二氧化硅从零增加到1.0份(质量份,下同),PET发泡材料的泡孔尺寸从75.39μm逐步减低至50.49μm,泡孔密度从6.67×107个/cm~3增加到了9.61×10~7个/cm~3,纳米二氧化硅表现出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简述了国内氨纶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从差别化、功能化氨纶工艺开发,以及氨纶生产技术等方面对氨纶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随着氨纶需求的不断扩大和氨纶产业技术的升级,我国氨纶生产能力从2009年的308 kt/a增长至2016年的688 kt/a,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优势企业扩能步伐加速,行业集中度提高。差别化、功能化氨纶工艺开发已取得较大进展和突破,但氨纶在易染色、低温热定型、高伸长率/高强力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氨纶在纺丝速度、溶液纺丝与熔融纺丝技术、产品的均一性及稳定性等方面仍有待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43.
本文研讨了主、从动轴线任意交错的空间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并讨论了两轴线垂直交错的情况,给出了较简单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144.
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参数估计中,每个节点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二值传感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只能提供低精度1比特测量值,与能够提供模拟测量值(无限精度)的传感器相比,二值传感器有较低的使用成本。如何利用低成本二值传感器网络获得较好的参数估计性能近些年已引起广泛关注,基于该二值传感器网络,论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稀疏参数估计的自适应最小均方(LMS)算法。该算法采用稀疏惩罚最大似然优化,并结合期望最大化和LMS方法,获得稀疏信号的在线估计。仿真实验表明,尽管只采用1比特测量,提出的算法仍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并且稳定状态的估计误差接近于非1比特测量的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广东珠三角地区部分变电站存在地质基础沉降需要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传感技术、使用应力光缆的变电站地质基础沉降监测方法。该方法的技术原理是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BOTDA)技术,监测硬件系统的构成包括光路系统和电路系统,应力光缆选择定点式应变感测光缆,布线方案包括变电站地表敷设和桩孔光缆入地。模拟试验表明,BOTDA技术能够适应变电站地质基础沉降监测的需要,布设应力光缆的同时要布设温度参考光纤或光缆,做好温度补偿。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变电站防治地质基础沉降灾害提供了一种辅助决策和效果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46.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检查协作频谱感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知无线电中,协作频谱感知通常被用来提高感知性能。但当用户个数较多时,控制信道带宽的限制和感知时延会影响协作感知的性能。作者提出采用检查协作频谱感知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检查协作频谱感知通过减少认知用户上报基站的感知信息,降低通信负荷和感知时延,从而提高系统的敏感性。通过最大化频谱利用率可以得到最优的不发送概率,从而在感知时延和接入频谱机会的错失上得到折衷。通过分析及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检查协作感知与传统协作感知相比,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敏感性。通过最优的不发送概率可以确定最佳的感知门限进行感知。  相似文献   
147.
解码转发协同中继网络多用户分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理论分析了协同中继网络中多用户分集的性能,推导得出了在解码转发方式下,基于多用户分集增益的系统中断概率和符号错误概率的闭式表达式。理论和仿真研究表明,在多用户协作中继网络中,运用多用户调度策略可获得较高的分集度增益. 多用户协作中继网络中的中继和接入用户均是有效的多用户分集增益源.  相似文献   
148.
译码转发中继系统中继节点选择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基于译码转发(DF)的多中继两跳传输系统中,为了达到系统传输速率和中继节点负载均衡的平衡, 提出基于负载均衡的中继选择方案. 同时, 利用极值理论分析了系统的平均传输速率和中继选择增益性能.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利用提出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案, 系统可以同时满足中继负载均衡和系统传输速率的需求, 且系统传输速率和中继选择增益与系统中继数量成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9.
To bridge the performance gap between original probability data association (PDA) algorithm and the optimum maximum a posterior (MAP) algorithm fo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detection, a grouped PDA (GP-PDA) det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GP-PDA method divides all the transmit antennas into groups, and then updates the symbol probabilities group by group using PDA computations. In each group, joint a posterior probability (APP) is computed to obtain the APP of a single symbol in this group, like the MAP algorithm. Such new algorithm combines the characters of MAP and PDA. MAP and original PDA algorithm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the proposed GP-PDA.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GP-PDA provides a performance and complexity tradeoff between original PDA and MAP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50.
相位控制形成阵列零陷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零陷技术计算大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相位控制方法的相位控制形成零陷的新方法,它是一个无约束极值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干扰抑制比概念,并构造一个非线性代价函数,然后利用最速下降法,通过最小化该代价函数,求取线阵阵元最优的相位扰动值,从而能够在多个干扰源方向形成零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零陷形成技术,能够在多个干扰源方向形成深度零陷而不影响主瓣.该相位控制形成零陷的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相位控制技术要求零陷个数必须远小于阵元数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