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采用电动势法研究了硝酸体系中硝酸羟胺(HAN)还原Fe3+离子的反应动力学,得到了动力学表观速率方程-dc(Fe3+)/dt=kc0.62(HAN)c-2.80(H+)c(Fe3+)c-0.85(Fe2+);当温度为50℃、离子强度I=1.0mol/L时,表观速率常数k=(2.9±0.1)×10-6(mol/L)3.02/s,反应表观活化能Ea=(125±3)kJ/mol。硝酸根的存在对反应起到抑制作用,离子强度的增大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2.
兰天  杜双明  胡结 《矿冶工程》2015,35(4):122-125
以Al为中间层对AZ31B/Cu异种材料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试验, 采用SEM观察接头界面扩散区的组织形貌, 结合EDS、XRD分析界面区的物相及成分, 采用室温拉伸实验机测试接头剪切强度, 研究了焊接温度对AZ31B/Al/Cu界面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热温度对Al、Mg、Cu元素扩散影响很大, 从而对微观组织和剪切强度产生影响。445 ℃时, Al、Mg元素扩散不充分, Mg/Al界面无法形成共晶液相, 界面结合较弱。450 ℃时, Al箔完全溶解, 界面区宽度显著增加, 从Mg侧到Cu侧, 扩散区的微观组织依次为α-Mg(Al)固溶体、Mg-Al共晶组织、Cu(Al)固溶体, 接头强度最高达到53 MPa, 约为母材AZ31B剪切强度的33.2%。460 ℃时, 界面扩散区宽度缓慢增大, 靠近Cu侧的界面区产生大量脆性Al-Cu化合物, 接头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83.
井筒涌水突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淮南板集煤矿副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井筒涌水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井筒涌水突变过程中围岩位移场和流场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井筒涌水过程中,首先在二含和三含交界处出现压缩变形,随着含水层水头不断损失,涌水量由大变小,地表沉降速度加快,最终主副井间松散层形成沉降盆地结构,相邻含水层的强补给造成井筒涌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4.
兰天  朱子宗  田辉  盛建文  王鑫海 《钢铁》2009,44(4):20-0
 在2 kg试验焦炉开展配白煤炼焦试验,研究了煤粉改性剂(zzz)对配合煤、焦炭质量的影响。确定出白煤的最佳配加粒度、最佳配加量以及zzz的最佳配加量。通过试验确定出最佳配煤方案:白煤配加量达到8%(粒度小于3 mm),zzz量配加0.10%。由最佳试验方案炼得焦炭的冷态强度M40、M10和热态性质CRI、CSR都可以达到南钢生产焦炭质量的水平。试验方案在南钢40 kg试验焦炉中进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随着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传输朝着更快、更便捷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信息的安全性也愈发受到重视.直序扩频通信系统因其抗干扰性好、隐蔽性好、速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相对较易遭到攻击或发生信息泄露等情况.混沌序列与传统的伪随机序列(PN码)相比,具有随机性强、可控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采用混沌序列作为扩频序列,可以...  相似文献   
86.
为进一步了解成组技术在传统柴油机零件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成组技术和柴油机的工艺特点,结合零件编码及分类系统、成组工艺零件设计规程、液压缸零件设计管理、智能成组技术设计等工艺情况,深度探究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在船用柴油机零件设计过程中,成组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零件的检索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作业,还能够提升零件的设计质量。本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柴油机零件的设计制作,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7.
兰天  孔令真  陈家庆  王奎升 《化工进展》2020,39(4):1282-1291
基于专门搭建的射流破碎雾化实验平台,利用高速摄像可视化研究低速横流作用下不同气液量纲为1参数对液体射流初次破碎模式特征和射流穿透轨迹特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速横流作用下液体射流破碎存在柱状破碎和袋式破碎两种模式,其中柱状破碎又可以分为鼓包破碎和拱形破碎。从实验得到的液气动量通量比q和液体韦伯数Wej射流破碎模式图可以看出,液气动量通量比q和液体韦伯数Wej共同决定低速横流条件下射流破碎模式,不同破碎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边界。结合液气动量通量比q、液体韦伯数Wej、液体雷诺数Rej等量纲为1参数,拟合得到了射流穿透轨迹曲线对数形式公式,该公式能够很好地预测低速横流作用下液体射流穿透轨迹,其中液气动量通量比q是影响射流穿透轨迹的主要量纲为1参数。  相似文献   
88.
进行了氨基羟基脲(HSC)的硝酸水溶液对30%(体积分数,下同)磷酸三丁酯(TBP)/煤油中高浓度四价钚(Pu(Ⅳ))的还原反萃行为研究,并采用试管串级实验对HSC在钚净化浓缩循环中反萃段工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HSC能有效地实现有机相中高浓Pu(Ⅳ)的反萃;采用13级逆流反萃试管串级实验(还原反萃段10级,补充萃取段3级),对PUREX流程钚净化浓缩反萃段工艺进行了验证,在相比(2BF∶2BX∶2BS)为1∶0.25∶0.15的条件下,Pu的收率为99.99%;钚中去铀的分离因子SF(U/Pu)=3.7×105。HSC作为还原反萃剂,可以实现30%TBP/煤油中高浓度Pu(Ⅳ)的有效反萃,在钚净化浓缩循环工艺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超磁致伸缩材料用于换能器后可实现大振幅的超声加工。超磁致伸缩换能器使用时会施加高频电流,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引起换能器内部系统的温升,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因此对换能器内部进行优化设计,降低换能器内部的涡流损耗,可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小系统温升,提高换能器的振幅稳定性。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内部涡流损耗的理论模型,特别分析了超磁致伸缩材料和永磁体切片对涡流损耗的影响。同时借助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工作时产生的涡流损耗及其引起的换能器整体的温升情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在理论层面得到了换能器内部的涡流损耗规律。最终提出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永磁体切片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切片优化后的换能器涡流损耗明显降低,工作时温升情况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90.
李荣森,苏州剧装戏剧合作公司的董事长,祖籍江苏镇江,自祖父李鸿林、父亲李世泉至今.李家从事戏衣制作已逾百年。作为家族第三代传承人,现年58岁的李荣森,是剧装戏具制作技艺领域里第一批也是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