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无线电   4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铁水覆盖剂的性能要求和稻草灰、珍珠岩作为铁水覆盖剂存在的有关问题;在研究保温、耐火材料热物特性的基础上,经工艺优化研制成AGB型铁水聚渣、保温覆盖剂;通过生产现场验证:AGB型覆盖剂的聚渣、覆盖和保温性能优良,并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2.
孤岛聚合物驱原油沥青质乳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质是原油乳化的活性组分,研究沥青质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有助于明确聚驱采油污水含油过高的原因。从孤岛原油中分离正戊烷和正庚烷沥青质,运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其官能团差异,通过考察模拟地层水、聚合物和粘土对2种沥青质的乳化和界面张力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地层水使正戊烷沥青质的乳化能力减弱。使正庚烷沥青质乳化能力增强;随着聚合物浓度增大,乳化能力增强,聚合物浓度在500mg/L时,界面张力最大;粘土浓度小于200mg/L时。对乳状液具有破乳作用,大于200mg/L时,则随粘土浓度增加,乳化能力增强。粘土浓度在300mg/L左右。界面张力最小。  相似文献   
43.
驱油剂对中间过渡层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及破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胜利孤岛油田中间过渡层原油为研究对象,与外输油进行对比,考察了中间过渡层原油的基本性质以及驱油剂对中间层原油稳定性影响规律,并对破乳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间过渡层原油中机械杂质、胶质沥青质均高于外输原油的,导致其稳定性增强;石油磺酸盐在浓度低于200 mg/L时增加了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而浓度高于200 mg/L时反而有利于乳状液破乳脱水;不同浓度的聚合物均使乳状液体系黏度增大,稳定性增加:两种驱油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作用,对乳状液破乳脱水不利;原油乳状液破脱水率越高,Zeta值电位越低;在驱油剂残留浓度为100mg/L条件下,由非离子型油溶性破乳剂AP8051与二乙二醇丁醚组成的复合破乳剂(复配质量比3∶2)可使由中间过渡层原油模拟乳状液的脱水率由原来的近70%提高至86%以上.图5表4参7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原发性智力低下伴单发或多发畸形患儿中染色体亚端粒重排的发生率,寻找智力低下的致病原因.方法 180例符合本组入选标准的原发性智力低下患儿,抽取外周血,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抗凝.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纯化.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方法的试剂盒P036B/C和P070进行检测,对使用2个试剂盒均存在相同异常的样本,再选用针对异常区域特异性的试剂盒P096、P064和P023鉴定或判断发生异常片段的大小.MLPA主要实验步骤包括:DNA变性、分子杂交、连接反应和特异PCR扩增,扩增的PCR产物用ABI 3100测序仪进行基因型分析,最终所得数据用GeneMarker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180例原发性智力低下患儿中发现13例存在染色体亚端粒重排(7%):其中12例为致病性,均为新生突变;1例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缺失(2qdel)来源于表型正常的父亲.结论 亚端粒重排是原发性智力低下伴单发或多发畸形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45.
推测多线程主要针对编译器生成的指令进行线程划分,在控制流和数据流分析基础上,实现串行程序的自动并行化.模拟器作为检验线程划分算法的有效手段,不仅能验证程序执行结果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评估程序并发执行的加速比性能,进一步也可以反映线程划分算法的合理性.针对Olden Suite程序在模拟器上的运行时统计信息,分析线程划分中所存在的寄存器依赖问题.同时,结合实例详细讨论造成寄存器依赖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寄存器依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线程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驱油用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的分子结构,并采用黏度、电导率、表面张力、荧光芘探针法测量了HAP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CAC),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扫描电镜(SEM)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并分析HAP分子的缔合作用。结果表明,HAP为含有苯环且部分酰胺被取代的磺酸根阴离子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不同方法测得的CAC为150~200 mg/L。HAP溶液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粒径呈单峰状分布,无空间网络结构,表观黏度仅为21.67 mPa·s;200 mg/L时出现了分子间缔合,形成骨架较细的空间网络结构,粒径呈双峰状分布,聚合物黏度明显增大;500 mg/L时分子间缔合增强,粒径分布双峰右移,形成骨架较粗的空间网络结构,聚合物黏度显著提高为105.5 mPa·s。  相似文献   
47.
