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44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83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5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5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该文针对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制证用数字相片智能检测问题进行研究并简述主要的实现技术。文章分析An il K.Ja in等提出的光线补偿方法的不足和YCbC r颜色空间在应用中的优点。一种基于环境采样卡的图像校正方法和YCbC r颜色空间上经过非线性分段色彩变换到YCb C r空间的肤色模型。该文介绍了作者在肤色模型基础上眼睛标定的具体实现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像素统计的“密度”滤波处理方法来提高肤色判断的鲁棒性。介绍了优先眼睛标定的其它数字相片规格指标的综合智能检测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92.
以防城港核电一期CPR1000堆型、台山核电CEPR堆型和三门核电AP1000堆型为例, 比较分析了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辐射监测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各自的特点, 对核电站厂房辐射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TC4合金的耐腐蚀性,尝试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表面制备陶瓷涂层,探究微弧氧化电解液中Nd(NO3)3的添加对TC4微弧氧化(MAO)涂层表面性能的影响作用.在硅酸盐电解液体系下对TC4进行微弧氧化处理,测定获得的TiO2MAO涂层相组成、三维轮廓形貌、表面粗糙度、接触角以及电化学极化曲线等性能参数.TC4表...  相似文献   
94.
95.
介绍以减轻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安全裕度、提高产品成形质量、节约生产成本为优化目标的研究方案,经过试制及道路试验,验证了多系统协同优化的铸改锻多目标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可为后续同类产品的轻量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6.
通过微波热解的方法,制备污泥-玉米秸秆和污泥-大豆秸秆吸附颗粒。研究不同吸附时间、pH值和Cd~(2+)初始浓度对废水中Cd~(2+)的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玉米秸秆对Cd~(2+)的吸附效果好于污泥-大豆秸秆颗粒。10℃和25℃条件下,两种吸附颗粒对Cd~(2+)的吸附率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35℃条件下,吸附时间为90min时,吸附率达到最大。当pH范围为2~7时,污泥-玉米秸秆和污泥-大豆秸秆对Cd~(2+)的吸附量分别为8.25mg·g~(-1)和2.33mg·g~(-1)。随着Cd~(2+)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两种吸附颗粒对Cd~(2+)的吸附量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7.
通过门尼黏度仪、核磁法交联密度测定仪、电子拉力机等手段研究了在以天然橡胶(NR)为基体的间-甲-钴黏合体系中,改性增黏剂对橡胶-镀铜钢丝黏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环保树脂(一种天然酚醛树脂衍生物——RFO-100)取代传统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以下简称间甲树脂SL-3022),胶料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但黏合性能明显提高;改变RFO-100和六甲氧基甲基密胺(HMMM)的用量,对NR的门尼黏度、老化前后的黏合性能以及胶料的力学性能均产生影响;当m(RFO-100)/m(HMMM)为1.1/2.75时,黏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8.
为了给热解过程中颗粒在内旋式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和混合效果提供理论指导,在内旋式移动床试验装置上,以煤颗粒作为填充物料和示踪剂,利用脉冲法研究了转轴长度、转轴转速、粒径及给料速率等工艺条件对物料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60°倾角安装的桨叶式传动叶片测得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存在较大的"拖尾",曲线尾峰较多,表明反应器内存在返混;反应器内煤料流动流型介于平推流与全混流之间;转轴长度与平均停留时间呈线性关系;转轴转速与平均停留时间呈指数关系,增大转速会加剧轴向返混,同时缩短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随着煤料粒径的增大,反应器内平均停留时间和轴向返混程度均呈减小趋势,且粒径大的煤颗粒在输送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破碎,5~6 mm煤颗粒的破碎率为35.39%;给料速率主要影响煤料在反应器内的填料量,从而影响停留时间分布,平均停留时间随着给料速率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
为了提高7075铝合金的耐磨性,对其进行微弧氧化处理,探讨电解液中Y(NO_3)_3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共聚焦显微镜和摩擦试验机表征涂层的相组成、表面形貌、摩擦因数等。研究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微弧氧化涂层主要由α-Al_2O_3和γ-Al_2O_3两相构成。电解液中添加Y(NO_3)_3后,微弧氧化涂层覆盖均匀,涂层中更容易形成γ-Al_2O_3相。随着Y(NO_3)_3含量增加,涂层中α-Al_2O_3相衍射峰加强,α-Al_2O_3含量有所增加,涂层显微硬度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添加的Y(NO_3)_3质量分数为3.5‰时,约为1852 HV。当添加的Y(NO_3)_3质量分数低于2.5‰,获得涂层较为平滑。但当Y(NO_3)_3质量分数超过3‰后,微弧氧化涂层的腐蚀程度有所加强。在Y(NO_3)_3质量分数低于2.5‰时,表面粗糙度在5.8~6.5μm间变化。当Y(NO_3)_3质量分数高于2.5‰时,表面粗糙度在7.1~7.7μm区间变化。随着Y(NO_3)_3含量增加,获得涂层摩擦因数有所降低,Y(NO_3)_3质量分数分别达到3.5‰和4‰时,摩擦因数分别为0.8和0.6。  相似文献   
100.
自主诊断重构是确保航天器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自主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航天器资源严重受限的客观情况,改变传统一味追求华丽算法与豪华配置的设计理念,从航天器的自身特性出发,深入挖掘诊断重构问题的本质,提出基于可诊断性与可重构性评价设计的研究思路.文章首先介绍了航天器自主诊断重构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技术的不足之处并探究了其深层原因;然后,提出了通过可诊断性与可重构性评价设计从根本上提高系统自主诊断重构能力的全新思路,梳理了其研究内容与研究概况;最后,对航天器控制系统自主诊断重构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