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49篇
综合类   59篇
化学工业   79篇
金属工艺   41篇
机械仪表   41篇
建筑科学   78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60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39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3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1.
研究了合金元素W、Co的加入对CuCr触头材料在真空小间隙中耐电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选择强化CuCr材料的Cr相能够显著提触头间隙的耐电压强度,而强化Cu相对间隙的耐电压强度没有明显作用。文章认为制备CuCr系触头材料时应选择适当的制备工艺,使合金元素能够选择强化材料中的Cr相。  相似文献   
712.
油气开采过程中CO2腐蚀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油气田严重的CO2腐蚀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防腐蚀措施。其中,应用缓蚀剂进行腐蚀防护已被大家公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腐措施。本文分析了腐蚀预测和腐蚀监测对防腐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常用的几种防腐措施,并着重分析了缓蚀剂防腐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13.
目的弧形钢珠套自身存在均匀性分布难的特性,产品还需要满足钢珠套的内外径与其他零部件合形装配的要求。针对以上两大难点,需要对产品结构以及工装、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改进,确保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设计出了合理的弧形钢珠套结构。根据弧形钢珠套结构设计了注塑加工的模具,加工出了满足要求的产品。结果在第一次模具结构柜机中缺乏型芯定位,在注塑过程中,在注塑压力对塑料的巨大冲击作用下,导致了钢珠偏心现象。通过模具的改进解决了钢珠偏心问题。结论弧形钢珠套零件结构和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714.
手持式GPS定位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手持式GPS的标称精度为10~15m,但在实际应用中其单点定位精度在无SA政策时仅为15~30m,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其定位稳定性,绝对定位精度,得知手持式GPS定位误差主要以系统误差和粗差为主。粗差主要来源于观测条件,如卫星通视条件欠佳等,而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GPS定位卫星和定位信号的大气延迟等,由于偶然误差具有n趋近无穷大,期望值趋近于零的特性,因此根据均值模拟修正法,对观测误差进行识别和改正,最终可以获得8m左右的手持式GPS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15.
首次研究了基于水杨醛缩亚辛胺合铜(Ⅱ)金属配合物[Cu(Ⅱ)-SADO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ClO4->Sal->I->Br->NO2->NO3->SO32->Cl->SO42->H2PO4-.在pH=5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3.0×10-6~1.0×10-1 mol/L,斜率为-55.7mV/dec(20℃),检出下限为1.0×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出限低、制备简单等优点.将电极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16.
针对H型钢表面热轧标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常出现标识轧制不出、不清晰及重叠变形等问题,借助有限元模拟软件Simufact,开展了不同工艺方案仿真分析,研究了轧辊凹槽宽度、轧制压下量、轧制温度对H型钢表面热轧标识凸出高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增加轧制压下量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随着轧辊凹槽宽度增加,热轧标识的凸出高度和凸出率增加,但当凹槽宽度在8 mm以上时,增加幅度很小;随着轧制压下量增加,热轧标识的凸出高度及凸出率基本呈线性增加;轧制温度对热轧标识凸出高度和凸出率的影响较小。生产实践中基于不同轧机布置形式,开发了相应工艺方案:往复穿梭式精轧机布置,在万能粗轧辊上车削凹槽,精轧机在终轧道次前2~3道次空过最后道次再参与轧制;全连续和半连续轧机布置,调整刻标识机架位置,在成品前孔上刻印标识,可以轧制出符合要求的标识,提高了产品形象。  相似文献   
717.
采用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设备对1.2 mm厚2A12-T4铝合金与4 mm厚7A09-T6铝合金板材进行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试验,并对焊后试样进行X光检测、力学抗拉力检测,对焊点内部组织进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当下扎/回填速率为30 mm/min时,试样抗拉力较低,当下扎/回填速率为40 mm/min、50 mm/min时,试样抗拉伸力较高,且随转速升高的变化趋势相近,试样最高抗拉力出现在转速2 100 r/min、速率40 mm/min时;焊点外缘结合区是材料结合最薄弱区域,若该区域表面出现缺陷,则焊点力学性能较差,该区域表面平整,则焊点力学性能高;试样断裂方式均为薄板一侧出现“穿孔”,焊点完整留在厚板一侧,断口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晶间滑移与脆性断裂相互作用的混合断裂。  相似文献   
718.
阐述无线传感网WSN是物联网工程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提升无线传感网课程教学质量,研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教学策略。从无线传感网课程特点出发,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本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19.
显热储热是解决太阳能热利用中不稳定与波动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以常见水介质作为显热储能的媒介材料,采取蓄热罐体装置实现太阳能的储放热应用。初选水箱基本形状为圆柱形,对罐底进行锥形结构优化,探究了圆锥底角分别为40°、45°、50°3类工况下蓄热水箱的各自蓄热变化特性。利用Fluent数值软件,基于非稳态层流换热模型,对蓄热装置的体平均温度变化和体最大温度变化等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圆锥底角为50°时,蓄热水箱整体充放热性能较优,且该参数下蓄热水箱体平均温度为308.612 K时,比圆锥底角为40°与45°的蓄热水箱体平均温度分别高出0.202%与0.05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50°蓄热水箱的储热与放热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蓄热水箱内部储、放水过程中各自体积分数、速度场等关键指标的分布特性。该研究可为太阳能蓄热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工程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