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2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342篇
电工技术   462篇
综合类   561篇
化学工业   863篇
金属工艺   467篇
机械仪表   466篇
建筑科学   568篇
矿业工程   470篇
能源动力   106篇
轻工业   661篇
水利工程   374篇
石油天然气   283篇
武器工业   58篇
无线电   5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1篇
冶金工业   384篇
原子能技术   50篇
自动化技术   656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61.
杨汶珊    唐荣叶    苏孟园    徐杰杰    王涛    尹绍武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1,(3):062-68
对已公布在NCBI数据库中的巨魾(Bagarius yarrelli)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使用MISA软件对巨魾全基因组中的微卫星进行筛选并分析其数量与分布特征. 在巨魾基因组570 806 968 bp序列中,共筛选出360 235个完整型微卫星,其长度为6 998 449 bp,占基因序列总长度的1.23%. 在6种完整型微卫星中,微卫星数量最多的是单碱基类型,约占总数的44.65%,其余碱基类型数量排序为二碱基(43.29%)、三碱基(6.12%)、四碱基(4.80%)、五碱基(1.02%)和六碱基(0.11%). 基因组中数量最多的前10种微卫星类别分别为:A、AC、AG、AT、AAT、C、ATAG、AAAT、ACT和ATC.  相似文献   
62.
苏孟园    杨汶珊    唐荣叶    徐杰杰    王涛    尹绍武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1,(2):065-71
根据NCBI已公布的花斑无须鲶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ISA软件对花斑无须鲶全基因组的6种完整型微卫星进行筛选并分析其分布特征. 结果如下:在花斑无须鲶全基因组(约1.03Gb)中符合条件的微卫星序列共336 037个,丰度为326个/Mb. 微卫星总长度为7 720 686 bp,占花斑无须鲶全基因组的0.75%. 其中二碱基类型的微卫星数目最多,为145 318个,占微卫星总数的43.24%,其次分别为单碱基(37.12%)、三碱基(11.00%)、四碱基(7.39%)、五碱基(1.04%)和六碱基(0.21%). 花斑无须鲶全基因组微卫星中的优势碱基类别按照数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A、AC、AG、AT、AAT、AAAT、TATC、AAG、AAC和TGA,共有305 243个,占微卫星总数的 90.84%,A、T碱基在微卫星中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63.
随着分布式能源并网的增多,局部电网逐渐呈现出弱电网特性,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由于可以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能够为弱电网提供惯性和阻尼支撑。本文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对采用VSG控制策略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进行阻抗建模。所得到的阻抗模型在低频段主要呈容性,在高频段主要呈感性,在复杂电力系统中,可能会与电网阻抗存在谐振点。分析了VSG主要控制参数对MMC阻抗的影响,发现有功-频率下垂系数、阻尼系数和虚拟转动惯量主要影响50Hz附近的阻抗。根据阻抗稳定性判据对MMC并网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发现并网系统在高频段有振荡的风险。  相似文献   
64.
交流滤波器是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设备。主要分析仿真模型对交流滤波器用避雷器电气特性(过电压、电流和吸收能量)的影响,基于PSCAD电磁仿真程序,开展滤波器投入和交流滤波器母线接地故障下的建模及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交流滤波器投入工况下,采用单个滤波器大组模型(模型1)进行仿真时,在运滤波器的避雷器不动作,与实际情况不符;在滤波器投入及滤波器母线接地故障下,完整参数模型(模型3)中各组滤波器用避雷器过电压比原系统模型(模型2)和模型1降低可达21%,电流降低可达53%,但吸收能量升高可达56%。因此,若在绝缘设计中不采用完整参数模型,避雷器电压电流设计值会偏大,能量设计值会偏小,同时会在滤波器投入工况下忽略同大组其他交流滤波器的避雷器动作情况。  相似文献   
65.
连铸连轧过程中SPA-H钢板表面的氧化锈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和XRD衍射物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SPA-H钢经连铸连轧后表面黄色锈斑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黄色锈斑的外层主要由Fe2O3、里层由FeO组成,在钢板表面呈条带状分布;而无黄色锈斑的钢板表面主要是由FeO组成.黄色锈斑是由于在轧制过程中,钢表面的高温氧化产物(FeO)破裂,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破裂处特别是裂纹的尖端形成大量的Fe2O3所致,高温氧化产物FeO的应变速率和该氧化膜的横向生长比较高,高温氧化膜开裂后,裂纹不能自愈,较低温度时合金表面发生了线性氧化.  相似文献   
66.
本文用长短两种跨度的三点弯曲试样测试J_(Ic)值,用以检验J积分和应变能间的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用J=2/B(W-a)(U-U_0+M~2φ/BE'W~2)计算的J_(Ic)值,对于短跨度(S/W=4)试样,裂纹深度在0.22≤a/W≤0.71范围内,测得的J_(Ic)值具有稳定性(J_(Ic)=12.0±0.5公斤/毫米);对于长跨度(S/W=8)试样,裂纹深度在0.28≤a/W≤0.53范围内,测得的J_(Ic)值也具有稳定性(J_(Ic)=11.7±0.8公斤/毫米)。说明用不同跨度和不同裂纹深度的试样所测得的J_(Ic)值相同。但是用J=2U/B(W-a)计算的J_(Ic)值,对于短跨度浅裂纹及长跨度试样,其数值与裂纹深度有关。实验表明,前一个公式是J积分和应变能间较普遍的关系式。此外,本文对试验机系统的非线性接触位移对J_(Ic)值测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点蚀等表面缺陷会最终导致铝合金的失效.运用金相、扫描电镜、能谱、光谱以及化学分析等多种手段,研究了AlMg10合金零件表面缺陷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该零件表面缺陷主要为表面点蚀及皮下气孔.点蚀主要是因为表层及表面中含有较多的氯、硫等元素.讨论了皮下气孔形成的机理,认为皮下气孔中的夹杂来自熔体中尺寸接近或小于某一临界尺寸的异质相质点;凹槽形核机制是皮下气孔形核的主要机制,合金熔体凝固时的收缩为气孔形核和长大提供了驱动力.  相似文献   
68.
Cu—Zn—Cr合金的时效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时效工艺对Cu-Zn-Cr合金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其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冷变形后合金的时效过程由过饱和固溶体的析出过程和基体的再结晶两个过程控制;合金高强度主要来源于加工硬化和第二相铬粒子的析出强化,合金的高导电性则主要来源于贫化后成份接近于铜锌固溶体的基体。  相似文献   
69.
Ni76Cr19AlTi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Ni76Cr19AlTi合金棒材进行恒温和恒速压缩变形实验,变形温度范围为80m-1150℃,应变速率范围为10^-3—10^0S^-1.结果表明,实验合金在800和850℃热压缩时变形抗力较大,容易发生开裂;而在950—1150℃温度范围内热变形由于发生动态再结晶,合金变形抗力减小,变形容易进行,不会发生开裂.研究了合金在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合金在950-1150℃范围内的变形激活能Q为376.84kJ/mol,应力指数n为4.15.对合金的热压缩变形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及变形机制的分析表明,合理的变形条件为105m-1150℃及10^-1-10^0s^-1.  相似文献   
70.
根据昆明云冶锌业股份有限公司50m2鲁奇式沸腾炉火法系统建成投产初期系统运行周期短、床能力低、SO2浓度偏低等情况,从工艺技术条件和设备改进等方面对提高床能力和烟气SO2浓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