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56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针对选区激光烧结过程中收缩变形问题,采用正交实验与测量的方法获得训练样本,分别应用BP神经网络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GA-SVR),建立了针对聚苯乙烯(PS)材料的工艺参数与收缩率之间的定量预测模型,进一步应用自适应变异的粒子群算法对定量模型进行参数寻优。结果表明,基于相同的训练样本,GA-SVR算法相比BP神经网络来说拥有好的预测性能,在此基础上应用粒子群算法寻优得到了预热温度85℃、激光功率19.8 W、扫描速度2590 mm/s、铺粉层厚0.1 mm、支撑厚度1 mm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实际生产中收缩变形现象的产生,为烧结过程中优化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结合点云局部特征和Octree优化搜索,提出了用于薄壁零件加工过程测量的三维变形点云自动配准的算法,并有效计算出位移偏差量。首先,对薄壁零件点云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去除主体中的无效点和噪声点,计算点云的法向量、3个特征元素作为PPFNET(point pair feature net)特征学习方法的输入,利用最大池化层将变形的局部特征聚合到全局特征中,通过全局和局部特征描述符的深度学习,找出无序点云间的对应关系,完成点云粗配准过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就近点算法(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的改进精配准算法,通过增加阈值限定,过滤加工变形时颤振影响,使配准精度达到了98.58%,配准效率提高了10%;最后,采用Hausdorff进行距离计算,使用Cloud-Compare进行位移偏差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为2.32%。在机测量模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满足在机检测加工变形的实时性和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3.
该文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超稠原油的触变性、屈服应力和黏弹性等开展了研究工作。实验首先采用Haake RS6000旋转流变仪进行了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随温度的上升,超稠原油的黏度、触变性和屈服应力均呈现出指数衰减的趋势;超稠原油表现出明显的黏弹性性质,且随频率的增大,样品从黏性主导转变成弹性主导。室内管道流动实验中,分别考虑温度、流速等因素研究了原油管道输运时的启动应力和流动规律,并将管流的测试结果与流变仪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流变仪得到的在低剪切速率区间的流变学参数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高剪切速率区的管道流动中。  相似文献   
94.
95.
为了缓解光敏晶体管探测器在响应度和响应速度优化时存在的矛盾并提高响应度和响应速度,分析了单载流子传输( uni-travelling-carrier,UTC)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 double hetero-junction phototransistor,DHPT)中光生载流子对发射结结电容和集电结结电容的影响,建立了UTC-DHPT的频率特性模型. 基于所建模型,研究了UTC-DHPT在电学晶体管工作状态( double hetero-junction transistor, DHBT)、基极光偏置的二端工作模式( two terminal, 2T)和基极光电混合偏置的三端工作模式( three terminal, 3T)的光电流增益和光学特征频率. 结果表明:UTC-DHPT比传统的単异质结光敏晶体管( single hetero-junction phototransistor,SHPT)有更好的频率特性,3T工作模式下的UTC-DHPT可以同时提供高响应度和高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96.
木结构建筑在灾后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灾后重建中大量永久性建筑的建设问题,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工程实例检验,提出了针对四川灾区的木结构建筑应用技术和实践示范。实测资料结果表明,四川传统木构建筑的常用围护结构(单层竹泥混合墙体)传热系数为4.59 W/(m2·K),保温隔热效果较差。而采用新工艺制作的改进木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在2.1~2.3 W/(m2·K)之间,居住舒适性更好。并且,由于构造技术和施工工艺改进,新型木构建筑,抗震性能更佳,建设周期和成本也低于一般砖混结构建筑,较适于在灾后重建中应用。  相似文献   
97.
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和显微微观观察研究了X70钢在0.5mol/LNaHCO3+0.5mol/L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分析了外加应力水平对开路电位、极化电阻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弹性载荷范围内,X70钢的耐蚀性下降。外加应力主要从两个方面促进了金属的腐蚀溶解:首先是在应力集中区域,原子排列发生形变,随着外加应力的增大,晶格缺陷增多,原子活化能提高,从而使平衡电位急剧下降;二是在应力集中区域,表面钝化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局部减薄,导致在钝化膜破裂或薄弱的位置上发生优先腐蚀并溶解。在外加应力和侵蚀性介质的共同作用下,X70钢表面的钝化膜破裂,试样局部塑性变形增加,导致局部电位发生变化,从而使其与周围基体形成了大阴极小阳极的腐蚀微电池,为点蚀形核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8.
为预测毛细管电泳迁移时间,利用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维生素B1等7种药物的350个迁移时间数据进行预测,对于药物的50组数据,取49组作为学习集(或称训练集)进行训练,然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剩下的1组进行预测。Clementine的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大部分小于10%,预测结果比较准确,对于大样本数据利用数据挖掘中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会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应用一种连续型开关升压逆变器,通过应用预测控制方法提高PMSM控制性能。拓扑电路在逆变电路和输入直流电源之间加入一个开关升压电路,以达到提高系统电压增益和消除死区的目的,同时可使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此外,采用预测电流控制(PCC)方法对PMSM进行控制,与传统的矢量控制技术相比,PCC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并减少了电流脉动。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基于开关升压变换器的PMSM PCC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土地整理”一词最早源于德国、法国、俄国等欧洲国家,我国在建国初期从前苏联引入,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将“土地整理”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