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活性物质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和吸水率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混凝土基体内部的结晶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物质使得混凝土试件能获得良好的抗压强度和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是污染指数的重要评价因素,因此其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针对甲醛法测定其吸收液的使用、测定条件的选择和干扰因素的排除等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3.
正常色散光纤消啁啾的孤子传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常色散光纤消啁啾成功地进行了1Gbit/s,23km的光孤子传输,观察到了一阶和高阶孤子传输现象。在对光脉冲消啁啾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适当长度的正常色散光纤消啁啾不仅能够压窄负啁啾的脉宽,而且能够压窄频谱。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效用最优的计算网格资源调度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具有时间和费用约束的网格资源调度问题,通过分析任务的执行时间和执行费用与用户效用函数的关系,建立了效用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task farming应用程序模式的基于效用函数最优的启发式调度算法——效用最优调度算法。实验表明,与费用 时间均衡调度算法相比,本算法能给用户带来更高的效用。  相似文献   
15.
最先对非线性归零脉冲在具有平均正常色散光纤中传输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模拟表明即使色散搭配光纤具有平均以散为正常色散,脉宽为20ps,重复频率为7.4GHz的非线性归零脉冲在色散为-0.5ps/(nm.km),放大器间距为54km的光纤中传输1000km是可能的。提高入纤功率不能延长脉冲的最大传输距离,这与脉冲在平均色散为反常平均色散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相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外调制方式产生5 Gbit/s的非归零码光脉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调制方式得到了重复频率为5GHz的非归零码光脉冲。采用二次谐波强度自相关法测量了光脉冲。对实验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虚拟节点映射的可行性,基于可行性检验定理和用于衡量节点可用性的节点等级指标,设计了基于二分图K优完美匹配的以降低映射代价为目标的虚拟网映射迭代算法。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提高虚拟网构建请求接受率和虚拟网构建收益代价比,从而提高物理网提供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现有针对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的研究假设除了节拍约束和任务间的优先顺序关系外,不存在其它约束,实际上受生产环境、产品设计、工艺要求以及人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对U型装配线进行优化设计时还需满足其它约束,将各种表象不同的约束抽象为相连、相斥、相关以及工作站属性约束四类,针对多类约束下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建立了整数规划模型,通过...  相似文献   
19.
2.5Gb/s,52km的光孤子通信实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孤子通信的误码测量,成功地将2.5Gb/s的孤子传输了52km,经过2小时测量无误码。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相变传热微通道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快速增加的系统发热已经成为当代先进微电子芯片系统研发和应用中的一项重大技术挑战.近年来,微通道相变传热试验和理论分析都证实了其具有高热流密度的传热特性,预示这一技术未来在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的先进微系统散热/冷却应用上的巨大前景.对相变传热微通道研究领域的三个主要方面(微通道内微热流体动力学过程及传热机理、微通道结构与传热特性的影响关系、微通道结构(器件)的制造技术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综述,探讨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