考察了环烷酸铁对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老化油的脱铁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乳状液中环烷酸铁含量的增加,乳状液中水滴粒径减小,脱水率降低,水中含油量增大,zeta电位负值增大,乳状液稳定性增强。将聚天冬氨酸与乙酸1:1复配,并分别添加50 mg/L的助剂HCl、NaCl及甲醇,均能提高破乳剂BSE-238对老化油的脱铁率和脱水率。利用偏光显微镜和电导滴定法对破乳脱铁机理进行了探讨,证明加入聚天冬氨酸和破乳剂BSE-238 均能促进液滴聚并,降低乳状液稳定性,且络合剂和油中的铁反应生成一种水溶性的离子络合物并随破乳脱水脱出铁,使水溶液电导率增加,电导率变化曲线与对脱铁的络合机理的推测吻合。  相似文献   
48.
岩心阳离子交换含量(CEC)对地层岩心水化特性有重要影响,是测井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实验选用大庆油田凝灰质砂岩?岩心,?通过pH计法测定对岩心CEC进行测定,考察了不同地层水矿化度?及水型及矿化度?、离子交换温度、岩心粒度粒径对岩心CEC测定值的影响,并分析了岩心粒径对CEC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心在NaHCO3溶液中浸泡时,随盐加量的?增大,岩心CEC测定值减小;当矿化度大于1.00×104 mg/L时,CEC基本稳定。:不同两种地层水水型对岩心CEC测定值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CEC均都是?随着矿化度的增大而CEC减小?;矿化度相同时,Na2SO4地层水处理后岩心的CEC稍大于NaHCO3地层水。?随离子交换温度升高,离子交换更充分,岩心CEC增大。当矿化度大于10000mg/L时CEC基本稳定。?岩心颗粒粒径越小,CEC越大;200~250目(粒径75~58 μm),岩心的CEC为3.11 mmol/100 g;当岩心目数粒度?径大于?200目时,CEC基本稳定。对比粒径为100~-120目与200~-250目的岩心的CEC计算的薄膜电位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岩心薄膜电位进行对比分析,200~250目发现?岩心粒径为200-250目时的CEC测定值更准确。  相似文献   
49.
李美蓉  丁俐  孙凯  宗华  尹志刚 《油田化学》2016,33(1):165-169
为研究三次采油过程中黏土稳定剂和稠油降黏剂对破乳的影响机理,采用界面膨胀流变仪考察了阳离子型黏土稳定剂NT-1A、阴离子和非离子复配型稠油降黏剂JN-1A对滨南原油及四组分破乳体系界面膜强度的影响,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NT-1A、JN-1A对沥青质聚集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沥青质有较高的扩张模量;NT-1A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促进沥青质分子交联聚集体的形成,使聚集体粒径由489 nm增至665nm,导致界面膜强度增强,原油界面扩张模量由3.23 m N/m增至5.93 m N/m,脱水率由77.27%降至7.80%;JN-1A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能力较强,部分顶替原油中的活性组分,抑制沥青质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聚集,聚集体粒径由489 nm降至215 nm,导致界面膜强度降低,原油界面扩张模量由3.23 m N/m降至1.68 m N/m,脱水率由77.27%增至87.50%。NT-1A、JN-1A主要通过改变原油中的活性组分沥青质的交联强度,影响界面扩张模量,从而影响稠油乳状液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50.
为揭示稠油W/O型乳状液转相机理、指导稠油开采及运输,以胜利油田五种稠油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含水率稠油乳状液的黏度及稠油视HLB值并结合灰熵关联方法,研究分析了稠油由W/O型乳状液向O/W型乳状液的转化过程、稠油乳状液黏度与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关系,尝试用稠油的视HLB值解释了不同稠油乳状液乳化转相点的差异原因。按灰熵关联法排列乳化稠油黏度与其极性组分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重质组分(胶质+沥青质)芳香分饱和分,重质组分是影响乳化稠油高黏的主要因素。对于同一种稠油来说,随着含水率的增加,乳状液表观黏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稠油乳状液转相点增大。胜利油田5种脱水稠油黏度(50℃)由大到小顺序为:草20-平124(14400 m Pa·s)王152-1(22400m Pa·s)草20-平149(24000 m Pa·s)草20-平131(76800 m Pa·s)草南平40(89400 m Pa·s);含水率30%的5种稠油乳状液黏度的大小顺序与脱水稠油黏度的顺序一致,稠油乳状液的乳化转相点(50℃)由高到底的顺序为:草20-平124(59.1%)王152-1(55.5%)草20-平149(53.5%)草20-平131(47.9%)草南平40(45.7%);随着脱水稠油黏度的增大,乳化转相点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