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8篇
  免费   4259篇
  国内免费   361篇
电工技术   1126篇
综合类   1504篇
化学工业   822篇
金属工艺   265篇
机械仪表   729篇
建筑科学   951篇
矿业工程   1314篇
能源动力   82篇
轻工业   545篇
水利工程   646篇
石油天然气   478篇
武器工业   144篇
无线电   43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5篇
冶金工业   154篇
原子能技术   56篇
自动化技术   254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612篇
  2022年   1475篇
  2021年   1450篇
  2020年   1207篇
  2019年   569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1042篇
  2008年   983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6篇
  1989年   3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48篇
  1977年   223篇
  1976年   220篇
  1975年   251篇
  1974年   254篇
  1973年   158篇
  1972年   255篇
  1971年   264篇
  1970年   255篇
  1968年   187篇
  1967年   340篇
  1965年   256篇
  1964年   1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郭彦    王平    侯素珍    魏欢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3):246-251
黄河内蒙古河段过流能力是黄河上游水沙调控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制约其自身健康发展以及沿岸社会发展需求的瓶颈。通过建立黄河内蒙古河段平滩流量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平滩流量与来水来沙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并与滞后响应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在考虑来水来沙条件累积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汛期和非汛期的来水来沙条件,数据拟合和预测方面达到较高的精度,综合评价的4个指标值均为最优,在模拟和预测黄河内蒙古河段平滩流量随来水来沙的调整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针对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优化配置问题,将Python版本的MODFLOW模型FolPy和多目标优化框架Pymoo中的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Ⅲ进行紧密耦合,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一个灌区水资源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假想算例进行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考虑经济、产量和地下水位下降三个目标进行求解,以验证模拟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FloPy和Pymoo可以构建紧密耦合的水资源模拟优化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三个目标函数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获得倾向于不同目标的多个水资源配置方案,便于决策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决策,为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安全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3.
郭壮    陈灿明    孟星宇    苏晓栋    何建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3):91-98
为研究混凝土压缩试验中钢压板与试件间摩阻对混凝土受压状态的影响,采用Najar损伤理论方法,基于CDP模型建立了混凝土棱柱体和立方体单轴压缩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混凝土试块破坏特征和应力应变分布状态,绘制受压过程应力-应变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试件单轴压缩时弹性阶段受摩擦力影响相对较小,棱柱体峰值应力随着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小,峰值应变则随之增大;立方体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均随着摩擦系数增大而增大。棱柱体和立方体的竖向应力和应变沿高度和宽度分布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越不均匀,当摩擦系数不大于0.5时,在棱柱体中间位置粘贴应变片所测得竖向应变与理想状态较为接近。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可有效分析混凝土压缩试件在摩阻作用下的受力状态,研究结论可为混凝土单轴压缩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4.
结合废钢渣的理化性质及其作用效果,采用废钢渣代替传统的水泥进行粉质黏土地基的动力 特性改良。利用共振柱试验,探讨钢渣粉质黏土混合料的动剪模量 G和阻尼比 D在固定围压 σ0 和养 护龄期条件下,随不同配合比下的变化特点。利用 Kondner模型经验公式,将动剪模量归一化 G/Gmax, 并和阻尼比分别与动剪应变进行拟合。分析钢渣含量与最大动剪模量 Gmax和最大阻尼比 Dmax的变化规 律,并与水泥粉质黏土混合料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配合比对两种混合土体的动剪模量和阻尼 比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掺料含量的增大,动剪模量和阻尼比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结果 显示,30%的钢渣掺量可代替 15%及以下掺量的水泥用于粉质黏土地基加固。试验成果明确了钢渣应 用于粉质黏土地基处理的可行性,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5.
为进一步促进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精细化应用,在某机场扩建工程开展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应 用研究。首先,根据依托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关键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 在此基础上,在 4-1标段开展现场校准试验,确定了连续压实控制的目标值[VCV]。最后,采用以目标 值校准法为主薄弱区域识别法为辅的连续压实控制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了碾压质量评估。结果表明, 线性回归决定系数 R2均大于 0.5,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在碾压第 7遍后,监测单元的压实程度通 过率达到了 98.7%,均匀系数和稳定系数分别为 0.82和 0.01,同时薄弱区域压实质量可通过复核检 测,监测单元的压实质量评估为合格。质量评估结果验证了本文连续压实控制方法的适用性,从而为类 似工程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6.
了解地铁盾构区间下穿施工对既有运营有轨电车道床的影响对工程安全开展至关重要。以沈阳 地铁新建高全盾构区间下穿有轨电车 1号线为工程依托,采用 Peck理论计算公式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 法预测道床沉降变形,给出地层变形控制措施和施工监测方案,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设计 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Peck沉降曲线预测道床的最大沉降值略微偏大;对于双线 盾构区间,左线、右线盾构先后穿越道床期间引起的道床沉降约占最终累计沉降值的 60% ~70%,且先行 掘进区间上方道床沉降值偏大。建议类似地铁下穿工程采取 Peck公式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式预测沉降 变形、提前制定地层变形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监控量测、实时反馈施工动态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77.
针对当前土石坝体填筑过程中虽然绝大多数工程都开展了施工期填筑质量检测工作,但却较 少掌握实际填筑坝料力学特性的现状,结合德党河水库工程,现场取样对坝壳石碴料进行了填筑质量分 析以及室内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坝壳料填筑质量检测,除填筑密度检测外,填筑过程 中应加强而不宜弱化级配的检测工作。而根据坝体填筑质量检测结果,现场取样并对大坝坝壳料进行 试验研究,对掌握实际上坝料及填筑完成后大坝实际的物理力学性状、运行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结合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研究了太原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和地表沉降规律。通过有限 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及规律,结合实测结果提出了太原地区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控制 标准。研究表明:围护结构的最大侧移量和基坑周边地表的最大沉降量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近似线 性增大,随围护结构插入比的增大逐渐减小。坑外地表沉降主要分布于 0≤d/H≤2.5范围内。建议太 原地区的基坑工程变形指标可按 δhm/H≤0.15%,δvm/H≤0.25%选取,并严格控制基坑周边 1.0H范围 内的沉降。对该地区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土的弹塑性模型在《高等土力学》的教学中具有理论深奥抽象、知识晦涩难懂、计算公式复杂等 特点,是土的本构关系重要的模型之一。为把抽象难懂的弹塑性模型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 生们理解,用图形法与 Excel表格法进行了授课尝试,同时运用 Excel便捷的计算绘图功能计算不同应 力路径下土的应力 -应变关系,以此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堂内容,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0.
2021年5月22日在青海玛多县发生了7.5级地震,其突破了该地桥梁抗震设计参数,桥梁损毁严重。调研了玛多地震中典型桥梁的震害情况,震害包括:落梁、支座脱落、桥台损伤、桥台路基过渡段损毁等,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寒区桥梁设计方法提出: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则需要设置相应的隔震与防落梁措施,并应考虑低温、紫外线等不利因素对桥梁支座等附属构造耐久性的影响;上部结构可采用较轻的组合梁如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桥梁、MVFT梁、GFRP-混凝土组合结构;继续加强防落梁设计与构造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可熔断”桥面构造层概念并分析了其在简支梁桥中的抗震受力机理。研究内容可为寒区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