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6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双组分的相平衡曲线与进料状态线(q线)的交点有特殊的物理意义,可称其为进点。在连续精馏塔上,它是精馏段与提留段的分界,并且决定着加料板的位置。结合加料板的进料状态,以此点展开连续精馏塔精馏段板数的计算和提留段板数的计算,无论是逐板计算法还是图解法都有别经典的从塔顶计算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不仅对于新塔的设计,而且对于老塔的校核都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2.
在池沸腾传热装置中,以含有Ca2+和HCO3-的模拟溶液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溶液浓度以及热通量等工艺条件下,采用聚能式超声波设备,以减小CaCO3水垢在金属表面的沉积,并与聚天冬氨酸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聚能式超声波不仅明显强化了沸腾传热的效果,也有效地阻止了CaCO3水垢在加热器表面的沉积,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43.
复合溶剂氨法萃取高酸值原油中环烷酸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复合溶剂氨法抽提高酸值原油环烷酸抽提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55℃,溶剂配比(体积分数)为乙醇50%、异丙醇15%、氨2%,剂油体积比为1.0,搅拌速率250r/min,反应时间30min,沉降时间80min的条件下,使用复合溶剂氨法脱除苏丹高酸值原油中的环烷酸具有良好的脱酸效果,二次脱除率在92%以上。分离所得的环烷酸品质较高,其酸值在190mgKOH/(100mL)左右,纯度达90%左右,达到85号环烷酸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44.
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紫铜表面进行处理,在几种表面上都获得了稳定的滴状冷凝.对各种表面进行了冷凝传热性能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5.
在TX-100/正己醇/环己烷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采用反相微乳-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单相金属掺杂(M为一种金属)和复合金属(M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掺杂的六铝酸镧(LaMxAl12-xO19)催化剂。用BET、XRD、SEM进行了物性表征,以甲烷燃烧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分析了不同的离子取代Al3 对六铝酸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金属Mn的存在可以降低甲烷的起燃温度,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且Mn的最佳掺杂数为1;单金属Fe掺杂的六铝酸镧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完全转化温度;而Fe、Mn共同掺杂的LaMnFeAl10O19催化剂具有优越的低、高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铜锌掺杂的六铝酸盐分解N2O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和Zn取代六铝酸盐(LaCuxZn1-xAl11O19-δ,x=0、0.2、0.4、0.5、0.6、0.8、1.0)催化剂,通过XRD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利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催化剂对N2O的分解活性。结果表明,以(NH4)2CO3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在1 200 ℃焙烧4 h,可以形成完整的六铝酸盐晶型,Cu和Zn能够取代Al3+进入六铝酸盐晶体结构。LaCuxZn1-xAl11O19-δ催化剂对N2O分解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中,LaCu0.8Zn0.2Al11O19-δ活性较好。在LaCuxZn1-xAl11O19-δ六铝酸盐中,Cu为N2O催化分解的主要活性元素,Zn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但由于六铝酸盐的特殊结构,Zn在催化剂中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组成及温度对水/环己烷/TX-100 正戊醇体系反相微乳液区的影响,选择合适组成的反相微乳液做为合成介质,制备了BaMnCeAl10O19-δ六铝酸盐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积、结构及甲烷燃烧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反相微乳液区面积的变化受到组成和温度的影响,当n=3:2、温度为25℃时,体系的反相微乳液区最大.油相和硝酸盐加入量的不同对催化剂的活性、粒径以及比表面积有较大的影响,油相用量增加、硝酸盐混合溶液用量的减少有利于所制备活性的提高以及比表面积的增加.在油相用量较大(硝酸盐混合溶液用量较小)的条件下,制备出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其T10%、T50%和T90%分别达到456、582和698℃.  相似文献   
48.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浸渍法制备Mn-Cu-Fe-Ce/REY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评价SO2存在下催化剂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中的活性,考察Mn、Cu、Fe和Ce各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RD、H2-TPR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Cu、Fe和Ce各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活性影响顺序为:Cu>Fe>Ce>Mn,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影响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4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和浸渍法制备分子筛RPSA负载Co、K、Ba和Sr催化剂,使用微型反应器评价催化剂用于直接分解N2O的催化活性,考察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采用XRD、H2-TPR和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属Co和K对催化剂活性影响显著,Co对提高催化剂活性有促进作用,Co含量增加,催化剂活性提高,而K对催化剂活性有抑制作用。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Co物种主要以Co3O4形式存在于载体表面,催化剂的组成和配比影响催化剂活性、氧化还原性能和酸性,催化剂强酸的存在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0.
1 INTRODUCTIONWoodalloybasedonmatrixofbismuthmetalisakindofalloypossessinglowmeltingpointsandlittlerigidity .Itstensilestressisalsoverylimited .Usual ly ,itisusedastemperaturecontrollingmaterialstoprotectelectricandsteamequipment,suchas,blownfusesandeut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